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新课标)同步测试(全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氧气组成
B.由干洁空气组成
C.由氧气和水汽组成
D.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燃烧煤炭、石油等和森林破坏
3.对流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 )
A.是地球上热量的主要来源
B.能降低太阳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伤害
C.有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D.有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
读图,完成4~5题。
4.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平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
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
5.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南亚上空14千米处发现了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层,这一褐色云层被称为“亚洲褐云”。“亚洲褐云”由灰尘、煤烟及其他有害悬浮颗粒组成。据此完成6~7题。
6.受“亚洲褐云”遮蔽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日照减少 ②低层大气温度升高 ③会损害呼吸系统 ④受其影响地区一定多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7.“亚洲褐云”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8.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层大气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B.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是由于地面是对流层的直接热源
C.平流层的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
D.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二、综合题
9.下图是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表示的大气成分是:A ,B 。其中B的重要作用
是 。
(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 和 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主要成分分布在 层。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导致干洁空气中的 含量增多;由于制冷工业的发展,释放到大气的 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由于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且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4.【答案】B
【解析】图示大气层从12千米高空向上气温逐渐升高,所以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层,B正确。
5.【答案】C
【解析】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C正确;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呈电离状态的是电离层在高层大气中,该层是平流层。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亚洲褐云”由灰尘、煤烟及其他有害悬浮颗粒组成,受其影响的地区不一定多雨。
7.【答案】A
【解析】“亚洲褐云”是人们在南亚上空14千米处发现的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层,而南亚纬度低,其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
8.【答案】A
【解析】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平流层,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二、综合题
9.【答案】(1)氮气 氧气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CO2 O3 平流 (3)CO2 氟氯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