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文内容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新知讲解,气温指大气的温度,百叶箱,平均气温,如何求出日平均气温,日出前后,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同的季节,你穿的衣服一样吗?为什么?
气温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气温的观测项目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能让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8+16+12+4)÷4=10℃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气温最高值是 ℃ 出现在 时气温最低值是 ℃出现在 时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 ℃
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 ,然后气温逐渐 ,午后2时左右,气温 ,随后气温逐渐 。
活动: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最高月均温为 ℃,出现在 月;最低月均温为 ℃,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为 ℃;该地位于 (北/南)半球。该地气温的特点是夏季 ,冬季 ;气温年较差 。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均温为 ℃,出现在 月;最低月均温为为 ℃,出现在 月;气温年较差为 ℃;年平均气温为 ℃左右;该地位于 (北/南)半球。
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 1月气温最 ,随后气温逐渐 ,7月气温最 ,然后气温逐渐 。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 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 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 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
为什么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不一致?
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低。陆地冬季温差比海洋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1.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为南半球
2.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哪个图气温年较差较大?
哪个图气温日较差较大?
3.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在气温日变化图中,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气温的日变化越大。
各月气温均在 ℃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 ; 带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 ;气温年较差 ; 带
最热月气温均在 ℃以下;各月均温都很 ; 带
举例说明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
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
沙漠中的房屋(厚墙小窗)
气温与人类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商业、交通关系密切。
1.下图是学校气象小组一天的气温观察记录,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A.6 ℃ B.8 ℃ C.10 ℃ D.12 ℃
2.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4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D.20时左右
3.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齐市4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5.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6.一般来说,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1)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位于__________ (陆地或海洋)。(2)四季分明的是_____地,年较差约是______。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年较差约是__________。(3)甲、乙、丙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
7.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甲1月份气温最高,7月份气温最低,乙丙两地与其相反
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
最高气温:午后2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找极值、看弯曲、析变化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大气的温度、百叶箱日、月、年平均温度
找极值、看弯曲、析变化
最高气温:午后2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
气温曲线图——气温随时间变化
气温的空间分布,我们又应该使用什么手段呢?
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都属于等值线图,其制作原理类似,特征类似。
: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温度 ;
等温线密集地区,气温差异 ;等温线稀疏地区,气温差异 ;
等温线大致沿 方向延伸,因此,等温线大致沿 方向分布,由图可知气温由南向北 。
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 反 过 来,就是 中心。
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②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断气温递变的方向。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④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指出年平均气温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
1.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
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温度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 冬季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
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
思考:同样是高纬度地区,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温度低?
伊拉克巴士拉58.8℃
南极东方站﹣89.3℃
新疆吐鲁番 49.6℃
黑龙江漠河﹣52.3℃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山顶比这里温度低气温为
1520-720=800米
800÷100×0.6=4.8℃
28.8-4.8=24℃
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
观察海洋部分的等温线有什么特点?
观察等温线在海岸线附近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等温线在海岸线附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华北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安第斯山脉海拔2000米以上
巴西高原海拔500米以上
1.下列关于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等温线稀疏处,气温差别大④等温线密集处,气温差别大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3.山脚气温是22℃,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山顶气温是( )A 11℃ B. 44℃ C. 12℃ D. 10℃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季风因素
5.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1)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是大致在______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______℃以下。(2)由图可看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__________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3)A、B两点处于同一纬度,但气温相差约1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气温的观测,日平均气温,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怎样计算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绘制气温曲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温度相同的点的连线,A0℃4℃,C24℃28℃,气温的垂直变化,C34℃,D1011℃,温差68℃,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课件ppt,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