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新课教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课的内容综合性强,从知识上看,要涉及到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通过探究掌握三者的联系;从技能上看,要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从方法上看,本节课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熟悉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明确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定量关系;
    ③.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公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以提高学生实验探索分析问题、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②.体验用图像来说明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研究的意义,充分认识到科学攻关的艰巨性、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精神的可贵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主要是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并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干电池(2节)、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各一个)、导线若干、小灯泡。
    【新课教学】
    一、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能否从桌面上自选一些器材连接一些简单些电路,使得灯泡两次发光的亮度不同?
    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
    教师: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演示。
    思考: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

    结合PPT逐步播放上图,引导学生做如下猜想:
    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
    1、电路两端的电压U (电流形成原因)
    2、电路中导体的电阻R (阻碍作用)
    二、新课教学
    教师:既然有两大因素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那么电流I具体与上面两大因素有怎样的定量关系?我们应当有什么方法研究呢?
    学生:控制变量法。
    教师:请一位学生具体谈一谈怎么控制?
    学生回答:1、保持____不变,研究 I 随 的变化关系
    教师:怎么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学生回答:用滑动变阻器。
    与同学共同设计如下电路图: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改变R两端的电压。
    学生回答:2、保持____不变,研究 I 随 R 的变化关系
    电路图: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使R两端的电压相同。
    教师用PPT演示实物图的连接:
    实验一 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教师:宣布开始实验,并提醒分工合作要配合好,。
    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教师:提醒断开开关,并请小组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并说明依据。
    学生:小组1.回答,小组2回答,小组3回答(选取阻值不同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启发学生:①从数据上看电压增大几倍,电流大约也增大几倍,这是一种正比例关系,之所以不是那么严格,是因为实验存在误差,②从图像上看,符合正比例函数特征。)
    总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板书)
    实验二 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提醒断开开关,并请小组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并说明依据。
    学生:小组1.回答,小组2回答,小组3回答(选取电压控制不同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板书)。
    教师:(展示图片)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17年至1827担任中学物理老师期间,花了近10年的时间,通过自己设计实验仪器总结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都还不大清楚,特别是电阻的概念还没有,当然也就根本谈不上对它们进行精确测量了;他这一发现是非常惊人的。这得益于他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学习他优秀的品质。
    他总结的内容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可以表达为:I=U/R
    由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得到如下两个变形式:
    问题: 那能否认为R跟U成正比,跟I成反比?
    回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固有的一种性质,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温度决定的,故电阻跟电压、电流无直接关系。
    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例1:在一段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_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
    例2、
    某导体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200m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如果在它两端加6V电压,若电流表的有0-0.6A、0-3A两种量程,应选择哪一种量程来测量导体的电流?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一、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①电压 ②电阻
    二.实验探究
    1.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知识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