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老师和同学(一)2-苏少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1763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老师和同学(一)2-苏少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1763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老师和同学(一)2-苏少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1763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14 老师和同学(一)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14 老师和同学(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深入表现,评价阶段 体验成功,多元表现,拓展延伸,归纳总结 完美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老师和同学(一)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老师和同学”是人物写生画练习经常使用的画题,让学生来观察描绘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玩耍的同学及朝夕相处的老师,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根据《美术课标》对中高年级段“造型·表现”的要求,学生要初步学习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运用平面造型的方法,通过观察捕捉老师和同学的特征,能用线造型写生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画像。第二课时是在此基础上学习立体造型。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描绘老师和同学,表达思想与情感。从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
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是由记忆画、空间环境想象和色彩理论应用的初步阶段正式转向理性认识的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在认识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不细致、不成熟,表现的人物往往喜欢凭直观的感觉,表现出的形象往往机械缺少生动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线描写生画、速写、色彩写生等对于加强儿童色感和造型能力具有推动、提高作用。
教学方式、手段:
1.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学习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发挥,去主动探索从而发现结果。
2. 坚持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铅画纸、勾线笔等。
学生准备:铅画纸、彩卡纸、绘画铅笔或勾线笔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能用线造型写生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画像,捕捉人物特征,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画实践活动,培养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能用线造型写生方法描绘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教 教学难点:学会细致地观察人物相貌特征,能生动描绘人物的神态。
教学设计
一、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
1. 师:老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4天8场比赛,进了57个球,仅仅失去3个球,连续2年拿下了“区长杯”的冠军,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比赛吗?
2. 师:大家想不想认识这支超牛的球队?老师很自豪地告诉你,这个球队就是我们学校的天和足球队。今天就把我们的队长介绍给大家。(老师出示速写PPT)
我们来看看,这个在我们天和小学拥有无数粉丝的队长是不是很帅气?你们来看,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两条浓浓的眉毛,留着帅气的中长发,大家来看清楚他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他和他的那些勇往直前的队友,你能不能在这张照片中把这位帅气的队长找出来?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对那就外貌特征,根据你们刚才的回答,老师归纳一下,外貌特征包括脸型、发式、五官、服饰等。贴出板书(脸型、五官、发型、服饰、表情)
3. 师:依据这些特征我们也能很容易地认出我们的老师。你瞧:老师也来到了我们中间。(看球队的训练视频)今天,同学们就用手中的画笔去记录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吧。
板书课题: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采用“引导——发现”模式,通过游戏活动,快速、形象理解人物“特征”的重要性,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1.介绍你的朋友
①猜猜他是谁
王老师刚刚给大家介绍了这位足球队长朋友。那么你呢?在班级里一定也有你的好朋友吧!他可能长着大大的眼睛,可能带着一副眼镜,笑起来也许有一对甜甜的酒窝。你能不能通过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王老师猜一猜他是谁?
老师总结:你看,我很棒吧,一下子就猜出了你的朋友他是谁。其实你才是最棒的,因为你能够将你朋友的特征描述得那么清晰、那么准确,所以王老师才一下子猜出来的。
②脸型对号入座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地将人脸分为4种类型。(贴出4张图)这是标准的国字脸(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这个脸型),这个上大下小的申字脸(我们班很多漂亮的女同学都是这样的脸型,也叫瓜子脸、美人脸),这是四四方方的田字脸,看到这张由字型的脸,你会想到哪一类的人呢?(王老师给他添上一个小线条,他是不是更像一个胖子)
③观察五官特征、尝试进行表现(画一画)
让我们来找找看,ppt中的同学五官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找不同。
师:(第一次作业)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拿起手里的画笔,试着用线描造型的方法,选择脸部你最感兴趣的五官画一画。
点评作业:讲评学生的作品,优秀作业:①表现不同部位,如五官、发型、眼镜等②表现不同角度的作品③表现较大胆、线条生动的作品;
有问题的作业:观察不仔细,刻画太简单;想像的成分比较多;太乱太杂;不敢画,构图小等
不失时机地讲解绘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
老师示范画五官。
设计意图:围绕“抓特征”这一教学重点,通过猜一猜、对脸型、画一画等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现并评述,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引领学生表现人物局部特征,为进一步深入表现人物奠定基础。
④介绍,“三庭五眼”的知识。
师:人脸看上去之所以不同,除了五官还有人脸本身的比例结构的不同。
前人对她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出示脸部比例结构图)
脸部的长宽比例和定位——三庭五眼①三庭:指的是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成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到眉骨,从眉骨到鼻底,从鼻底到下巴颏,各占脸长的三分之一;②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到右侧发际,相当于五个眼长,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脸宽度的五分之一。
2、介绍王老师的朋友
(1)了解线条的使用方法
师:画人像速写真的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王老师也喜欢用速写的方式给我的朋友画像。
引导学生欣赏。(首先来看看2副画中,王老师的速写作品使用了什么样的线条)
第一幅(同学): 王老师用简洁的长线刻画了这位同学的衣服,短线表现了衣服上的皱褶。)你还发现画中有哪些有趣的线条(学生回答)
老师可以补充:比如短的曲线,通过不同方向的排列表现出了头发的灵动。
第二幅(教练):
①这幅画中,线条有粗有细。粗细不同的线条各用来表现什么?你能不能猜猜看为什么要这样来运用呢?(表现不同部位的质感!)
(2)了解表情的特征
两幅画对比: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幅画中人物的表情不太一样,左边画面中的这个小男生好像刚刚被老师批评过,心情有点难过、有点悲伤你看:眼向下、眉毛向下、嘴角向下(出示一张悲伤的总结图,你看这个表情像不像?)。悲伤总是有限的,高兴的事情还是挺多的,你看教练看起来就挺开心,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高兴时候的表情?出示微笑的表情图(微笑的表情:眉弯,眼咪,嘴上翘)生气(老师根据班级同学的情况表演一个愤怒的表情)请谁能来描述一下老师刚刚的表情特点?出示生气的表情:皱眉头、眉毛上挑、瞪眼、嘴向下。在我们班级里一有这么一个小姑娘一直很淡定,表情非常的平静,我们想,她一定是个非常知心的朋友。(你看这个像不像她的表情?出示平静的表情图)
(3)了解人物的全身比例
简单介绍:一般以人的头的高度为标尺,一般人比例都是“站七坐五盘三半”。
设计意图:对比观察,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能了解线描造型的方法,知道线条运用的特点。
3.看看同龄人画的朋友
(1)看同龄人的作品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初步学会了观察和表现人物的相貌特征的小方法。其实,除了发现他们有各自的相貌特征外,每个老师和同学体态和性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你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画家们是怎样用线条来表现他们的朋友的。
① 师:这个老师有着一张国字脸,表情好像有点严肃。小画家用简洁的曲线,画出了他的脸型。谁能告诉老师,他还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分别表现了哪些部位?(学生回答)
(请你告诉我,他还有什么特征呢?)对,还带着一副眼镜,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啊。
这个同学你一看她看书的样子,就猜出她是一位性格活泼的同学。她的头发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富有规律的线条,谁能告诉我这可以起到什么效果呢?(对比?对,通过对比,画面显得更加明快。)
这2个人物头像一幅是炭笔(似乎还带有一点点的明暗效果)、另外一幅是彩色作品(类似于立体派的画法,用了色彩后人物变得更生动鲜活了)。(说明变现人物的手法还有很多哦)
②师:除了性格不同以外,每个人体态也不一样。表现出了人物全身的画我们称其为“全身像”。画全身像除了要抓住人物的基本外貌特点外,还要考虑头、身材、手、足等全身的关节活动的变化(颈部、腰部、肩关节、腕关节、跨关节、裸关节),同时,还要考虑全身的大致比例和平衡。
(2)老师完整示范
老师现场拍一位同学,对着照片写生,讲解作画步骤: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表现人物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在掌握表现人物局部特征方法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深入表现。通过典型作品的赏析、师生的互动努力达成本课提高性目标,也是本课的重点点,即:关注表情、神态以及动态,表现人物的神韵。教师示范,给学生方法的直观引导。
三、实践阶段 能力提升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整张纸画老师和画你身边的同学,从你最喜欢的地方和最有特点的部位开始吧。要敢想、敢画,要画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作业:
(第二次作业)1.用绘画线造型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画一张像。2.可以画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注意突出老师或同学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小提示:
方法一:可以是大致画出全身后,再画脸和手的部位。至于衣服的样式,头发可以画简洁些。
方法二:还可以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表现人物。
方法三:从局部开始刻画的绘画方法。
方法四:在绘画的过程中,当你遇到困难时,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你也可以试着从背部开始,可以不受脸部的困扰,保持手、身体就容易多了。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绘画表现方法,让每位参与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丰富了学生表现的内容,更突出了主题。
四、评价阶段 体验成功
师:认一认画的是谁,根据画面上什么特征,然后听一听他们对你的作品有什么意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绘画感受,并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六、多元表现,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表现老师和同学的绘画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笔下精彩的画面吧。
(1)艺术家的作品《同学》(康克什卡)德国:感觉怎么样?
(提示可以借助丰富的色彩、轻松的笔触表现人物的肤色、衣服等)
(2)出示作品图片《体育老师》:仔细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半立体的,立体的作品
(3)师:当眼睛极度放松,不紧盯着看对象时,眼睛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出示作品)有什么特别的?(生说)许多现代画家也喜欢用这样的方法(出示大师作品)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试试。
设计意图:简单欣赏大师作品等多元的个性化创作形式,提升审美,激发学生的再创作热情。
七、归纳总结 完美课堂
欣赏王老师的速写本,老师其实还画了很多我们学校的足球队员,你想不想来看一看(有半身、全身动态)。速写是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是一种积累,今天的课虽然很短暂,但老师希望用你们善于观察的双眼,灵巧的双手,去发现和捕捉那美好的瞬间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14 老师和同学(一)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11 包的世界(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观察外形初步了解,作业开始 初步设计,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欣赏学生作品 复习巩固,学生第二次作业,作业展示,拓展知识 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14 老师和同学(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发展阶段 自主探究,实践阶段 能力提升,评价阶段 体验成功,拓展阶段 联系生活,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