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726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726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0726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九年级上册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单元
第22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会画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的图象;
2.熟记二次函数y=ax2+bx+c的顶点坐标公式;
3.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重点
1.熟记二次函数y=ax2+bx+c的顶点坐标公式.
2.会用公式法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难点
理解一般式与顶点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1.说出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
抛物线
y=a(x-h)2+k
a、k符号
a>0、k>0
a>0、k<0
a<0、k>0
a<0、k<0
图象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对称轴
x=h
顶点坐标
(h,k)
最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增减性
当 x
当 x
2.平移规律?
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回顾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平移的规律.
讲授新课
环节一:二次函数一般式转变为顶点式
我们已经知道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能否利用这些知识来讨论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怎样将 转换成y=a(x-h)2+k形式?
配方:
配方步骤:1、“提”:提出二次项系数;
“配”:括号内配成完全平方;
3、“化”:化成顶点式.
称为一般式;
称为顶点式.
一般式通过配方得到顶点式.
练习:将下面的函数解析式改为顶点式
(1)y=x2-6x+10 (2)y=-4x2-16x+1
解:(1)y=x2-6x+10
=x2-6x+9-9+10
=(x-3)2+1
解: (2)y=-4x2-16x+1
=-4(x2+4x)+1
=-4(x2+4x+4-4)+1
=-4(x+2)2+16+1
=-4(x+2)2+17
环节二:探究二次函数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由配方的结果可知, 的顶点是(6,3),对称轴是x=6.
因此,的顶点是(6,3),对称轴是x=6.
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先画出二次函数 的图象,然后把这个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二次函数 的图象.
思考:还有其他平移方法吗?
先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然后把这个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
图象如下:
除了平移的函数图象,还可以用描点法画图象.
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1) 列表
x
...
3
4
5
6
7
8
9
...
...
7.5
5
3.5
3
3.5
5
7.5
...
(2) 描点
(3) 连线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开口向上;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6
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顶点,y=x2的顶点为(0,0),顶点是最低点;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思考:不画图象,用上面的方法讨论二次函数y=x2-6x+10和y=-4x2-16x+1的性质.
∵y=x2-6x+10 =(x-3)2+1
∴y=x2-6x+10的性质为:
(1)开口向上;(2)对称轴:直线x=3;(3)顶点坐标(3,1);(4)增减性:对称轴左侧,从左向右下降,y随x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侧,从左向右上升,y随x增大而增大.
∵y=-4x2-16x+1 =-4(x+2)2+17
∴y=-4x2-16x+1的性质为:
(1)开口向下;(2)对称轴:直线x=-2;(3)顶点坐标(-2,17);(4)增减性:对称轴左侧,从左向右上升,y随x增大而增大;对称轴右侧,从左向右下降,y随x增大而减小.
探究:将二次函数y=ax2+bx+c配成顶点式,并画出它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因此,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为,顶点是
如果a>0,当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 时,y随x增大而增大 ;
如果a<0,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 时,y随x增大而减小.
x
y
O
y
x
O
a>0图象 a<0图象
环节三:合作探究
例1 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1,4)、(2,7)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两点可以确定一次函数,即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由几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二次函数?这几个点满足什么条件?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ax2+bx+c中需要确定a、b、c的值,由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任意两点的连线不与y轴平行)的坐标,列出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就可求出a、b、c的值.
解: 设所求二次函数为y=ax2+bx+c,
将(-1,10)、(1,4)、(2,7)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答:所求二次函数为y=2x2-3x+5
归纳: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ax2+bx+c,需要确定a、b、c的值.
由已知条件(如二次函数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列出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的值,就可以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环节四:课堂练习
1. 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用顶点公式)
(1)y=3x2+2x;
(2)y=-x2-2x ;
(3)y=-2x2+8x-8
(4)y=0.5x2-4x+3
(1)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
(,)
(2)开口向下,对称轴是x=-1,顶点坐标是(-1,1)
(3)开口向下,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是(2,0)
(4)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4,顶点坐标是(4,-5)
2.二次函数y=ax2+4x+a的最大值是3,则a=-1
3.二次函数y=mx2+2mx+3(m>0)的图象的对称轴x=-1.
4.抛物线y=ax2+2x+c的顶点是(-1,2),则a=1,c=-3.
5. (1)已知函数y=2(x+1)2+1,当x<-1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x增大而增大 ;
(2)已知函数y=-2x2+x-4,当x<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增大而减小.
6. 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0)、(-1,-1)、(1,9)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所求二次函数为y=ax2+bx+c,
将(0,0)、(-1,-1)、(1,9)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答:所求二次函数为y=4x2+5x.
通过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转变为顶点式,并探究其性质.
通过环节一的练习,总结规律,找出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学会用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
学生练习、板演解题过程,师生互评,进行订正.
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获得二次函数y =a x2的性质.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
学会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意识.
y=ax2的图象和性质
课堂小结
抛物线
图象
开口方向
性质
对称轴
顶点
增减性
解析式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图象:抛物线
性质: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
增减性
对称性
解析式(一般式、顶点式):待定系数法
例1 练习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内容.
展示本节课的内容.
初中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教案,共3页。
数学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目标,重难点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