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3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3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3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河流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完成1~2题。
1.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不包括哪种作用( )
A.溯源侵蚀 B.刨蚀
C.下蚀 D.侧蚀
2.有关溯源侵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向源头方向的侵蚀
B.不断使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C.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D.使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
4.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6.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7.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形
B.在发育初期,对河谷的侵蚀主要是以侧蚀为主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形
D.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形
8.以下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地区
C.三角洲形成于河流中游
D.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凹岸
读“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聚落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平原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10.若该地聚落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二、综合题
11.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E两处中,最有可能出现浅滩的是____________处。
(2)河中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________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E五处,其中聚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在________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延安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是一座依山傍水、群峰拱卫的山城。由砂岩和黄土砌筑的城垣,从延河岸边蜿蜒到凤凰山巅,形成“山抱延城城依山,城边延水逐山弯”的地域分布形态(如上图)。延安的地形以黄土梁峁和沟谷川道为主,梁峁为许多河谷所穿插分割,坡面上广布沟壑,使梁峁的外貌显得支离破碎。延河、南川河及其主要支流的谷底,一般宽约200~700米,开阔平坦,叫做川道。川道又有米粮川之称,是延安的粮食、蔬菜基地和居民点的主要分布区。
(1)分别写出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并说出当前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析延安城的地域分布形态是怎样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3)分析“川道”成为居民点主要分布区的原因。
(4)由此推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村落规模和空间分布特点。
[巧学速记]
1.图解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
2.河谷地貌的成因分析
(1)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①)。
(2)河漫滩的形成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图②)。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 | 关键点总结 | 我的反思 |
河流侵蚀地貌 | 三种侵蚀方式;过程“V”字形→河湾→“U”型 |
|
河流堆积地貌 |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口为三角洲 |
|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影响聚落规模和位置 |
|
答案
1.B 2.A [第1题,河流的侵蚀地貌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侧蚀和下蚀,刨蚀属于冰川作用。第2题,溯源侵蚀指向源头方向,使河谷加长,横剖面往往呈“V”形。]
3.A 4.C [Ⅱ区域也存在河流的搬运作用;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水在平直河道中运动时向右偏,因此右侧河道水流速度快;“U”型河谷见于河流下游,河流切割作用弱。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双汛”;径流量的大小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内的降水量、地下水、湖泊或冰雪融水量有关。]
5.A [图中所示的怒江是其上游,流经一、二阶梯过渡地区——横断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蚀作用显著 ,形成了很深的峡谷。]
6.B [图中所示地区为青藏高原,在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聚落主要分布于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7.D [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V”形,成熟期呈“U”形;发育初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8.A [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凸岸,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9.A 10.A [第9题,从图中聚落分布的不均衡性可知,该地最不可能是平原地形。第10题,从聚落分布数量看,甲乙线最少,说明甲乙为支流,河流堆积地貌面积小,不能形成众多的聚落分布。]
11.(1)D (2)D D处位于河流凸岸,易沉积沙、金 (3)C、D、E 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D、E在图中位于河湾处,且D为凸岸,E为凹岸,在河流流经弯道时,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可能会出现浅滩。若河流中有沙、金,则淘沙、淘金都应选在沉积处,即河流的凸岸。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因有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分布,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更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分布。
12.(1)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水土流失。
(2)延安城的地域分布形态呈“Y”型,条带状。受河谷地形的影响。 (3)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水灌溉,是延安的粮食、蔬菜基地。 (4)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第(1)题,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分别是由于风力堆积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当前水土流失严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第(2)题,受河流谷地地形制约,延安城呈现出“Y”型,条带状。第(3)题,“川道”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使这里居民点分布较多。第(4)题,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使村落规模小而分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河段的流水侵蚀作用以,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