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物质的溶解强化训练(3)2020-2021学年仁爱版化学九年级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植物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用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和汽油具有乳化功能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3.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再倒出四分之三,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 B.4% C.5% D.6%
4.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蒸发溶剂,一定会析出晶体
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
7.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油水 D.矿泉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
D.碳酸和醋酸都含有碳元素,所以都属于有机物
9.如图为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A、B物质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A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将它们t1℃时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只有C为饱和溶液。
10.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鸡精 D.猪油
1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A.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有一层“白霜” B.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D.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1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3.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除去a中少量b的方法是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食盐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如果温度不变,在KNO3饱和溶液中就不能继续溶解KNO3
15.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d点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6.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的溶解度较大
(2)将20℃ KNO3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3)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17.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最简整数比),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至0.1%)。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
(2)图中c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
(4)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5)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的关系为____。
1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
(4)60℃时,将60克的硝酸钾放入100克水中,可得硝酸钾溶液的质量_______。
(5)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21.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KCl溶解度(填“>”“氯化钾
D.若将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4)用4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l00g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2.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8-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____ 。
(3)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
(4)时,将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与同温下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2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A点的含义是_____。
(2)t2℃,将25g甲物质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
(4)将50克10%的甲物质的溶液稀释到2%,需要加入_____克水。
24.下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
(2)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 _____ 。
(3)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________ (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4)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 ______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填字母序号)。
A 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 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D 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2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20
3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20℃时,将4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要使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
(3)某实验室需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以备用,请你写出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_____
2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A、B、C”和“>、<、=”表示)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3)将100g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由t3℃降温至t1℃,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t3℃时,A、B、C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A、B、C三种溶质的质量相等,将混合溶液在该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首先析出的物质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面粉是固体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得到溶液;汽油和植物油是液体也不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得到溶液;氯化钠易溶于水,能和水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B。
2.B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得温度降低,此选项错误;
B、碘酒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此选项正确;
C、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汽油洗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此选项错误;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利用木炭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选项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原溶液质量分数为10%,倒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减半,再加水到原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为原溶液的一半,溶液质量相同,则溶质质量分数为原溶液的一半,即为5%,再倒出四分之三,溶质质量分数分数不变,故选C。
4.D
【详解】
略
5.B
【详解】
略
6.C
【详解】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电不是离子,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正确;
D、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利用了溶解作用形成溶液,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8.C
【详解】
A、溶液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20℃时,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比某些物质如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小,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故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一定是酸,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故碳酸属于无机物,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9.C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曲线最高,则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t2℃时,A、B的溶解度都大于ag,则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A、B物质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曲线最高,则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最大,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最大,且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的溶解度,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B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最大,且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它们t1℃时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分别升温到t2℃,A、B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故选C。
10.D
【详解】
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鸡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猪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
A、白霜的产生与晶体的析出有关,蒸发水分晶体就会析出,不符合题意;
B、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合题意;
D、石灰水的白膜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错误,分子、中子也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选项错误;
C、升高温度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会析出氢氧化钙,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所以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升高温度等方法,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a、b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a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t2℃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除去a中少量b的方法是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还可以是稀溶液,A错误。
B、糖水、汽水、食盐水都是均一稳定混合物,属于溶液,B正确。
C、洗洁精含有表面活性剂,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C正确。
D、饱和溶液是某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如果温度不变,在KNO3饱和溶液中就不能继续溶解KNO3,D正确。
故选:A。
15.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a、c两点时,温度相同,则溶解度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时温度最高,氢氧化钠完全溶解,不能确定是否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溶液中有固体,则c点时为饱和溶液,c-d过程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度降低,则d点时一定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
(1)KNO3
(2)增加溶质(硝酸钾)
(3)68
【分析】
(1)
4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63.9g,氯化钠溶解度是36.6g,所以较大的是硝酸钾;
(2)
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20℃ 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增加溶质;
(3)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钠,所以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所得的溶液质量为50g+18g=68g。
【点睛】
17.10:11:21 52.4%
【详解】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该温度下,1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比是100g:110g:(100g+110g)=10:11:21,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18.
(1)t1°C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不饱和
(3)2:1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乙>甲>丙
【分析】
(1)
由图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表示的含义为:t1°C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c点在乙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故图中c点对应的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50g:25g=2:1;
(4)
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后,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故t1℃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的关系为:乙>甲>丙。
19.
(1)氯化钠
(2)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3)11:10
(4)160g
(5)降温结晶
【分析】
(1)
由图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2)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3)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110g:100g=11:10;
(4)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将60克的硝酸钾放入100克水中,能全部溶解,可得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60g+100g=160g;
(5)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0.= 75 丙
【详解】
(1)由图可知t2℃时,甲、乙溶解度曲线相交,因此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
(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最多溶解50g甲,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因此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3)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只有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有晶体析出的是丙。
21.
(1)
氯化钾,符合题意。
故选ABD;
(4)
解:设需要4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10%=40%x,x=25g,故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25g=75g,即75mL。
22.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ω(A)<ω(B)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加入C物质等;
(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40g:100g=2:5;
(4)t1℃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A)与同温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B)大小关系为:ω(A)<ω(B)。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3.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不饱和 甲 200
【分析】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详解】
(1)A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6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0g甲物质,将25g甲物质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不饱和溶液。
(3)将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4)将50克10%的甲物质的溶液稀释到2%,需要水的质量为
50g×10%÷2%-50g=200g。
【点睛】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发生改变。
24.丙>乙>甲 1:4 甲 50g 降温 C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2)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25g:100g=1:4;
(3)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2℃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且甲的溶解度为25g。故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甲,40g水中溶解甲的质量为:25g×40g÷100g=1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10g=50g;
(4)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A、甲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故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改变,溶液的质量也不改变,故其溶质质最分数不变,错误;
C、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甲、乙有晶体析出,且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故选C。
25.24.0% 增加溶质 用天平称取5g硝酸钾,用量筒量取45mL水,最后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得到的溶液放入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详解】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将40g 硝酸钾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0%,故填:24.0%。
(2)要使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
(3)在实验室需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以备用,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50g×10%=5g,水50g﹣5g=45g,合45mL,然后用天平称取5g硝酸钾,用量筒量取45mL水,最后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得到的溶液放入细口瓶中,贴上标签,故答案为用天平称取5g硝酸钾,用量筒量取45mL水,最后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得到的溶液放入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26.A=B>C 升高温度 20% C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1)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故填:A=B>C;
(2)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可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填:升高温度;
(3)100g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中A的质量为100g×30%=30g,水的质量为100g﹣30g=70g,t1℃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则7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故,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故填:20%;
(4)t3℃时,混合溶液中A、B、C三种溶质的质量相等,将混合溶液在该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析出,故首先析出的物质是C。故填: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