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沉积作用表现明显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ⅠⅡ Ⅲ Ⅳ岩层或地质构造的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ⅢⅠⅣⅡ B.Ⅳ ⅢⅡⅠ C.Ⅲ ⅣⅠⅡ D.Ⅲ ⅣⅡⅠ答案 B A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完成3~5题。图23.图2中①③⑤⑥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⑤⑥ B.⑥①③⑤ C.①⑤⑥③ D.⑥①⑤③4.图2中②形成的原因是 A.岩石风化 B.岩层断裂 C.流水侵蚀 D.水平挤压5.大理岩最可能位于图2中 A.A B.B C.C D.D答案 D C A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据此回答第6题。6.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风蚀答案 A图4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7.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8.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和④ D.④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答案 D A C 山大峡谷山坡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乙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1.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 A图甲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13. 图甲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答案 B D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14.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15.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答案 C C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17.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的第八项世界自然遗产。材料二 下图为丹霞地貌和“中国丹霞”六个风景区所在区域图。(1)分别指出以下丹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 ①(龙虎山)________、②(崀山)________、③(丹霞山)________、(2)六个风景区所在省份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色砂砾岩在三大类岩石中属于________岩,图示地区的红色砂砾岩发育成丹霞地貌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写出两种外力作用即可)。 (4)赤水成为贵州省继荔波“中国喀斯特”之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试分析贵州岩溶地貌发育的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图示区域地势,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