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问题情境,分析问题,通过举例,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堂练习,回顾反思,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1.4.1有理数的乘法课时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乘法运算律以及引进负数以后有理数的加减法、乘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使学生在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找到规律。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合作互帮。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二、分析问题、探究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规律 三、通过举例,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四、分析问题、探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五、通过例题与练习,巩固有理数的运算律,提高技能。 六、课堂练习 七、回顾反思、加深印象 八、课后作业1、想一想 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思考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计算?2、(1)观察下列算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5)(2)2×3×(-4)×(-5)(3)2×(-3)×(-4)×(-5)(4)(-2)×(-3)×(-4)×(-5)(2)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结论:几个不为0的数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这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注意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3、例1 计算(1)(-3)× ×(-)×(-)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观察: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7.8×(-8.1)×0×(-19.6)结论: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练习:见课件.4、(1)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请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1)5×(-6)(2)(-6)×5(3)﹝3×(-4)] ×(-5)(4)3×﹝(-4)×(-5)](2)阅读,并思考 即:5、例2 用两种方法计算 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6、见课件.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8、习题1.4复习巩固第7题(1)(2)(3)、第8题(4) 、第14题 1、学生思考。 2、(1)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 (2)学生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并归纳。然后请2~3个学生发言. 3、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帮。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帮。 4、(1)学生计算、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并归纳。 (2)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 5、学生独立计算并根据法则说出每步的依据。 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方法。 6、学生独立完成。7、学生思考并交流发言,老师补充。 有的学生不用运算律计算。 老师加以引导。 板书设计1.4.1有理数的乘法(2) 1、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 例1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解题步骤: (1)、 (2)、 (3)、 例2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练习(1)有理数乘法交换律 4、小结(2)有理数乘法结合律(3)有理数乘法分配律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具准备,学习过程,拓展备课,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