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问题一,探究问题二,探究问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复述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2.区分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异同,知道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不同。3.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精神。4.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2.半坡人的社会状况(1)半坡人半坡人生活区域距今年代种植作物生产生活房屋样式文化 黄河 中游距今 5000 多年种植 粟 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 蔬菜 的国家 使用 磨制 石器,生活用具主要使用 陶器 住 半地穴式 房屋 有了绘画、雕塑、 刻画符号 和装饰等内容 想一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为什么会不同?两者所处地域的气候环境不同:河姆渡人居住在处于长江流域下游,近海,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子可以避潮湿;半坡居民住在黄河流域,内陆干旱,风多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容易抵抗大风和寒冷袭击。 (2)氏族①定义:在原始时代,按 血缘关系 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 氏族 。 ②代表遗址: 半坡 遗址和 河姆渡 遗址。 ③生活状况:氏族时期,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 公有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 贫富差别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伴随着农业的产生,人们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原因:稻类等农作物种下后,必须等待收割,而且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进行,这就要求人们定居下来;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来源比较稳定,也为定居提供了条件,所以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探究问题二】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 生产工具食物品种和来源居住条件生活用品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靠采集、渔猎获取食物住在山洞里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会建造自己的房屋会制造陶器 【探究问题三】依据本课所学,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分组描绘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画面。①反映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画面:典型的江南风光,河姆渡人的房屋,样式是干栏式结构。房屋的底层饲养着一些猪、狗、牛等动物。在屋旁有一口水井。一群女子在稻田间劳动。一部分男子拿着弓箭在打猎,另一部分男子用鱼钩在河边钓鱼。②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的画面:典型的北方风光,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半地穴式。山坡上种有粟,一部分妇女在劳作,另一部分妇女防线、织布、制作衣服。一些男人爱制作陶器。一些男子拿着弓箭在打猎。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学习目标,重难点,精讲释疑,引导点拨,反馈矫正,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学习目标,重难点,精讲释疑,引导点拨,反馈矫正,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直击中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