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
展开8.2登高/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2.简略了解杜甫前后时期诗风的变化。
3.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许多诗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的成长,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不说别的,仅唐诗宋词就多如天上璀璨的繁星,闪发出迷人的光彩。在我国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两颗巨星,那就是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作代表着唐诗创作的高峰。今天我们将学习杜甫所写的《登高》这首七言律诗。
(二)写作背景
《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生活贫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大多透出无限的凄凉和感伤。待会儿我们将通过他的诗来看其写作的风格。另外,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他为“诗圣”,又称“杜工部”。《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层(前四句):写登高所见。这极其萧瑟的景象中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
第二层(后四句):写登高所感。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秋景,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五)全文分析
1、读一遍这首诗,并说说整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
凄凉、悲凉
2、结合课本上的词语的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紧急,苍天更高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
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回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
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
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
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3、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在多数人眼中,秋天本来就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何况再加上猿哀鸣、鸟飞回等这些景物,让人更有一种肃杀凄凉之感。这就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基调。
4、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5、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6、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7、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8、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9、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抒发怎样的情怀呢?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优秀教案,共1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内容研读,拓展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