![2021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2650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2650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2650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④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正确的有( )个
A. 2 B. 3 C. 4 D. 5
2.如图,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H垂直AD于点H,假设AC=4,BD=3,那么BH的长为〔 〕
A. 2.4 B. 2.5 C. 4.8 D. 5
3.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1035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 x〔x+1〕=1035 B. x〔x-1〕=1035x2 C. x〔x-1〕=1035 D. 2x〔x+1〕=1035
4.如图,把一块长为40cm,宽为30cm的矩形硬纸板的四角剪去四个相同小正方形,然后把纸板的四边沿虚线折起,并用胶带粘好,即可做成一个无盖纸盒。假设该无盖纸盒的底面积为600cm2 , 设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那么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实数x1、x2满足x1+x2=4,x1x2=–3,那么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x2–4x–3=0 B. x2+4x–3=0 C. x2–4x+3=0 D. x2+4x+3=0
6.如图,假设DE∥FG∥BC , AD=DF=FB , 那么S△ADE∶S四边形DFGE∶S四边形FBCG=〔 〕
A. 2∶6∶9 B. 1∶3∶5 C. 1∶3∶6 D. 2∶5∶8
7.如图,为估算学校的旗杆的高度,身高1.8米的小明同学沿着旗杆在地面的影子AB由A向B走去,当她走到点C处时,她的影子的顶端正好与旗杆的影子的顶端重合,此时测得AC=2m, BC=8m,那么旗杆的高度是( )
A. 6.4m B. 7m C. 8m. D. 9m
8.如图,直线a b c,AB= BC,假设DF=9,那么EF的长度为( )
A. 9 B. 5 C. 4 D. 3
9.如图,在矩形ABCD中, , ,过对角线交点 作 交AD于点E,交BC于点F,那么DE的长是〔 〕
A. 1 B. C. 2 D.
10.一个口袋中有红球、白球共1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口袋中的球搅拌均匀,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它的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共摸了100次球,发现有71次摸到红球.请你估计这个口袋中白球的数量为( )个.
A. 29 B. 30 C. 3 D. 7
二、填空题
11.菱形 的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边 的长是 的一个根,那么菱形 的周长为________.
12.如图,设四边形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 ,再以对角线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 ,如此下去.那么第2021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13.如图,菱形 的边长为2, ,点Q是 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 上一动点,那么 最小值为________.
14.如图,直线 与 轴、 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M在x轴上且不同于点A,点N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内任意一点.如果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是________.
15. ,那么 的值为________.
16.如图, 和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 交于点O, 与 交于点G, 与 交于点F,连接 ,那么以下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结论有________个.
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
18.如图,矩形 ABCD中,AB=8,AD=4,E在CD边上,且DE=2,将△ADE 沿直线AE 折叠,得到△AFE,连接 BF。那么△ABF的面积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9. .
〔1〕求 的值;
〔2〕假设 ,求x、y、z.
20.解方程:
〔1〕x2﹣2x﹣3=0;
〔2〕2x2+3x﹣1=0.
四、解答题
21.如图,小明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 .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cm . EF=30cm , 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 , CD=10m , 求树高AB .
22.如图,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CF=AE,连接AF,BF.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
23.如图,△ABC , D是AC的中点,DE⊥AC于点D , 交AB于点E , 过点C作CF∥BA交ED的延长线于点F , 连接CE , AF . 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4.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点P运动到点B停止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问P,Q两点从出发经过几秒时,点P,Q间的距离是10cm?
25.如图,矩形DEFG的一边DE在△ABC的边BC上,顶点G、F分别在边AB、AC上,AH是边BC上的高,AH与GF相交于点K,BC=12,AH=6,EF∶GF=1∶2,求矩形DEFG的周长.
26.小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局部在地面上BD处,另一局部在某一建筑的墙上CD处,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求旗杆AB的高度.
27.阅读下面的例题,
范例:解方程x2-|x|-2=0,
解: (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 2 )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原方程的根是x1=2,x2=-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1|-1=0
28.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 个红球和 个白球,小球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 的方法,求两次摸出的小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 ①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故①错误;
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②错误;
③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故③正确;
④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④正确;
⑤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定理、菱形的性质,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OA=AC=2,OB=BD=,
∴AD=AB=,
∵S◇ABCD=AC×BD=6,
∴S◇ABCD=AD×BH=6,
∴BH=S◇ABCD÷AD=6÷=2.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菱形的边长,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的两种求法列等式求出BH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得
x〔x-1〕=1035.
故答案为:C.
【分析】抓住关键条件: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全班共送1035张照片,据此列方程即可。
4.【答案】 D
【解析】【解答】解:∵ 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纸盒底面的长为〔40-2x〕cm,宽为〔30-2x〕cm,
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把纸盒底面的长和宽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
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x1+x2=4,x1x2=–3,∴以x1 , 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为x2–4x–3=0.
故答案为:A.
【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DE∥FG∥BC,
∴△ADE∽△AFG∽△ABC,
∵AD=DF=FB,
∴S△ADE:S△AFG:S△ABC=1:4:9,
∴S△ADE:S四边形DFGE:S四边形FBCG=1:3: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DE∥FG∥BC,得到△ADE∽△AFG∽△AB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S△ADE:S△AFG:S△ABC=1:4:9,即可求出S△ADE:S四边形DFGE:S四边FBCG=1:3:5.
7.【答案】 D
【解析】【解答】解:设旗杆高度为h,
由题意得 ,
解得:h=9米.
故答案为:D.
【分析】设旗杆高度为h,由题意得 ,解方程可得.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知,
,设DE=4t,EF=5t,
又∵DF=9,其中DF=DE+EF=9t=9,解得:t=1,
∴EF=5t=5,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知, ,故可得DE与EF的比值,且DE+EF=DF=9,即可求出EF的长度.
9.【答案】 D
【解析】【解答】∵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ADC=90°,AO=AC,AD=BC=8,
∵AB=6,BC=8,∴AC=10,∴AO=5,
∵EF⊥AC,∴∠AOE=∠ADC=90°,
∵∠EAO=∠CAD,∴△AEO∽△ACD,
∴AE:AC=AO:AD,解得AE=,
∴DE=AD-AE=.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ADC=90°,AO=AC,AD=BC=8,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10,即得AO=5,根据两角分别相等可证△AEO∽△ACD,可得AE:AC=AO:AD,从而求出AE的长,由DE=AD-AE即可求出结论.
10.【答案】 C
【解析】【解答】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共摸了100次球,发现有71次摸到红球,
∴这10个球中,红球约占总数的 ,即红球约有10× ≈7个
∴估计这个口袋中白球的数量为10-7=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摸了100次球,发现有71次摸到红球〞,可估计,这10个球中,红球约占总数的 ,进而可求解.
二、填空题
11.【答案】 12
【解析】【解答】解:
解得:x1=2,x2=3
即 =2或3
当菱形的边长为2时,2+2=4,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不存在;
当菱形的边长为3时,3+3>4,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此时菱形 的周长为3×4=12
故答案为:12.
【分析】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求出菱形的边长的两个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取舍,最后根据菱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12.【答案】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第二个正方形ACEF的边长AC ,
同理:第三个正方形AEGH的边长AE= AC= ,
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 ,
∴第2021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边长的 倍依次求解,然后根据指数的变化求出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即可.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下列图,连接 , ,
点P是菱形对角线 上一动点,
,
,
当D,P,Q在同一直线上时, 的最小值等于线段 的长,
四边形 是菱形, ,
, ,
是等边三角形,
又 是 的中点,
,
中, ,
,
,
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连接 , ,当D,P,Q在同一直线上时, 的最小值等于线段 的长,依据勾股定理求得 的长,即可得出 最小值.
14.【答案】 或
【解析】【解答】令 ,那么 ;令 ,那么
点B坐标为〔0,3〕,点A坐标为〔4,0〕
(I)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如以下列图
此时点 坐标为 ,即 不符合点N在第一象限
点 坐标为 ,即
(Ⅱ)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如以下列图,此时不符合题意
〔Ⅲ〕当AB为菱形对角线时,此时点M在OA之间,设点M坐标为〔m,0〕
,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即
解得:
此时点M的坐标为 ;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分析】由直线解析式求出A、B两点的坐标,求出AB的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与 轴的两个交点即为点M的可能位置;再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与 轴的两个交点也为点M的可能位置;最后一种情况为AB为对角线时,点M在OA之间,即为点M的坐标.
15.【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 =k ,
∴a=2k,b=3k,c=4k,
∴ = = .
故答案是: .
【分析】设 =k,用k表示出a、b、c,代入求值即可.
16.【答案】 4
【解析】【解答】解:① 和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 在同一条直线上,
,
,
在 和 中, ,
,
,故①正确;
② ,
,
,
,
,故②正确;
③
,
故③正确;
④如以下列图,过C作 于N, 于Z,那么 ,
,
,
在 和 中, ,
,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4.
【分析】①证 ,只要证 ,由 和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 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得 ,因为有个公共角 ,可得 ,即可证明;②证 ,只要证 ,由〔1〕中 可得 ,再根据 可证 ,即可得 ;③证 ,只要证 而由 得 即 ,由 ,得 即 ,再根据 , 得 即可;④过 作 于N, 于Z,证 ,只要证 ,由 得 ,根据 , 可得 ,可证 ,且 ,所以 .
17.【答案】 31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PMNF和四边形GHCF都是正方形,
∴S正方形PMNF=PF2 , S正方形GFCH=CF2 ,
∴PF2+CF2=42,
∵长方形PECF的面积为11,
∴CF•PF=11,
∴〔PF+CF〕2=PF2+CF2+2CF•PF=64,
∴PF+CF=8,
∵长方形ABCD的面积=BC•CD=〔BE+PF〕•〔CF+DF〕,
∴长方形ABCD的面积=〔2+PF〕〔2+CF〕=4+PF•CF+2〔PF+CF〕=31,
故答案为:31.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可得S正方形PMNF=PF2 , S正方形GFCH=CF2 , CF•PF=11,由完全平方公式可求PF+CF=8,即可求解.
18.【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 ,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出:
∴
∵AB=8,AD=4,DE=2
∴EF=2,AF=4
∴
设 ,那么
∴
在直角三角形AFG中有: 即:
解得: 〔舍〕
∴
∴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F作 ,易证 ,得出对应边的等量关系,设 , , ,在Rt△AFG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求解计算出 的长度,从而求算面积.
三、计算题
19.【答案】 〔1〕解:设 ,
;
〔2〕解:将 代入 ,得
,
解得
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意义,用a表示x,y,z,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2〕根据解方程,可得a,可得答案.
20.【答案】 〔1〕解:x2﹣2x﹣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2〕解:2x2+3x﹣1=0,
∵a=2,b=3,c=﹣1,b2﹣4ac=32﹣4×2×〔﹣1〕=17,
∴x= ,
∴x1= ,x2= .
【解析】【分析】〔1〕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四、解答题
21.【答案】 解:解:∵∠DEF=∠BCD=90°,∠D=∠D,
∴△DEF∽△DCB,
∴,
∵DE=0.4m,EF=0.3m,CD=10m,
∴,
∴BC=7.5m,
∴AB=AC+BC=1.5+7.5=9米,
∴ 树高AB是9米.
【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DEF∽△DC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从而求出BC的长,然后利用AB=AC+BC,即可求出树高AB的长.
22.【答案】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又∵CF=AE,
∴BE=DF.
又∵BE∥DF,
∴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
∵DE⊥AB,
∴∠DEB=90°.
∴四边形BFDE是矩形
【解析】【分析】先证出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 再根据∠DEB=90°,即可证出四边形BFDE是矩形 .
23.【答案】 证明:∵D是AC的中点,
∴AD=CD,
∵CF∥BA,
∴ ,
在△ADE和△CDF中,
,
∴ ,
∴AE=CF,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 ,
∴四边形AECF是菱形.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条件证明 ,先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 ,即可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24.【答案】 10cm
【解析】【解答】设ts后,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那么AP=3tcm,CQ=2tcm.
过点P作PE⊥CD于点E ,
所以AD=PE=6cm,EQ=16-2t-3t=(16-5t)(cm).
在Rt△PQE中,由勾股定理PQ2=PE2+EQ2列方程,得100=62+(16-5t)2.
解这个方程,得 , .
答:P , 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 s或 s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分析】作PE⊥CD,垂足为E,设运动时间为t秒,用t表示线段长,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25.【答案】 解:如图,设EF=x,那么GF=2x.∵GF∥BC,AH⊥BC,∴AK⊥GF.
∵GF∥BC,∴△AGF∽△ABC,
∴ = .
∵AH=6,BC=12,
∴ = .解得x=3.
∴矩形DEFG的周长为18.
【解析】【分析】由EF∶GF=1∶2,可设EF=x,GF=2x,由题意易证△AGF∽△A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GF的长,由此可得到矩形DEFG的周长。
26.【答案】 解:如图,
由题意得:AB:BE=1:1.2,
∵FC∥BE,
∴AF:AB=FC:BE,即AB:BE=AF:FC=1:1.2,
∴AF:9.6=1:1.2,
∴AF=8,
∴AB=AF+FB=8+2=10.
【解析】【分析】由不同物体影长成正比的性质,可得AB和BE的比值,再由FC平行BE,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列比例式即可求出AF的长,那么AB的长可求.
27.【答案】 解:当x-1≥0即x≥1时,
x2-〔x-1〕-1=0
∴x2-x=0
∴x〔x-1〕=0
解之:x1=0〔不符合题意,舍去〕,x2=1
当x-1<0即x<1时,
x2-〔1-x〕-1=0
∴x2+x-2=0
∴〔x+2〕〔x-1〕=0
解之:x1=1〔不符合题意,舍去〕,x2=-2
∴x1=1,x2=-2.
【解析】【分析】分情况讨论:当x-1≥0即x≥1时;当x-1<0即x<1时,分别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
28.【答案】 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所以 一共有9种情况,
两个小球颜色不相同的有4种, 所以,P〔颜色不相同〕=
【解析】【分析】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式即可得解.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1)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1)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