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共63份)
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3 重力、弹力、摩擦力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3 重力、弹力、摩擦力,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用时:40分钟)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的受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 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A 解析:M处受到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上,即竖直向上,A项正确;N处受到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原木P向上,B项错误;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平行于地面,C项错误;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平行于原木P,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Ⅱ)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eq \f(\r(3),3),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 150 kg B. 100 eq \r(3) kg
C. 200 kg D. 200 eq \r(3) kg
A 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沿斜面方向有F=Ff+mg sin θ,又Ff=μFN,FN=mg cs θ,带入数据解得m=150 kg,故A选项正确。
3.如图所示是汽车45°极限爬坡时的照片,汽车缓慢逐步沿斜坡攀爬,斜坡的倾角逐渐增大至45°。下列关于汽车这一爬坡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坡的倾角越大,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也越大
B. 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下、大小不断减小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C. 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上、大小不断增大的静摩擦力作用
D. 若汽车能顺利爬坡,则车胎与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车重的大小
C 解析:坡面上的汽车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设坡面的倾角为θ,则支持力FN=G cs θ,坡的倾角增大,则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坡面的倾角越大,则汽车对坡面的压力越小,故A错误;汽车受到的静摩擦力Ff=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当θ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故B错误,C正确;θ=45°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可知若汽车能顺利爬坡,则车胎与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车重的 eq \f(\r(2),2),故D错误。
4.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A 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错误。
5.长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接触面上装有摩擦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间的夹角θ变大),另一端不动,摩擦力传感器记录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θ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1
B.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eq \f(Ff2,mg cs θ1)
C. 木板与地面间的夹角为θ2时,木块做自由落体运动
D. 木板由θ1转到θ2的过程中,木块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D 解析:当夹角为θ1时,木块刚好开始滑动,木块此时受到最大静摩擦力Ff2作用,而滑动摩擦力为Ff1,此时木块加速下滑,则有μmg cs θ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7重力弹力摩擦力,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重力弹力摩擦力,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