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 一 |
|
|
|
|
二 |
|
|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解析】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轻—清)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带—戴)
(3)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市卫健局发布我市疫情情况通报,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抗击疫情。
B.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对于感染源是不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等问题,目前还在调查中。
D.原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认为,如现有防控措施得到较好执行,疫情应该可以控制。
【解析】A.“疫情情况”重复,“抗击疫情”搭配不当;B.“切忌不要”否定失当;D.“原疾控中心副主任”应为“疾控中心原副主任”。
5.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2分)
示例:
大自然的色彩 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形态 大雁在蓝天上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似乎在邀我共舞。 声音 聒噪的秋蝉,萧萧的落木,瑟瑟的秋风,诉说着秋的悲凉。 气味 冬日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是她的絮语——走过寒冷,自有灿烂。
7.诗文名句填空。(5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综合性学习。(8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2分)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3分)
我的描述: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3分)
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4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着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2分)
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0.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解析】大风大浪的景象是实写。
(二)(1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⑤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填在文中横线上),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3.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斜”字表现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不仅写了春雨,还暗写了春风。(4分)
(三)(15分)
秋光里的黄金树
①这里就正是秋天。
②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③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④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⑤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⑥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⑦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⑧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槃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⑩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有如告别仪式上的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⑪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⑫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⑬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⑭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⑮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⑯荒野是那么寥廓;
⑰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⑱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⑲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⑳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4.认真阅读文章,用词语概括“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特点。(2分)
热烈、凄凉、豪华慷慨、端庄肃立、高雅优美、丰富灿烂、丰满成熟、自我完美。
15.文中第⑩段画线句“这一刻就会消失”中的“这一刻”指代什么?为什么会消失?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此时的情感。(6分)
“这一刻”指代的是: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这一刻消失的原因是:人类无情地砍伐,肆虐地破坏。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流露出的是对树木惨遭破坏的遗憾和失落,对人类无情砍伐的谴责和批判。
16.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3分)
作者认为人类先砍伐树木,然后再复制树木的行为是荒唐可笑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荒唐行为的谴责和嘲讽。
17.本文文尾有一句“对树充满敬意”,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从生命或自然方面写出你的理解。(4分)
“敬意”就是珍惜、热爱和敬重生命或自然。联系生活体验:略。(写出自身体验,语言通顺、表意清楚即可)
(四)(15分)
节气之美
张金凤
①翻开农历,那古老厚重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椽如柱,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链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节气是实用的,大地袒露着顺应节气而蓬勃或凋敝,谷仓张开着等待节气来填满粮食;节气是浪漫的,谚语音韵婉转,仄起平收,是一首首关于节气的诗歌,在传唱中将节气的美和功用传递;节气也是智慧的,天道的规律,被人类发现和合理使用。
②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它是一本历书,从天演而来,为地气所用,为物候贴上标签。由此,天人合一,万物欣欣向荣,大地井然有序。它承载着稻香谷黄,引导着蛙鸣蝉唱;它演示着叶落花黄,沉淀出蜜甜酒香;它浸润着淳朴农人的丰收之梦,也润泽着知性文人的跳跃诗行。它是民间的也是庙堂的。民间的渔樵耕织依附着它,各类习俗节日依附着它;宫廷的礼俗小景依附着它,浩荡的祈天祭地仪式依附着它。它是刚正的也是婉约的。它是一柄无形的长剑,该扶持的扶持,该催生的催生,该挑破的挑破,该斩杀的斩杀;它又如慈母育婴,手掌绵柔,语重心长,百千呵护,仔细叮咛,惠暖稼禾,慈收百果。
③节气的风兀自在乡野吹拂了亿万年,农人拾起一粒粒零散的珍珠藏在各自的袖间,直到公元前104年,节气的光辉才被《太初历》播撒,从此,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历法,成为人们可以实实在在依附的烟火日子的坐标。
④沿着节气行走,走过四季轮回,明晓大地的循环;沿着节气行走,从那镌刻在天地间的古书上读懂乾坤——太阳的垂爱在植物上落脚,最后收束在农人的锄头上;沿着节气行走,用节气这把金钥匙,打开农耕岁月的宏大史书。
⑤从民谣、谚语到诗词文赋,节气的风吹出万千感慨。人们饱蘸时令的墨迹,采撷节气的珍珠,描摹丹青,赋诗成诵。而大地上劳作的那些农人,心中满是诗意:他们喊小雪的时候,内心飘荡着旖旎的诗行;他们说小满的时候,嗅觉里都是麦子灌浆的清香;他们讲到白露,眼睛清澈,内心澄明;他们说到清明,拂堤杨柳已经先于脱口而出的音节而婀娜生烟。
⑥终而复始,循环不涸,节气的河流奔涌在华夏儿女的血管里,演化成遗传基因。现代文明不管如何汹涌,都无法淹没古历的光辉,仍旧有那么多人执着地沿用“初一静思,十五拜月”的习俗,乡村的集市仍旧沿袭着农历里“逢五排十”的集聚规则。农历是中国人的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乡愁与情怀。每个中国人所骄傲的是,他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融合成一体,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仅仅是一个标签,农历里的文化才是内核。
⑦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旖旎之美,它是一把折扇,竹骨纱面,掩映着一折一折的流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韵律之美,每一个节气都是一首民间小调,炎凉对接,世间更迭,斗转星移里,蕴气象万千;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朴素之美,它是百姓的烟火日子,是北雁南飞春红秋黄的规律,是祖宗藏在光阴里的遗产。走在节气里,你的血脉更蓬勃,你的气节更昂扬,你的民族、你的基因、你的灿烂历史,被节气披上了一身灿烂的霞光。
(有删改)
18.通观全文,本文写了节气哪几个方面的美?请简要分析。(5分)
①实用之美:它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依据,也是各种习俗节日仪式的重要依据。②浪漫之美:节气引发了民谣、谚语、诗词文赋,也承载着农人美好的生活愿望。③智慧之美:节气反映了天道的规律,表现着自然的秩序。
19.请写出第②段中画线句“它是刚正的也是婉约的”的含意。(2分)
节气表现了自然的规律:它推动着事物的生死盛衰,也呵护了庄稼果实的生长成熟。(对“刚正”“婉约”的解释准确,意思相近即可)
20.文章多用排比。请对第⑤段画线处排比句进行简要的赏析。(4分)
而大地上劳作的那些农人,心中满是诗意:他们喊小雪的时候,内心飘荡着旖旎的诗行;他们说小满的时候,嗅觉里都是麦子灌浆的清香;他们讲到白露,眼睛清澈,内心澄明;他们说到清明,拂堤杨柳已经先于脱口而出的音节而婀娜生烟。
多角度表现了节气引发和承载着农人充满诗意的心灵世界。排比的句式,表达有力,内容丰富。
21.节气在当今具有哪些文化的价值?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①节气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习俗;②节气是中国人的乡愁与情怀,能让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意思相近即可)
三、写作(50分)
22.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题目:我喜欢的一个季节
(2)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戏剧、诗歌除外);②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