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练习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40张)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备课课件ppt,共40页。
     基础性训练  (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小题,共50分)  (2020·广州高一检测)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读图,完成1、2题。
    1.观察“卧佛含丹”奇观,最佳位置是(  )A.攀登卧佛观察B.乘坐游艇观察C.特定角度远眺D.山脚向上仰望
    2.七星岩属于地貌层级中的(  )A.宏观地貌——山地B.次一级地貌——喀斯特地貌C.微观地貌——溶洞D.次一级地貌——河流地貌
    【解析】1选C,2选B。第1题,观察“卧佛含丹”奇观,宜选择较远距离,正对卧佛观察,故应寻找特定角度远眺。第2题,据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岩属于喀斯特地貌,为地貌层级中的次一级地貌。
      (2020·衡水高一检测)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较大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较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较大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4.随着风化的不断深入,该倒立锥坡度(  )A.基本不变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3选C,4选B。第3题,岩石在风化时碎屑颗粒大小混杂。当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影响沿山坡向下滑落时产生很大的动能(速度),能克服各种障碍而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才停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受重力获得的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第4题,随着倒立锥上部岩层的不断剥落,碎屑颗粒不断增加,其坡度较锥体形成初期坡度变小。
      【补偿训练】   图a是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橡皮泥制作的一组等高线地形模型作品,图b是同学们制作时使用的底图之一。读下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b制作出的等高线地形模型是(  )A.甲B.乙C.丙D.丁(2)图b中地形部位标注错误的是(  )A.山脊B.鞍部C.山谷D.陡崖
    【解析】(1)选B,(2)选C。第(1)题,观察图b可知,西南侧为陡崖,图丙和图丁中没有陡崖;观察图b可知,东北侧山岭大致有向北和向东延伸的两条山脊,图甲只有一条大致向东延伸的山脊,不符合图b特征;图乙中西南侧有陡崖,东北侧山岭大致有向北和向东延伸的两条山脊,与图b特征吻合。第(2)题,读图b,标记山谷的位置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明虚线所在位置比两侧高,不应是山谷,而是山脊,因此图b中山谷地形部位标注错误;图b中标记山脊的位置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明虚线所在位置比两侧高,是山脊,标注正确;图b中标记鞍部的位置位于两个山岭之间的过渡地带,应是鞍部,标注正确;图b中标记陡崖的位置等高线重合,表明该地为陡崖,标注正确。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我国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时绘制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观察图示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  )A.甲B.乙 C.丙D.丁6.图中甲处地貌类型为(  )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
    【解析】5选B,6选B。第5题,观察地貌时宜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山顶视野开阔,便于观察。第6题,图中甲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
      【补偿训练】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1)、(2)题。(1)有关地貌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B.实地观察时,都要进行绝对高度的测量C.绝对高度是划分地形类型的重要依据D.相对高度也叫海拔
    (2)坡度和坡向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因此坡度大于5°的坡地不宜耕作B.迎风坡降水多,易发生水土流失C.人类只能选择阳坡进行耕作D.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解析】(1)选C,(2)选D。第(1)题,相对高度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绝对高度也叫海拔,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形的主要依据。第(2)题,坡地耕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易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迎风坡降水较背风坡多,但不一定易发生水土流失。相比较而言阳坡光照充足,但是阴坡也可以进行耕作。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图甲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游客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7、8题。
    7.某游客站在图甲中某处朝南拍摄出图乙的景观照片,该游客在图甲中所处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A.①B.②C.③D.④8.图甲中不能观察到的微观地貌是(  )A.山谷B.山脊C.陡崖D.峡谷
    【解析】7选C,8选D。第7题,读图可知,在图乙中拍摄的景观有2处等高线向上弯曲,3处向下弯曲,结合指向标,图中只有在③地向南望去,才能观察到图中景观。第8题,读图甲,图示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等高线弯曲处为山谷或山脊;图示区域内没有峡谷。
      (2020·洛阳高一检测)甲、乙两地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通过地貌观察,并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两地高差大致为(  )A.80米B.110米C.170米D.220米10.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解析】9选B,10选D。第9题,读图可知,两地海拔约为260米和150米,两地高差约是110米。注意本题要求的是甲、乙两地的高差,即三条道路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不是甲、乙两地间的最大高差。第10题,道路①最长,若为直线线路应该最短;从图中可以看出,道路②沿线的最大高度比道路③小,不可能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从图中可以看出,道路③最短;道路①②有一段起伏状况和相对高度一致,可能重合;需要注意的是,图中三条曲线有几个交点,这并不意味着交点处就一定是道路的重合路段,它仅仅表示三条道路有些路段的海拔相同而已。
      【补偿训练】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在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如下图)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运输距离C.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D.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长城基本沿山脊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延伸。第(2)题,图中甲、乙、丁三地都被山脊遮挡视线,无法眺望到八达岭长城。丙处海拔较高,不会遮挡视线。第(3)题,图中“人”字形铁路线沿河谷延伸,可降低坡度。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估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计算出大青山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若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可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即河流的流程。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小,地势较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第(3)题,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大;地势较高且起伏大的地区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聚落规模较小。
    答案:(1)1 000~1 200米。250~350米。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2)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3)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提升性训练  (共30分)一、选择题(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庐山,地处江西省,山势雄伟,山体多峭壁悬崖。由于庐山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在流水强烈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流水地貌景观,据此回答12~14题。12.下列景观最可能在庐山上看到的是(  )
    13.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原因是(  )A.观察者的位置和角度不同B.观察者的心情不同C.观察者的观察顺序不同D.观察者的认知水平不同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要体会诗中描述的壮美景观,应选择的观察地点是(  )A.站在山顶向下俯视B.站在瀑布前面适当距离仰视C.站在远处眺望D.站在河流中的船上观看
    【解析】12选C,13选A,14选B。第12题,根据图片景观特征可判断,A项是风蚀城堡,西北干旱地区的风蚀地貌;B项图中左侧为山崖,右侧为海洋,应是海蚀崖地貌;C项为瀑布,属于流水侵蚀地貌;D项为喀斯特地貌。第13题,随着观察者的位置和角度变化,才能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看近看,山的高度各不相同。第14题,要观察瀑布景观,只有站在瀑布前面适当距离仰视,才能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景观。
    二、非选择题(共15分)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及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1)估算图中两座小桥间河段的长度。(2)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3)点标2处的选手能否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判断并说明原因。(4)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5)简述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
    【解析】第(1)题,图中两座小桥间河段的长度应结合图中比例尺目测估算。图中线段比例尺显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0米,图中两座小桥间河段的长度约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600米。第(2)题,图中显示,图中点标2所处等高线凸向低处,该处地形为山脊。从点标 1 到点标 2 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坡度较大;从点标1至点标2为上坡,因此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第(3)题,观察点标2处与点标3处之间地势起伏,发现从高处到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两点之间为凸坡,阻挡视线,因此点标2处的选手不能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第(4)题,
    图示地区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图示地区平均海拔不高,图示区域内相对高差不到200米,因此当地地形类型以丘陵低山为主,整体上地势起伏较和缓,中部和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较低,且区域东部和西部边缘最低海拔低于290米。第(5)题,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应结合图中信息从地形、交通、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村落所在处等高线稀疏,则地势平坦;村落临近公路,小路密度大,因此交通便利;村落离河流有一定距离,比河谷高10米左右,因此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片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程要求,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地貌,·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福建丘陵,·丘陵,·华山,·山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完美版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部分,PART01,新课导入,第二部分,PART02,新课探究,第三部分,PART03,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示范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次一级,水平距离,归纳·助学助记,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提示山东省,提示宏观角度,地貌观察与描述,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