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 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 )
1. 飞机黑匣子的电路等效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信号发射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1表示,用开关S1控制,30天后自动断开,R1停止工作。另一部分为信息存储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2表示,用开关S2控制,能持续工作6年。如图所示的等效电路中正确的是( )
A.B.
C.D.
2. 如图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在下面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A.B.
C.D.
3. 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mg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C.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1.5A
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
4. 如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A.B.
C.D.
5. 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1的示数是1安,电流表A的示数是3安,则灯L2中通过的电流是( )
A.1AB.2AC.3AD.4A
6. 甲、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甲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带负电
C.乙球可能不带电D.甲球可能不带电
7. 中考专用文具袋内装有直尺、圆规、铅笔、圆珠笔、三角板和橡皮擦子,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如果在A、B两个金属夹子之间分别连入下列学习用具,再闭合开关,则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金属圆规B.木铅笔壳C.塑料尺子D.橡皮擦子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原子核是由电子构成的
C.原子核不带电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14分 , )
9. 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__(填“排斥”或“吸引”).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括________、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部分.
10.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________.
11. 如图,这是4月19日上海车展中展出的“汉腾X5EV”电动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由于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转向灯是________联的。
12.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________
理由:________.
13. 电荷的基本性质是能够吸引________,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
14. 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C),2千克水温度升高5∘C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焦;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铁>c铜)吸收相等的热量,________(选填“铜块”或“铁块”)升高的温度高.图所示的是汽油机工作的________冲程.
15. 如图所示,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金属箔片带的是________电,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
16. 小丽把塑料匙在毛衣上来回摩擦,然后放在缓慢下流的细水流旁边,会发现水流向塑料匙偏转。根据这一场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匙在毛衣上来回摩擦时的能量转化情况;
(2)塑料匙为什么能够吸引细水流?
17. 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如图所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8. 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6V,当只闭合S2和S4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求:
(1)只闭合S2和S4时,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为多少?
(2)当只闭合S1和S3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0.28A和0.6A,求灯L1和L2通过的电流各为多少?
(3)若将S1、S2和S3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24分 , )
19.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和小海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小海同学率先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_____.
(2)小海同学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将测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
根据数据,小海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对此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是小薇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故障,随后小薇同学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了一根导线便完成了实验.请你在图乙中改动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电路,使两支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
(4)小海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在其它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只需使用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开关,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丙图中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20. 如图是张华同学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的电路.
(1)闭合开关,你会观察到灯泡L1、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你认为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3)请你在原图上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电流.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能交叉.
五、 作图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
21. 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的电压,变阻器控制灯L2的亮度,且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
22. 画出图所示实物的电路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
1.
【答案】
C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R1、R2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为并联连接,并且它们都有相应的开关控制,故只有C选项的电路图符合题意。
2.
【答案】
C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
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灯泡与电源接通,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关门时,弹簧受压,此时灯泡不亮;开门时,弹簧恢复原状,开关与灯泡所在电路接通,灯泡亮;
能表示冰箱门打开状态的是A、C,故B、D是闭合状态,不符合题意;
A中的灯泡没有与电源接通,所以灯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C中开关闭合,灯泡所在电路接通,因此符合题意。
3.
【答案】
C
【考点】
质量的估测
【解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g,故A错误;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故B错误;
C、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1.5A,符合实际;故C正确;
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即90s;故D错误;
4.
【答案】
D
【考点】
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
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且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
【解答】
解:A.图中电流表与灯L1串联,但其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A错误;
B.图中电流表与灯L2串联,且电流正进负出,能正确测出通过灯L2的电流,故B错误;
C.图中电流表接在干路上,且电流正进负出,测量的是干路电流,故C错误;
D.图中电路为并联电路,两个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电流,相减得出L1电流,故D正确.
故选D.
5.
【答案】
B
【考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
分析电路的连接,搞清电流表测量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解。
【解答】
两灯并联,电流表A1与L1串联,测通过L1的电流I1,电流表A测电路的总电流I,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灯L2中通过的电流I2=I−I1=3A−1A=2A。
6.
【答案】
D
【考点】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丙棒带正电,
据图可知,乙丙排斥,即说明乙带正电,
甲丙相互吸引,即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而甲乙相互吸引,即表明两物体可能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小球甲乙中,小球甲可能不带电,可能带负电,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故选D.
7.
【答案】
A
【考点】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要使小灯泡发光,在金属夹之间必须接入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解答】
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金属圆规是导体,所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A.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电流的形成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解答】
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有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A错误。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错误。
C、原子核带正电,故C错误。
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D正确。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14分 )
9.
【答案】
正,排斥,电源
【考点】
电路的组成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摩擦起电
【解析】
正负电荷的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电路是指用电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解答】
解: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二者都带负电,因此会相互排斥;
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部分.
10.
【答案】
转移
【考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
【解析】
从原子的结构、电性、摩擦起电的实质等知识的角度对本题的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
解: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
11.
【答案】
用电器,并
【考点】
电路的组成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
(1)电池供电时是电源,充电时则为用电器;
(2)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解答】
(2)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转向灯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用电器;并。
12.
【答案】
C,A图两盏灯泡顺次连接属于串联,B图开关闭合,L2被短路,电路只有L1,C图两盏灯泡并列连接,为并联,D图L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1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
【解答】
解:A、两盏灯泡顺次连接属于串联;
B、开关闭合,L2被短路,电路只有L1;
C、电路有两条支路,两盏灯泡并列连接,为并联;
D、L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1.
由以上分析知,C正确.
故答案为:C;A图两盏灯泡顺次连接属于串联,B图开关闭合,L2被短路,电路只有L1,C图两盏灯泡并列连接,为并联,D图L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1.
13.
【答案】
轻小物体,排斥,吸引
【考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
(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答】
解:电荷的基本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故答案为:轻小物体;排斥;吸引.
14.
【答案】
4.2×104,铜块,做功
【考点】
热量的计算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
(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Q吸=cm△t比较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量;
(3)根据气门开闭、火花塞以及活塞移动方向确定冲程名称。
【解答】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Δt=4.2×103J/(kg⋅∘C)×2kg×5∘C=4.2×104J;
已知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在质量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由Q吸=cmΔt可知,铜块升高的温度高;
由图知,两气门关闭,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活塞下移,为做功冲程.
15.
【答案】
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考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正电荷与负电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也带正电荷,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16.
【答案】
塑料匙在毛衣上来回摩擦,塑料匙和毛衣带异种电荷,摩擦起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流向塑料匙偏转是因为塑料匙带电,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考点】
物体带电现象
摩擦起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详细见解答.
【考点】
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危害的防止.
【解答】
解: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会使油罐带电.在油罐与地面间连上铁链,铁链是导体,能及时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放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汽油.
18.
【答案】
(1)只闭合S2和S4时,L1两端的电压是3.8V,L2两端的电压是2.2V.
(2)当只闭合S1和S3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0.28A和0.6A,灯L1通过的电流是0.28A,L2通过的电流是0.32A.
(3)由电路图可知,当S1、S2和S3同时闭合时,电源两极会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源短路.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路的三种状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当只闭合S2和S4时, 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3.8V,即L1两端的电压U1=3.8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L2两端的电压:U2=U−U1=6V−3.8V=2.2V.
(2)当只闭合S1和S3时,L1和L2并联,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示数0.28A,即通过I1的电流I1=0.28A,
电流表A2的示数0.6A,即干路电流I=0.6A,则通过I2的电流: I2=I−I1 =0.6A−0.28A=0.32A.
(3)由电路图可知,当S1、S2和S3同时闭合时,电源两极会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源短路.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24分 )
19.
【答案】
断开开关
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3)如上左所示;
(4)电路图如上右图所示.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解析】
(1)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要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多次测量;
(3)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时,
测干路电流,分析图示电路结构,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修改电路图.
(4)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即可完成实验要求.
【解答】
解:(1)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小海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不合理,因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3)原电路中,L1、A2短路了;
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支路的电流,实物图如下左图所示:
(4)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只闭合S1测通过L1的电流,只闭合S2测通过L2的电流,即可完成实验要求,电路如上右图所示:
20.
【答案】
(1)L2发光,L1不发光
(2)电流表A1将灯泡L1短路
(3)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电流的测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因为电流表A1将灯泡L1短路,电流表A1与L2串联,所以L1不发光,L2发光.
(2)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A1将灯泡L1短路.
(3)如图所示:
五、 作图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21.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
分析电路的连接要求,确定各元件的连接位置.
【解答】
解: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则电流表与L1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则电压表与L2并联.变阻器控制L2的亮度,则变阻器与L2串联,因为滑片P向右移时灯泡变暗,所以变阻器应连接接线柱A和C(或D),如图所示:
22.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实物图所画电路图如下: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3
0.5
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B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