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4* 致云雀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雪莱《致云雀》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感受诗人对光明的渴望,体会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2.分析文中隐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本文所用的浪漫表达方法。
3.了解诗歌的结构安排,如诗的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等。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云雀的所象征的意义。
2.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方法
朗诵法、问题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知道这节经文属于谁的诗句吗?来自英国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是雪莱在1820 年夏天的黄昏时分写的,当时他在莱杭的乡间散步,听到云雀在啼叫,因此有感而发。
2.走近作者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后期,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了美国独立战争,这给了欧美资产阶级一定程度的思想和新闻自由,人民的自由再次受到限制。雪莱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整个英国社会被黑暗和恐怖笼罩着,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的出现让人们陷入了困境,人们流离失所,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完全全没有保障。
雪莱(1792-1822)是英国作家和浪漫主义诗人。他于1822 年7 月8 日在海上风暴中不幸遇难,年仅30 岁。他的墓志铭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 中的一句话:他并没有消失,而是感受着大海的变化,变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恩格斯称他为“天才预言家”,除此之外,雪莱也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他让人铭记的作品是《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致云雀》。雪莱的诗歌是象征性的,经常通过描绘自然的力量来描绘对光和自由的追求。雪莱作品的奇幻色彩、对自然的自由描写、美妙无穷的隐喻、语言的音乐性,造就了雪莱抒情诗变幻莫测的特点与风格。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的杰作,几乎囊括了雪莱所有的性格、道德和精神境界。这首诗用飞翔的百灵鸟反映了雪莱美丽而公正的社会理想。
3. 阅读和感知本文
= 1 \* GB3 ①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给同桌朗读
= 2 \* GB3 ②如果你自己推荐朗读,其他同学会评价的很好。 (提示:语调、速度、情感)
选择您要阅读的章节
= 3 \* GB3 ③教师示范朗读(或背诵),学生跟读。
提醒:学生在情感过程中要注意老师的朗诵示范,尤其是节奏、马戏、语调。
= 4 \* GB3 ④学生复诵,朗读时注意纠错,朗读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
4.赏析诗歌结构
问题1:诗歌共21节,题为《致云雀》。你觉得云雀怎么样?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注:云雀(快乐精灵)的特征,云雀之歌等。
问题2:哪个部分可以涵盖主要主题?云雀的特点是哪部分描写的?云雀的歌是哪部分描写的?
指出:在第1节,诗人通常评价云雀和它的歌声。第2-4 节是描写飞翔的云雀。5点至12点云雀歌唱,13:00至17:00这首歌神圣而欢快,18:00至21:00,人和鸟的对比,表达出愿望。
问题3:这样组织的结构是不是很乱?
第1小节是对快乐精神的一般评估。它来自“天堂或天堂附近”,暗示着欢乐歌曲的神圣性质,几乎相当于说:这首歌只能在天堂找到。然后他开始描述它的外在形式;谱写了云雀欢快、明媚、优美的歌声,探寻神圣、欢喜、欢喜的缘由,最后将人与鸟进行对比,表达了表达幸福与爱意的愿望——。
第3-4 节是上述和以下内容之间的链接。它描述了云雀窜入天空迎接日出。以一连串明快欢乐的画面感染读者的同时,也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咏唱。
第12节“晶莹剔透的青草”、“春雨的气息”、“雨后的花蕾”三个浓浓的意象,突出了三个概括而精准的形容词:明亮、欢快、清新。更深刻的评论云雀的歌声。
在第13 节中,鸟或精灵重复了诗第一节中的“你好,快乐的小精灵,你似乎永远不是一只鸟”,然后通过提问给出答案。因此,全诗有21节。赞美为首,以感叹为尾。层次不同,结构严谨,相互交织,左右共鸣,在结构安排上别具一格。
5.赏析表现手法
问题4:歌声是虚幻的,无形的,作者是如何把不可预知的变成可知的能预感的?
学生思考并按照下面的格式回答:
(原句)(方法)(效果)
例:
“如一团炽热的火光”,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百灵鸟腾飞时的跳跃和歌唱。也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对光明与真理的追寻,以及为理想献身的勇气。
用“星之利箭”、“明月之辉”等视觉形象来描形容听觉的美好感受,
云雀被比喻为“诗人”,指出云雀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唤醒人们的心灵。 “都被未曾察觉的希望和牵挂所唤醒”这句话说明了云雀子做事做工细致,
诗人使用比喻、类比和设问来描述云雀。将云雀与诗人,与衣橱里的少女,与萤火虫进行对比,让云雀的形象生动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诗人将云雀之歌与春雨之歌、婚礼合唱团和胜利之歌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云雀之歌的巨大力量。
总结:浪漫主义,各种优美生动的语言,来赞美云雀。
6.云雀象征及意义
问题5:在13-15 节中,诗人认为在这三首诗中,“爱或酒的颂歌”、“婚姻的合唱”、“凯旋之歌”都是“虚张声势”和“总是有贫穷”比起云雀的歌声,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为?
当然:雪莱认为,没有高尚的思想和感情,就没有办法创作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婚姻赞美大合唱》和《凯旋歌》之所以差,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婚姻制度只是男人压迫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来了战争、“凯旋”和暴力它本身就是“万恶之源”。第15节揭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联。雪莱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雪莱也很重视想象力,“诗歌可以作为想象力表达对的解释”。然而,他所推崇的想象力也来自于生活。谈及自然山水、山河之美、天下之强横、战火纷飞、各种人类文明成就时,他说:“我从这些源泉中汲取了滋养我诗意形象的养料。 ” 浪漫主义的美丽之花也深沉。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问题6:诗的后四段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诗的后四部分,诗人用对比来比较凡人和云雀,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凡人无所向往,被现实束缚,而云雀已经脱离了这一切。所以,现实生活中,凡人总是背负着异物,永远无法超越云雀的境界。在最后一节,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得到云雀所拥有的快乐。
问题7:《致云雀》中的云雀是诗人的化身,请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雪莱诗歌中的云雀形象不单单是大自然的云雀,还是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更是承载了诗人的理想。云雀张开双翅翱翔于天际,体现了诗人冲破世间阻隔的渴望和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云雀歌隐于云中,表明诗人不愿追求名利与官贵,而愿意用自己的笔在人间唤起爱与同情的高尚品格。云雀的《众所周知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和谐的热爱、对社会理想的渴望。
诗人与云雀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都向往光明,都鄙夷大地,都向往理想的世界。不同的是,诗人可以痛苦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而这种落差对于云雀来说是不存在的。诗人虽然受苦,但仍以积极的态度化解自己的感情。
7.小结
《致云雀》 全诗没有云雀,同时雪莱的身影无处不在,是诗人的自画像。正如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乔治布朗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可以涵盖整个宇宙。
美好的思想感情和非凡的艺术形式使《致云雀》成为英国诗歌的宝库。读完后,可以感受到欧洲民族革命的可喜形势和为自由解放而奋斗的乐观精神,从而对美好的未来增加了无限的信心。
七、课后作业
1.选择你喜欢背诵的2-3部分
2.课后阅读雪莱的其他诗歌,更好地理解、体会雪莱的诗。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2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4* 致云雀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素养,作者背景常识,鉴赏活动,文本研读,文本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