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桂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整册
- 第4课 查找主机配件信息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第5课 完善计算机配置方案 教学设计 教案 13 次下载
- 第8课 让计算机按计划工作 教学设计 教案 14 次下载
- 第7课 添加新软件 教学设计 教案 14 次下载
- 第6课 展示配置方案 教学设计 教案 13 次下载
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让计算机更加安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让计算机更加安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三、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你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情况,使你影响了正常使用?
由此引出我们该如何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学生回答
(一是比较明显的故障,如蓝屏,文件不见等,二是不容易看得见的故障,如游戏帐号被盗等)
二、新课讲解、案例分析
(1)具体通过上述讨论,得出要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第一个因素:硬件系统安全
(受到计算机设备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防范措施:1、有稳定的电压,并有接地保护(接UPS电源);2、防磁3、防静电;4、防震;5、在开机状态下禁止带电插拔设备;6、对重要信息进行经常备份;
(2)展示案例一:(内容为2005年12月17日吉林市政府网站被攻击)并分析得出: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第二个因素:由于计算机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非法入侵,并补充“黑客”概念,以及防范措施。
(3)展示案例二(内容为2001年7月份“红色代码”病毒爆发造成计算机安全人员的高度恐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分析得出: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第三个因素:系统被病毒入侵,并补充病毒的概念、种类、传播途径以及防治。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指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计算机功能、毁坏或窃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进行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性:
1、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如生物体的病毒相区分)
2、具有以下特点: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
(4)在上面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讨论,让后学生得出防范措施:备份、安装防毒软件、使用正版软件、给系统打补丁等)
学生根据案例,得出各种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防范措施。
三、自主探索,交流协作
(1)在上面得出的影响计算机安全因素可以看到,除了计算机本身的故障外,主要是一些使用者的道德问题造成的,并引出本课的第二块内容:计算机使用道德。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从自己做起,科学、文明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然后师生一起分析终结,并用flash播放《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小结。
(2)师生分析讨论p18练一练第三题的3、4,从而明确什么是盗版。同时让学生何为知识产权,为什么反对盗版软件,提倡使用正版软件
四、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小结:要求学生学了本课后,进行内容总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旗帜鲜明地反对盗版软件,提高使用正版软件,科学文明地使用计算机。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内容或者以“网络安全”为题,用ppt做一个宣传文稿,要求如练一练第二题。(*总结内容: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计算机、怎样保护我们计算机、怎样从自己做起,科学、文明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字数300左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河大版七年级全册第4节 汉字输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1册第3节 网上收集信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案,情景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展示,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 (2018)第3册微项目2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