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5.2多个有理数相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778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1.5 有理数的乘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 有理数的乘除教学设计,共2页。
课时主题
有理数的乘法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3.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确定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回顾引入
提问:
1、请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_______,异号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
2、计算
(1)│-5│×(-2);
(2)(- )×(-9);
(3)0×(-99.9)
学生解答填空。
新知探究
提问:
1、你会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教师总结: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2、计算下列式子,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3、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填空
新知总结
1、引导学生结合上题总结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总结: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_______,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_______.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是0,那么积等于_______
2、提问:根据上节课有理数乘法的经验,你认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呢?
引导学生作答: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学生讨论总结
课堂练习
请学生完成教材P32练习1、2、3
学生独立完成并举手答问
课时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和总结。
作业
同步练习上的作业题
板书设计
以课件为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1.5 有理数的乘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法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5 有理数的乘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5 有理数的乘除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