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2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2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2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循环能,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水循环中的,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
同步测控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第2题,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答案:1.A 2.C
(2011·山东省学业水平测试)下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4.水循环能(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
C.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D.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答案:3.A 4.D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包括____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过程、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强但比较简单,只要对基础知识把握牢固,不难作答。
答案:(1)蒸发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3)三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不大
B.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C.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2.读下图,在野外获取纯净饮用水的合理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水汽蒸发 B.②——水汽凝结
C.③——生物循环 D.④——水循环
答案:1.C 2.B
3.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方式分别是( )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解析:选D。上游径流量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故可判断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径流量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最有可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4~5题。
4.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5.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时河流含沙量大,因此该河流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所以其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
答案:4.B 5.B
6.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解析:选A。“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8.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解析:第7题,海陆间循环应包括海洋和陆地及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第8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答案:7.D 8.C
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10.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解析:本题组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了三条河流的径流量随季节的变化。甲河从5月到9月河流处于汛期,为夏汛,是南方地区的河流。乙河冬季河流断流,且流量与气温相关,可判断为西北地区的河流。丙河则明显看出有春、夏两个汛期,为东北地区的河流。
答案:9.D 10.C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1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解析:第11题,水库建成后,库区附近水的下渗增加,周边地下水水位上升;同时蒸发增强,会使周边空气湿度增加;由于调节作用,使下游河流径流量比较平稳,变化幅度减小。库区受热力作用影响,冬夏季降水均会增加,故选C。第12题,海水淡化工厂,实现把海水转化为淡水,而海陆间循环能更新陆地淡水,故两者作用相类似。
答案:11.C 12.A
1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②维持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③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④联系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各大圈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水循环联系的四大圈层指的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内部圈层,而是限于岩石圈及其以上的圈层。所以④错。
二、综合题
14.下面是我国黄委会水文局所做的一项关于“变化环境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循环实验研究”的课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不同下垫面和降水强度下,降水与径流的关系。
材料2: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转化率。
材料3:土壤水转化量的影响。
(1)根据材料1分析径流量的形成与降雨强度有什么关系?
(2)分析不同植被覆盖条件是如何影响下渗环节的?地表径流、下渗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该研究课题的结论,由此你认为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干预水循环?
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知,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比关系。第(2)题,从材料2中可知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越强,土壤水转化率越高。第(3)题,人类可通过改造地表形态影响水循环。
答案:(1)正比关系。
(2)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时间越长,下渗越强;下渗越多,地下水转化率越高,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少。
(3)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循环过程。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地表状况,如土壤的耕作方式、植被的覆盖情况以及地形状况等影响地表径流的形成、下渗的速度及强度,进而干预水循环的过程。
15.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
(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和重力能。
(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问题。
(5)在图中的河流东西两岸,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是:西岸______________,东岸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循环;C是大陆架海区,其丰富渔业资源的形成与地表径流环节带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关。第(2)题,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看出,A为水汽输送环节,由此可以实现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及水汽调节。第(3)题,水循环得以实现的内因是在常温下水可以进行三态变化,而外因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第(4)题,B位于沿海地区,若在B处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西岸地下含水层潜水水位高于于河流水面,因此会出现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而东岸是河流水位较高,所以会出现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答案:(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地表径流
(2)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
(3)太阳辐射能
(4)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5)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受本次暴雪影响较小的产业部门是,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