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教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批: 学校 .
课题 |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课型 | 新授 | 周次 |
| 序号 |
| |
教学目标 | 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
教学重点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 |||||||
教学难点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影响。 | |||||||
一、导入新课 淝水之战发生在今六安市寿县境内东淝河上。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二、讲授新课 (一)淝水之战 1.学生根据课本简述前秦建立的背景及其强盛的原因。 2.小小故事会: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 3.根据课本简述淝水之战的影响。 4.学生讨论: 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总结: A.从前秦方面看:(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2)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5.学生讨论: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 从以少胜多的特点来看,淝水之战同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相似。 相关链接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主要有:①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②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③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淝水之战:383年,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学生根据课本简述北魏的建立及其统一北方的影响。 2.学生根据课本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 背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民族汇聚的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措施,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具体介绍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主要措施: (1)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4.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改革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缩句游戏:谁能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浓缩一下吗?看谁缩减得最好最妙?最好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而且中间有个“汉”字。 教师作提示语言: 语言 、 服饰 、 姓氏 、婚姻、 政治。 学生: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用汉制。 5.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带有强制性。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容易吗?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图解助记 北魏孝文帝改革 6.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在向哪个民族学习?孝文帝推行这些汉化措施后出现了什么现象?孝文帝改革成功了吗?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7.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那么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呢,还是有其它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呢?(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作引导,揭示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与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孝文帝推行改革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学生根据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历程? (2)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3)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影响? 2.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 (1)各民族的交往: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具体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 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问题思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孝文帝改革是对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是继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内迁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进行改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一)淝水之战 1.时间:383年 2.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3.结果: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乱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 2.措施: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 3.意义: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四、巩固练习 1.以下的时代特征中,三国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2.下列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打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3.“他们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征服,并从中吸收汉族文化的精华。”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匈奴灭西汉 4.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 A.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B.恢复北方生产 C.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5.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 材料三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自孝文帝起,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改革措施?其中年龄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诏令规定了什么改革?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采取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
(4)材料四的这一状况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1)措施:改说汉话,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话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 说明:孝文帝考虑到实际情形,注意区别对待,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2)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论据: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意图: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士族地主的联系;以身作则,推动皇族、鲜卑族与汉族的通婚,加速汉化(民族交融)。 (4)说明:汉化改革卓有成效,儒家文化对鲜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补充 | |||||||
|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交流预展,展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