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一等奖教案
展开(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
(3)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具准备: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演示]小魔术 “魔棒生烟”。
[提问]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物质由什么构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演示]多媒体演示实验
[图片展示] 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 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点:
[分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1.67×1021))。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结论]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设问] 1+1=?
[演示]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
[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
[分析]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
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3,下列有关原子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没有间隙
C.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设计 分子
一、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上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44页习题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及反思,共4页。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案背景,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2-2,实验2-3,实验2-4,实验2-5,实验2-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