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强化训练1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272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强化训练1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272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强化训练1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272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共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强化训练1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共9题)1.反应3Fe(s) +4H2O(g)=Fe3O4(s)+ 4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容积不变,增加H2O(g)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Ar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2.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A.4v(NH3)=5v(O2) B.5v(O2)=6v(H2O)C.2v(NH3)=3v(H2O) D.4v(O2)=5v(NO)3.催化还原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左图;研究发现在以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还原为放热反应B.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需要吸收能量,体现了氧化性C.过程III的化学方程式:D.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为、、,、为中间产物4.工业制硫酸的接触室中发生反应:。该反应在500℃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使氧气过量,并给足够时间让反应充分进行,SO2可以全部转化为SO3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体系压强的增加而增大C.该反应选择在500℃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只改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被破坏5.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是放热反应B.状态Ⅱ处于过渡态,能量高不稳定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反应的过程D.1mol的CO和O反应比与反应放出更多热量6.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B.生成NH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O+5H22NH3+2H2OC.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2D.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7.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下列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达平衡时,浓度:c(CO2)=c(CO)D.若在某平衡状态时,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830℃8.用CO还原N2O的方程式为N2O(g)+CO(g)N2(g)+CO2(g)。在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A (500℃,恒温)、B (起始500℃,绝热)中分别加入0.1molN2O、0.4molCO和相同催化剂。实验测得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正=k正·c(N2O)·c(CO),v逆=k逆·c(N2)·c(CO2)。k正、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b曲线B.50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M处的≈1.69D.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N2O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充入氮气加压的措施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C与O2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导电性随加入Ba(OH)2物质的量的变化C.图3表示其他条件一定,反应2SO2+O22SO3在有、无催化剂下S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D.图4表示反应H2+I2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二、填空题(共4题)10.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0molCO2(g)和3.00molH2(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H3OH(g)和H2O(g),测得反应物X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0~3min内,v(CH3OH)=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mol·L-1·min-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X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4)9min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1.00molCO2(g)和3.00molH2(g),则该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下列可以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判据的是_______(填标号)。A.气体的压强不变 B.v正(CO2)=v逆(H2O)C.CH3OH(g)与H2O(g)的浓度相同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11.在工业上常用CO与H2合成甲醇,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574.4 kJ·mol-1。(1)在T1时,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 mol的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当起始=2时,经过5 min反应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6,则0~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若此刻再向容器中加入CO(g)和CH3OH(g)各0.4 mol,达到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当=3.5时,反应达到平衡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填“D”“E”或“F”)点。(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①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②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 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L。1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 CO2 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CO2 催化加氢生成C2H4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 n(C2H4) 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 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温度 T 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 C2H4、CO2 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CO2 催化加氢合成 C2H4 反应的△H _______ 0 (填“大于” 或“小于”)。(3)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 C3H6、C3H8、C4H8 等低碳烃。若在 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要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使用合适的_______等,此时,活化能会_______,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_______,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_______。13.常温下,水溶液中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2)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2倍,平衡将向_______(“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计算题(共3题)14.在恒温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8mol。求:①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氮气和氨气的反应速率______②平衡时H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③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15.已知N2(g)+3H2(g)⇌2NH3(g) △H<0,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φ(NH3)与氢氮比x(H2与N2的物质的量比)的关系如图: a点总压为50MPa,T2时Kp=_____(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6.某温度下,在一个体积为2L的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2SO2(g)+O2(g)2SO3(g)反应。5min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为2.4mol。求:(1)以SO3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2)该反应中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加H2O(g)的量,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Ar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选C。2.D【分析】在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速率关系可知应该有5v(NH3)=4v(O2),A错误;B.根据速率关系可知应该有6v(O2)=5v(H2O),B 错误;C.根据速率关系可知应该有3v(NH3)=2v(H2O),C错误;D.根据速率关系可知应该有4v(O2)=5v(NO),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3.D【详解】A.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NH3催化还原NO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根据示意图可知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需要吸收能量,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氧化性,故B正确;C.过程Ⅲ中氧气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C正确;D.根据示意图可判断反应物是、、,生成物是水和氮气,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作催化剂,为中间产物,故D错误;故选D。4.D【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延长反应物在接触室内的时间,还是使氧气过量,都无法使SO2全部转化为SO3,A错误;B.平衡常数只有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需要在500°C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是因为500°C反应速率快,催化剂活性高,C错误;D.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因为Q≠K,所以化学平衡会被破坏,D正确;故选D。5.C【详解】A.由图可知,状态Ⅰ的能量大于状态Ⅲ的能量,则CO和O生成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状态Ⅱ处于过渡态,能量高,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B正确;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C错误;D.转化为O时,需要断裂共价键,要吸收能量,故1mol的CO和O反应比与反应放出更多热量,故D正确。故选C。6.C【详解】A.由图可知,生成氨气的各基元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故A正确;B.由图可知,生成氨气的总反应为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氮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5H22NH3+2H2O,故B正确;C.由图可知,一氧化氮还原生成氮气的活化能大于还原生成氨气的活化能,则在Pd/SVG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更容易生成氨气,故C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中有氢氢非极性键和氮氧极性键发生断裂,有氮氮非极性键和氮氢、氢氧极性键的形成,故D正确;故选C。7.D【详解】A.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K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始终不变,则不能通过测量容器总压强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B错误;C.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若在某平衡状态时,c(CO2)∙c(H2)=c(CO)∙c(H2O),此时可求得K=1,体系的温度为830℃,故D正确;答案选D。8.D【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容器中体系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2O的转化率减小,故A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b曲线,故A正确;B.由于容器B绝热,则反应过程中温度改变,而容器A为500℃,恒温,故利用三段式计算:单位mol,容器的体积为1L; 平衡常数K==C.由于反应速率v正=k正·c(N2O)·c(CO),v逆=k逆·c(N2)·c(CO2),平衡时,v正= v逆,则k正·c(N2O)·c(CO)= k逆·c(N2)·c(CO2),整理得到=K=;M点时有:容器的体积为1L;则M处的= =×=1.69,故C正确;D.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时间,但不改变一氧化二氮的平衡转化率,结合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加快,若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充入氮气加压的措施,导致平衡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D。9.B【详解】A.C与O2反应为放热反应,与图不相符,A错误;B.导电性随滴入Ba(OH)2溶液先减小到0后增大,与图相符,B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SO2转化率不变,与图不相符,C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正、递速率变化不相等,图象中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图象与实际不相符,D错误。故选B。10.0.167 CO2(g)+3H2(g)⇌CH3OH(g)+H2O(g) CO2 CO2与CH3OH的反应速率相同或X的减小量与甲醇的增加量一样 增大 AB 【分析】CO2(g)和H2(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0mol/L、3.00mol/L,由图可知,X的初始浓度为1.00mol/L、则X为CO2(g)。【详解】(1)0~3min内, 。(2)已知 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按元素质量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3)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代表的物质为CO2,理由是CO2与CH3OH的反应速率相同X的减小量与甲醇的增加量一样;(4)9min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1.00molCO2(g)和3.00molH2(g),则反应物浓度增加,则该反应的速率将增大。(5)A.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压强会随着反应而变化,故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A正确; 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CO2) =v正(H2O)=v逆(H2O) ,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CH3OH(g)与H2O(g)的浓度相同始终相同,故不能说明已平衡,选项C不正确; D.密闭容器中, ,气体质量守恒,容积体积的不变,故不能说明已平衡,选项D不正确;答案为AB。11.0.12 mol·L-1·min-1 增大 F KA=KB>KC 2 【详解】(1) ①=2,又n(CO)+n(H2)=3mol,则n(H2)=2mol,n(CO)=1mol,0-5 min内转化的n(CO)= 0.6mol,则有,>,所以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H2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0.12 mol·L-1·min-1,增大;②反应物按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时,产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否则都会使产物的体积分数减小,故应选F点,故答案为:F;(2) 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O与H2反应生成CH3OH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KC<KA,A点与B点的温度相同,KA= KB,所以三者的关系是KA=KB>KC故答案为:KA=KB>KC;②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状态A与B的平衡常数相同,状态A时CO的转化率是0.5,则平衡时n(CO) = 10 mol× (1-0. 5)= 5 mol,c(CO) =0.5,c(H2)=1 mol·L-1,生成甲醇的浓度是0.5 mol·L-1,所以平衡常数KA=,设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是V L,状态B时CO的转化率是0.8,则平衡时c(CO)=,c(H2)= ,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是,,解得V=2,故答案为:2。12.1:4 变大 d c 小于 催化剂 降低 增大 增多 【详解】(1) CO2 催化加氢生成C2H4和水的反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1:4,由于该反应正向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n(C2H4)变大;(2)由题中信息可知,两反应物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图中曲线的起点坐标可知,c和a所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3,d和b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判断,表示乙烯变化的曲线是d,表示二氧化碳变化曲线的是c,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少,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小于0;(3) 若在 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要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此时,活化能会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13. 逆 【详解】(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2倍,各离子的浓度均为原浓度的,浓度商,平衡逆向移动。14.υ(N2)=0.1 mol∙L−1·min−1,υ(NH3)=0.2 mol∙L−1·min−1 40% 25% 【详解】①,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氮气反应速率是;氨气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υ(N2)=0.1 mol∙L−1·min−1,υ(NH3)=0.2 mol∙L−1·min−1。②平衡时H2的转化率;故答案为:40%③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故答案为:25%。15.【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氨气、氮气、氢气体积分数,再得到它们的压强,再根据压强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详解】由题意可知,a点总压为50MPa,平衡时氢气与氮气之比为3:1,氨气的体积分数为0.2,则氮气的体积分数为0.2,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6,氨气的体积分数为0.2,平衡时氮气分压为10MPa,氢气分压为30MPa,氨气分压为10MPa,T2时,故答案为:。16.0.12mol/(L⋅min) 60% 11.25 【详解】(1)设达到平衡时,氧气的转化量为xmol,则可得三段式:(单位为mol),则2-2x+1-x+2x=2.4mol,解得x=0.6mol,故SO3的生成量为1.2mol,则以SO3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SO2的转化量为1.2mol,则该反应中SO2的平衡转化率为;(3)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SO3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0.2mol/L、0.6 mol/L,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 kJ·ml-1 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