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卷 试卷 19 次下载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 试卷 27 次下载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试卷 20 次下载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试卷 13 次下载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试卷 22 次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 )
A. 属于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属于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
B. 添加酒精
C. 取固体药品
D. 滴加溶液
3. 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
B. 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C.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弹簧夹
D. 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 4
4.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都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②反应都需要加热
③都是分解反应
④实验所需仪器都相同
A. ①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 ② ④
5. 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6.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7.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D. 用天然气、脱硫煤作燃料
8.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9.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已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1,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15:16 B. 15:14 C. 5:4 D. 15:8
10.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4
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11.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D. 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收集不久就没有气泡产生了--二者已反应完全
13. 小华同学在做“二氧化碳熄灭烛火”实验时,他倾倒二氧化碳后。上面的烛火先熄灭了(如图)。此实验可以说明( )
A.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B. CO2不燃烧、不助燃
C. CO2密度比空气的小
D. CO2不燃烧、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1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贸然进入
C.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D.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 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
C. 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 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16. 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黄。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17. (1)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4NO+6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2)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长征3号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______,
A.使用清洁能源B.就地焚烧秸秆C.大量植树D.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______.
A.NO2B.COC.CO2D.SO2
(3)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 ④和 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C的一种用途是 。
(2)反应 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反应 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20. “燃烧条件的探究”是永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
③推压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
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1)步骤 能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分析对比步骤 ②和 ③,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 ;若把80℃的水换成20℃的水,重复步骤 ②和 ③,对比两次产生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另一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步骤 ④中锥形瓶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21. 图 ①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图 ①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采用了 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气体 的物理性质。
(3)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内水位均 ,但 管内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 。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②所示,请回答:
(4)A气体是 ,B气体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
(5)0∼3min及3∼8min,A、B气体的体积比分别约为 、 。
(6)实验操作中,A、B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2.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用排水法得到0.2L冷却到室温的氧气(室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6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约为 。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包括状态的改变,而化学变化中也常伴随有气体生成。
2.【答案】B
【解析】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干燥烧杯中进行称量,错误;
B. 添加酒精操作无误,正确;
C. 取固体粉末状药品,应使用药匙,错误;
D. 用胶头滴管添加溶液时,应置于试管上方,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为了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实验所用的红磷必须足量,故A错误;用酒精灯点燃红磷,要将燃烧匙快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以防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故 B错误;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松开弹簧夹,故 C错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足量的红磷已经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所以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4,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本题运用比较法解答。比较用过氧化氢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发现二者都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都发生分解反应;不同的是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用仪器中一定有酒精灯,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不用酒精灯。
5.【答案】D
【解析】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概念、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体污染,故A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故B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不能防止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D、用天然气、脱硫煤作燃料,能减少空气的污染,故D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故选:C。
根据防止空气、水体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的做法。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8.【答案】D
【解析】解:A.氧气比氢气更容易溶于水,可能是部分氧气溶于水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可能是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导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对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没有影响,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所出现的现象考虑到氢气和氧气的水溶性、物质的性质分析得出体积比不是1:2的答案。
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及生成物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此类题的基础和关键。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式有关计算,关键是利用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进行计算.
【解答】
先设碳元素质量为12g,则根据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1,计算出钙元素总质量为60g,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是40:12,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为40g,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为60g−40g=20g,碳酸钙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12:48,所以碳酸钙中氧元素质量是48g,在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40:16,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是20g,所以氧化钙中氧元素质量是8g,氧元素总质量为48g+8g=56g,所以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60g:56g=15:14。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进行的分析、判断和计算,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解解答。
【解答】
根据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以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信息正确,故A不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信息正确,故B不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32):(12+4)=11:4,信息正确,故C不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1:2,信息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刚开始加热时不会立即生成氧气,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固体质量逐渐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错误;
C.二氧化锰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
D.固体中锰、钾元素的质量比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解:A.点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若氧气纯度不够铁丝可能不能发生燃烧,不符合题意;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会使进水量偏少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收集不久就没有气泡产生了,是因为碳酸钙与硫酸反应产生微溶碳酸钙阻碍反应持续进行,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氢气未验纯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分析;
B、根据氧气不纯铁丝可能无法燃烧分析;
C、根据测氧气含量时打开止水夹过早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D、根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物质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分析。
通过回答本题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讲究安全。
13.【答案】B
【解析】解:倾倒二氧化碳后。上面的烛火先熄灭了,是因为CO2不燃烧、不助燃。
故选:B。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倾倒二氧化碳后。上面的烛火先熄灭了,可能是倾倒过快导致的,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和空气密度的关系。
14.【答案】B
【解析】解:A、CO难溶于水,所以室内放置一大盆水,防止不能煤气中毒,故错误;
B、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可冒然进入,故正确;
C、煤气具有可燃性,开灯时有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CO的水溶性来解决;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决;
C、根据爆炸原理来解决;
D、根据电解水实验来解决。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基本常识,难度不大。
15.【答案】A
【解析】解: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只要是可燃性气体都可以,故A说法错误;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故C说法正确;
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只要是具有可燃性的粉尘都可以,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6.【答案】S+O2SO2
2KClO32KCl+3O2↑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
B
【解析】解:(1)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2) 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不可能是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17.【答案】H2O 2H2+O2− 点燃 2H2O 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2CaO2+2H2O=2Ca(OH)2+O2↑
【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N的个数为:(4−4)÷6=0,应含有H的个数为:4×3÷6=2,应含有O的个数为:(5×2−4)÷6=1.故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H2O;
(2)液氧和液氢反应就是氧气与氢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2H2O;
(3)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4)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故答案为:(1)H2O;(2)2H2+O2− 点燃 2H2O;(3)2Al+Fe2O3− 高温 2Fe+Al2O3;(4)2CaO2+2H2O=2Ca(OH)2+O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写出液氧和液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写出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正确标注反应条件.
18.【答案】A C 氮气 稀有气体 氧气
【解析】解:(1)使用清洁能源,大量植树造林都利于保护大气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没有二氧化碳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来填充霓虹灯,氧气可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
故答案为:(1)AC;(2)C;(3)氮气;稀有气体;氧气.
(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解答
(2)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包含的项目解答;
(3)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解答.
熟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空气污染指数、空气的用途及物理性质定义是解答本题关键.
19.【答案】(1)碳酸钙;固体用于人工降雨(答案合理均可)
(2)CO2+C2CO;化合
(3)CO2+Ca(OH)2=CaCO3↓+H2O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较多,要善于将已知条件与物质间的反应关系结合起来分析。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为无色无味气体,单质E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这些已知条件及图示的反应关系要马上联想到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而CO2又能与碳反应生成CO,则A、B、C、E四种物质均能确定;又由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可以确定D为CaCO3,C为CO2,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可以验证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
20.【答案】(1) ③
(2)4P+5O22P2O5
(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解析】解:(1)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此时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不会燃烧;③挤压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此时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白磷又熄灭;
(2)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3)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此时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不会燃烧;③挤压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此时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步骤④中锥形瓶内液面上升;故填: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21.【答案】(1)
(2)排水;难(或不易)溶于水
(3)下降;甲;甲管内产生的是氢气,乙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体积比约为2:1
(4)氢气;氧气;相同时间内A的体积约为B体积的2倍
(5) 2:1;2:1
(6)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比氢气多(或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解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是O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是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由图示知乙管内气体与甲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因此与乙相连的为正极,与甲相连的为负极。
(2)题中采用了排水集气法,说明两种气体均难(或不易)溶于水。
(3)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管内均有气体生成,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两管内水位均下降。由于相同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约为O2体积的2倍,所以甲管内水位下降得快。
(4)由图示看出,相同时间内产生的A气体体积约为B气体体积的2倍,因此A为氢气,B为氧气。
(5)由图示看出,不论是0∼3min还是3∼8min,A、B气体的体积比均约为2:1。
(6)略。
22.【答案】解:(1)0.32g
(2)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0.32g
31632=x0.32g,解得:x=3.16g
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3.16g4g×100%=79%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79%。
【解析】解:(1)0.2L×1.6g/L=0.32g
(2)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0.32g
31632=x0.32g,解得:x=3.16g
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3.16g4g×100%=79%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79%。
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6):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6),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5):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5),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做法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叶酸有积极的防癌抗癌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3):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08%,7克,3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