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 试卷 2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点整理练习题 试卷 28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 试卷 25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 试卷 2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知识点整理练习题 试卷 21 次下载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2021年秋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3.1.时间在流逝
1.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去判断时间。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太阳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圭表
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4.日晷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5.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
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6.研讨
问题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帮助古人计时?
方法一,利用太阳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方法二,利用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来计时。因为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制作成可以计量时间的日晷。
方法三,利用燃烧香来计时。因为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的香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用它来计量时间。
问题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可以,因为蜡烛和香一样,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等量的蜡烛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大致的计量时间。
3.2.用水计量时间
1.古人除了使用日昝、燃香和蜡烛来计量时间之外,还曾经利用水来计时。
2.实验一: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量桶、塑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铁圈(用来固定塑料瓶)、计时器、自来水等等。
实验方法:
①按照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②用刚才的瓶子装200毫升的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
③用计时器测量量杯里的水集聚到50毫升时用了多长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④利用同样的方法测一测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的水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实验现象:
杯子中的水每增加50毫升,需要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杯子中集聚5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
实验结论:
这说明水的流动速度是均匀的,不存在忽快忽慢的现象。
3.古代水钟
4.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
5.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
6.研讨
问题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
水的流速快慢主要受水钟水压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水的多少。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要做到保证水压的平稳,可以给水钟进水中加一个分水槽,让多余的水流到分水槽内,并保持一致呈加水状态。也可以给水钟加一个调节水速的开关,例如我们在医院输液时的那种开关。另外,水钟滴孔要小,水量要相等。
问题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
水流具有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因为水的流动和香的燃烧都是一种运动,时间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流逝的时间。因此,量度时间离不开运动。
人们为了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水钟的设计非常巧妙: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水从贮水壶下部的小孔流出,注入受水壶,这个孔非常小,可以使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
3.3.我们的水钟
1.人们曾经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2.古人曾经利用水来计时,为此,他们发明了水钟。
3.要想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我们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
①在制作前,需要有一个设计方案。
②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
③怎样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
④如何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4.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设计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拿到任务不要急着动手制作,而是同小组的同学坐下来认真讨论,先拿出设计方案。
5.制作水钟的过程: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在水钟制作的过程中,使用剪刀、钻小孔等行为一定要注意安全。
6.回顾一下我们制作水钟的过程,想一想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
水钟虽然能够计时,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计时很难十分精确。
7.除了水可以制作计时工具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沙子来制作计时工具。
8.沙子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原因和原理:沙子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它里面的沙子具有流动性,它像水一样能够匀速流动,并且流下一定量的沙子所需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
3.4.机械摆钟
1.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都是60次。
3.钟摆摆动时是匀速摆动,不会忽快忽慢。
4.钟摆具有等时性特点。
5.古代人们为了计量时间发明出了日昝、水钟、沙漏等简易的时钟,这些简易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利用这些仪器计时的时候,时间总是不是太精确。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钟表出现。
6.关于机械摆钟的发明历史:
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不断改进,沿用至今。
7.实验一:自制一个摆,观察摆运动的特点
实验材料:一根细绳、一个小重物、铁架台等等。
实验方法及活动要求:
①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②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测量并记录他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③重复多次活动,测量并记录我们的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现象:
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是一样的。
实验结论:
单摆具有等时性特点。
8.同样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重力等等因素的影响,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止下来。
9.研讨
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摆,并且观察了摆的运动,测量了一分钟钟摆摆动的次数。根据大家的统计结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小组使用同样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每分钟测得的次数是一致的。
不同小组由于摆不一样,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所以测得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除了次数上的不一样,我们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摆具有等时性特点。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保持一致,不会发生变化。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3.5.摆的快慢
1.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2.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
3.思考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作出预测:
预测1: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质量有关。
预测2: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预测3:摆动快慢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
4.实验一: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实验要求: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铁架台、摆锤质量不等的摆、计时器等等产。
实验方法:
①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的自由改动,观察摆30秒摆动的次数。
②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30秒摆动的次数。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中,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分别是原来的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长度不变、30秒时间不变、摆动幅度不变。
实验现象:
不管摆锤的质量是多少,30秒时间内摆支动次数是一样的。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
5.实验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实验要求: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长短的关系。
实验材料:铁架台、摆绳长短不同的摆、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等产。
实验方法:
①利用最长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②利用中等长度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③利用最短摆绳的摆,测量30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中,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
会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实验现象:
摆绳长,摆动得慢,摆绳短,摆动得快。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6.研讨
问题1: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这一结论是我们通过实验得知的。
问题2: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什么关系?
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3.6.制作钟摆
1.不管是哪一个机械摆钟,里面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为60次。
2.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3.本节课制作钟摆的任务: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让我们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呢?首先我们小组成员要共同讨论交流,设计出一个方案,并且不停的修改和优化我们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成功之后,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材料来制作钟摆了。
4.制作钟摆的材料: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秒表等。
5.制作钟摆的步骤:
①设计方案,②制作钟摆,③测试钟摆
初步制作出我们的钟摆之后,我们还要对我们制作的钟摆进行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钟摆正好一分钟摆动60次。
6.测试自制钟摆的方法:
问题1:我们怎样测试和调整我们的钟摆呢?如果摆动过快,我们该怎样调整?如果摆动过慢,我们又该怎样调整?
如果摆动过快,我们可以调整摆线的长度,将摆线长度加长。
如果摆动过慢,我们可以将摆线长度缩短。
问题2:我们是不是每次测试都需要测试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怎样才能节约测试的时间呢?
不需要,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试摆在10秒钟里是否摆了10次,不需要每次都测试一分钟。
7.研讨
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他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呢?
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大概在25厘米左右。不过由于测量误差,实验材料缺陷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在测量摆长时,摆长在24-26厘米之间都是正常的。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人类的计时工具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从最初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后来的日昝、水钟、燃香、蜡烛,再到后来的机械钟,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表、原子钟等计时工具。
2.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和作出决定。
3.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
计时工具的比较
| 日昝 | 水钟 | 摆钟 | 手表 |
使用材料 | 石头 | 水 | 金属 | 石英 |
准确性 | 不准确 | 不太准确 | 比较准确 | 准确 |
计时原理 | 太阳下物体 影子变化的规律 | 水滴的 等时性原理 | 摆的等时性原理 | 机械原理 |
方便程度 | 不方便 | 不太方便 | 比较方便 | 很方便 |
缺陷 | 不太准确 比较笨重 晚上不好用 | 不太准确 要有人看守 要加水 | 比较笨重 携带不方便 | 造价昂贵 技术要求高 |
4.不管是哪一种计时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制作出来的计时工具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准确。
5.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精确计时呢?
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记录。
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生活中用微波炉加热食物,需要精确计时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食物的加热。
公交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
电视台的节目需要精确计时,不然电视节目容易产生混乱。
GPS定位系统需要精确计时,如果产生时间上的误差,就会反映到空间上产生更大的差距。
6.日常生活中更为精准的计时工具有:石英钟、原子钟、电子表、手机、电脑等。
7.当今世界,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8.研讨
问题1: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什么规律?
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问题2:说说我们知道的现代计时工具。
现代计时工具主要有石英钟表、电子表、手机、手环、原子钟等。
问题3:如果计时工具不准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计时工具不准确,可能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序性,影响我们的交通的有序运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混乱;可能会影响科学科技的发展。
9.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的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既然天体间的周期性运动可以计时,那反过来,计量时间可以推测出天体间的运动规律等。
原理:地方时0点为正北。太阳在天上转一周手表时针转2周,手表时间除以2,正是太阳所在方位。
操作:手表平放,以当地地方时的一半指向太阳,12点所在方位为北方。
示例:以下午14点为例,14÷2=7,7点位置对准太阳,此时12点位置的指向即是北方。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圭表,日晷,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圭表,日晷,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讲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圭表,日晷,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