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复习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311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复习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311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复习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3110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复习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2.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4.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6.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7.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球形音箱和底座组成,二者均为磁体。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C.调节音箱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调节音箱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8.专家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9.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10.为了陶冶情操,小明在暑假到河南省艺术中心欣赏钢琴音乐会,进入音乐会会场之前,小明听到美妙动听的钢琴声,钢琴声是钢琴的琴弦_______发出的。寻声而去,声音的_______不变,但是声音的_______越来越大。
11.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_________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__
12.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 m的林带可降低20~25__ __(填“dB”或“Hz”)。常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_ 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0分)
13.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 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 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__ 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 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 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 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_ __。这里采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8分)
15.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 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多少?
(2)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CBDC 5-8CDCD
二、填空题
9.音色 振动
10.振动 音色 响度
11.振动 音调 响度
12.db 传播过程中
三、实验探究题
13. (1)慢 低 频率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用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14. (1)声音 能量
(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固控制变量法
四、综合应用题
15. 解:(1)汽车行驶速度v车=72 km/h=20 m/s,由v= eq \f(s,t) 可得,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时行驶的路程:s车=v车t=20 m/s×4 s=80 m
(2)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 m/s×4 s=1360 m,设小明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可得:2s=s声-s车,s= eq \f(s声-s车,2) = eq \f(1360 m-80 m,2) =640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