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后练习题
展开1.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A.内蒙古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2.十一长假,李明一家去了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旅 游期间,李明看到下图所示的民居景观,它的上层住人 下层则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该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高温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
3.我国云南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平遥古城B.丽江古城C.周庄D.蓝田
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B.山地崎岖C.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
5.下列哪项是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的工作( )
A.渔业B.畜牧业C.耕作业D.服务业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7.该聚落地处( )
A.地表崎岖的山区B.冰天雪地的高原
C.千旱缺水的荒漠D.灌溉便利的平原
8.有关聚落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的发展,所有一切旧的聚落建筑应全部拆除
B.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C.为了发展旅游业,必须严格禁止拆除所有的传统民居
D.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9.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受下列哪些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的影响
A.山坡地区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C.气候严寒D.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10.亚洲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活动也各具特色。下列各地居民生活特点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A.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长屋——多地震
B.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湿热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一一气候寒冷
11.下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其所在地一致的是( )
A.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 B.威尼斯城-----法国
C.平遥古城-----江西省 D.丽江古城-----云南省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2.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13.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 )
A.降水多B.气温高
C.风沙大D.昼夜温差大
14.乡村聚落主要从事( )
A.纺织工业B.饮食服务业C.耕作业D.邮电业
15.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B.北京——四合院
C.北极地区——冰屋D.西亚——高架屋
二.综合题
16.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7.“五一”假期,恩施州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点如图8所示,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画出图8的线段比例尺。
(2)图中A、B两处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山顶高度的范围怎样叙述才准确?________。
(3)图中王家村位于杨家村的________方;两个村落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
(4)图中两个村落选址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在两个村落中最有可能扩大范围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C3.B4.B5.D6.B7.D8.B9.B10.B11.D12.B13.A14.C15.D
16.【答案】 (1)乡村;城市
(2)乡村;沿河分布;沿河分布,水路交通便利
(3)B;B处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
【解析】(1)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聚落的生产方式不同。(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乡村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原因是交通便利。(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城市的是B处,因为B处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
17.【答案】 (1)|(线段长度为1厘米,标明一段为300米也可)
(2)B;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3)西北;杨家村
(4)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顺序不限);杨家村
【解析】(1)该图的比例尺为1:30000,用线段式表示为 。
(2)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发育河流的;该处的等高距为100米,山顶高度的范围是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3)该图是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判断,先判断出杨家村东南西北方向,再判断出王家村位于杨家村的西北方;王家村的纬度大于30°N,杨家村的纬度小于30°N,两个村落中位于低纬度的是杨家村。
(4)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在两个村落中最有可能扩大范围的是杨家村。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精练: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