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543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543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543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估算x=值的大小正确的是( )
A.0<x<1 B.1<x<2 C.2<x<3 D.3<x<4
2.(3分)点A(1,﹣2)到y轴的距离为( )
A.1 B.2 C.﹣1 D.﹣2
3.(3分)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2,4,5 B.3,4,5 C.4,4,5 D.5,4,5
4.(3分)用四舍五入法把3.7963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数是( )
A.3.79 B.3.800 C.3.8 D.3.80
5.(3分)如图,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E≌△ACD的是( )
A.BE=CD B.∠B=∠C C.AD=AE D.BD=CE
6.(3分)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为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 )
A.AB中点 B.BC中点
C.AC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7.(3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3分)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3分)4是 的算术平方根.
10.(3分)若点A(﹣1,m)在直线y=x+3上,则m= .
11.(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12.(3分)如图,△ACB≌△A'CB',若∠ACB=60°,∠ACB'=100°,则∠BCA'= °.
13.(3分)若点A(a,b)在第二象限,则点B(b,a)在第 象限.
14.(3分)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垂直于桥面MN于点D,主梁上两根拉索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主梁AD的高度为12米,则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为 米.
15.(3分)已知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m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1>x2,则y1﹣y2 0.(填“>”、“<”或“=”)
16.(3分)如图,在△ABC中,∠ACB=9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EF,延长BC交EF于点D,若BD=5,BC=4,则DE= .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k,b均为常数)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x的解集为 .
18.(3分)小聪在自主阅读课外数学读物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点阵中的相邻4个顶点的小正方形面积为1,则五边形ABCEF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题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1)计算:;
(2)求x的值:x2﹣19=0.
20.(8分)已知点A(1+m,2﹣n)与点B(2m,2n﹣5)关于x轴对称,求点A的坐标.
21.(8分)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求证:AO=BO.
22.(8分)如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门,小强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大门.他把竹竿竖放,发现竹竿比大门高1尺;然后他把竹竿斜放,竹竿恰好等于大门的对角线的长.已知大门宽4尺,请求出竹竿的长.
23.(10分)如图,已知BA=BC,BD=BE,∠ABC=∠EBD=90°.
(1)求证:AB平分∠EAC;
(2)若AD=1,CD=3,求BD.
24.(10分)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且部分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x(kg)
…
30
40
50
…
y(元)
…
4
6
8
…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3)当行李费2≤y≤7(元)时,可携带行李的质量x(kg)的取值范围是 .
25.(10分)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刻画物体的位置,它建立了数与形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①如图1,若点P的坐标为(0,2),则点Q的坐标为 ;
②如图2,若点Q的坐标为(﹣2,1),则点P的坐标为 ;
(2)如图3,已知点Q的坐标为(3,0),点P在直线y=2x上,点P绕点Q顺时针旋转90°后刚好落在坐标轴上,试求点P的坐标.
26.(10分)(1)如图1,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D,交BC于E;
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
③作射线BF交AC于G.
如果AB=8,BC=12,△ABG的面积为18,求△CBG的面积;
(2)如图2,△ABC中,∠ACB=90°,AC=4,BC=3.将△ABC沿直线l折叠,点B刚好落在AC边上,直线l交AB于点P,求BP.
27.(12分)【直观想象】如图1,动点P在数轴上从负半轴向正半轴运动,点P到原点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当点P的位置确定时,点P到原点的距离也唯一确定;
【数学发现】当一个动点P(x,0)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为d,我们发现d是x的函数;
【数学理解】(1)动点P(x,0)到定点A(2,0)的距离为d,当x= 时,d取最小值;
【类比迁移】(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3,0)的距离和为y.
①随着x增大,y怎样变化?
②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x的函数图象;
③当y>6时,x的取值范围是 .
28.(12分)如图,Rt△ABC与Rt△DEF的边BC、EF在直线l上,∠ACB=∠EDF=90°,DE=DF=,Rt△DEF沿直线l向左平移.
(1)如图1,当点F与点B重合时,连接AE,若AC=,BC=3,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点D刚好落在AB的中点处,若AB=4,求CE长;
(3)如图3,当点E与点C重合时,若点D刚好落在边AB上,过点F作FM⊥BC,交AB于点M,若AC=,求FM长.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估算x=值的大小正确的是( )
A.0<x<1 B.1<x<2 C.2<x<3 D.3<x<4
【分析】首先确定1大于小于,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1<<,
∴1<<2,
∴1<x<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
2.(3分)点A(1,﹣2)到y轴的距离为( )
A.1 B.2 C.﹣1 D.﹣2
【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
【解答】解:点A(1,﹣2)到y轴的距离为:|1|=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3.(3分)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2,4,5 B.3,4,5 C.4,4,5 D.5,4,5
【分析】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解答】解:A、2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
B、3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C、4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
D、42+5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4.(3分)用四舍五入法把3.7963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数是( )
A.3.79 B.3.800 C.3.8 D.3.80
【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可以把3.7963精确到百分位,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3.7963≈3.80(精确到百分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
5.(3分)如图,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E≌△ACD的是( )
A.BE=CD B.∠B=∠C C.AD=AE D.BD=CE
【分析】欲使△ABE≌△ACD,已知AB=AC,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SAS、ASA添加条件,逐一证明即可.
【解答】解:∵AB=AC,∠A为公共角,
A、如添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
B、如添∠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
C、如添加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
D、如添BD=CE,可证明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类添加条件题,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6.(3分)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为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 )
A.AB中点 B.BC中点
C.AC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AB2=10002=1000000,BC2=6002=360000,AC2=8002640000,
∴AB2=BC2+AC2,
∴△ABC为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当点P在AB的中点时,CP=AB=PA=PB,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7.(3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3分)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8
【分析】根据题意,线段BC扫过的面积应为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高是AC的长,底是点C平移的路程.求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的横坐标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
∴AB=3.
∵∠CAB=90°,BC=5,
∴AC=4.
∴A′C′=4.
∵点C′在直线y=2x﹣6上,
∴2x﹣6=4,解得 x=5.
即OA′=5.
∴CC′=5﹣1=4.
∴S▱BCC′B′=4×4=16 (面积单位).
即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16面积单位.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及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线段BC扫过的面积应为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3分)4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
【分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42=16,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
故答案为:1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牢记概念是关键.
10.(3分)若点A(﹣1,m)在直线y=x+3上,则m= 2 .
【分析】由点A的坐标以及点A在直线y=﹣2x+3上,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可求出m值.
【解答】解:∵点A(﹣1,m)在直线y=x+3上,
∴m=﹣1+3=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系数是关键.
11.(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12 .
【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求周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2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1)若2为腰长,5为底边长,
由于2+2<5,则三角形不存在;
(2)若5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5+5+2=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
12.(3分)如图,△ACB≌△A'CB',若∠ACB=60°,∠ACB'=100°,则∠BCA'= 20 °.
【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A′CB′=∠ACB=60°,再计算出∠ACA′=40°,然后利用∠BCA′=∠ACB﹣∠ACA′进行计算.
【解答】解:∵△ACB≌△A'CB',
∴∠A′CB′=∠ACB=60°,
∵∠ACB'=100°,
∴∠ACA′=∠ACB′﹣∠ACB=100°﹣60°=40°,
∴∠BCA′=∠ACB﹣∠ACA′=60°﹣40°=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3.(3分)若点A(a,b)在第二象限,则点B(b,a)在第 四 象限.
【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A(a,b)在第二象限,
∴a<0,b>0,
∴点B(b,a)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4.(3分)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垂直于桥面MN于点D,主梁上两根拉索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主梁AD的高度为12米,则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为 21 米.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AD⊥BC,
∴∠ADB=∠ADC=90°,
∵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AD的高度为12米,
∴BD=(米),DC=(米)
∴BC=BD+DC=5+16=21(米),
故答案为:21.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3分)已知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m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1>x2,则y1﹣y2 > 0.(填“>”、“<”或“=”)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2x﹣m中,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1>x2,
∴y1>y2,即y1﹣y2>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6.(3分)如图,在△ABC中,∠ACB=9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EF,延长BC交EF于点D,若BD=5,BC=4,则DE= 3 .
【分析】如图,连接AD.证明Rt△ADF≌Rt△ADC(HL),推出DF=DC=1,可得结论.
【解答】解:如图,连接AD.
在Rt△ADF和Rt△ADC中,
,
∴Rt△ADF≌Rt△ADC(HL),
∴DF=DC,
∵BD=5,BC=4,
∴CD=DF=5﹣4=1,
∵EF=BC=4,
∴DE=EF﹣DF=4﹣1=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k,b均为常数)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x的解集为 x<3 .
【分析】把y=﹣1代入y=﹣x,得出x=3,进而利用图象可以知道,当x=3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断出不等式kx+b>﹣x的解集.
【解答】解:把y=﹣1代入y=﹣x,
解得:x=3,
由图象可以知道,当x=3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
所以不等式kx+b>﹣x的解集为:x<3,
故答案为:x<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是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个图象的“交点”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在“分界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18.(3分)小聪在自主阅读课外数学读物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点阵中的相邻4个顶点的小正方形面积为1,则五边形ABCEF的面积为 .
【分析】先求出△PQH的面积,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GF的面积和△HCI的面积,即可求出这个图案的面积.
【解答】解:如图所示:
∵GD∥QH,
∴△PGF∽△PQH,
∴,
∴,
∴,
∵CD∥PQ,
∴△HCI∽△HQP,
∴,
∴,
∴五边形ABCEF的面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题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1)计算:;
(2)求x的值:x2﹣19=0.
【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1)原式=4﹣2+2
=4;
(2)x2﹣19=0,
则x2=19,
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20.(8分)已知点A(1+m,2﹣n)与点B(2m,2n﹣5)关于x轴对称,求点A的坐标.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点A(1+m,2﹣n)与点B(2m,2n﹣5)关于x轴对称,
∴,
解得,
∴A(2,﹣1).
【点评】本题考查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学会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
21.(8分)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求证:AO=BO.
【分析】利用HL证明Rt△ABC≌Rt△BAD,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证明:在Rt△ABC与Rt△BAD中,
,
∴Rt△ABC≌Rt△BAD(HL),
∴∠ABC=∠BAD,
∴AO=BO.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Rt△ABC≌Rt△BAD.
22.(8分)如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门,小强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大门.他把竹竿竖放,发现竹竿比大门高1尺;然后他把竹竿斜放,竹竿恰好等于大门的对角线的长.已知大门宽4尺,请求出竹竿的长.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知,竹竿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可与门的宽和高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门高,进而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门高为x尺,则竹竿的长为(x+1)尺,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x2+42=(x+1)2,即x2+16=x2+2x+1,
解得:x=7.5,
∴门高7.5尺,竹竿的长=7.5+1=8.5(尺).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将数学思想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23.(10分)如图,已知BA=BC,BD=BE,∠ABC=∠EBD=90°.
(1)求证:AB平分∠EAC;
(2)若AD=1,CD=3,求BD.
【分析】(1)判定△ABE≌△CBD(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2)先由已知条件求得AB=BC==2,∠C=45°,再过点B作BF⊥AC于点F,从而可得△B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BF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D即可.
【解答】解:(1)证明:∵∠ABC=∠EBD=90°,
∴∠ABD+∠CBD=∠ABD+∠ABE,
∴∠CBD=∠ABE,
在△ABE和△CBD中,
,
∴△ABE≌△CBD(SAS),
∴∠EAB=∠BAC,
∴AB平分∠EAC;
(2)∵AD=1,CD=3,
∴AC=4.
∵BA=BC,∠ABC=90°,
∴AB=BC==2,∠C=45°,
过点B作BF⊥AC于点F,如图:
则△B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F=CF=2,
∴DF=CD﹣CF=1,
在Rt△BF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
=
=.
∴BD的长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的线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10分)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且部分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x(kg)
…
30
40
50
…
y(元)
…
4
6
8
…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3)当行李费2≤y≤7(元)时,可携带行李的质量x(kg)的取值范围是 20≤x≤45 .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
(2)令y=0时求出x的值即可;
(3)分别求出2≤y≤7时的x的取值范围,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1)∵y是 x的一次函数,
∴设y=kx+b(k≠0)
将x=30,y=4;x=40,y=6分别代入y=kx+b,得
,
解得:
∴函数表达式为y=0.2x﹣2,
(2)将y=0代入y=0.2x﹣2,得0=0.2x﹣2,
∴x=10,
(3)把y=2代入解析式,可得:x=20,
把y=7代入解析式,可得:x=45,
所以可携带行李的质量x(kg)的取值范围是20≤x≤45,
故答案为:20≤x≤4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
25.(10分)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刻画物体的位置,它建立了数与形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①如图1,若点P的坐标为(0,2),则点Q的坐标为 (2,0) ;
②如图2,若点Q的坐标为(﹣2,1),则点P的坐标为 (﹣1,﹣2) ;
(2)如图3,已知点Q的坐标为(3,0),点P在直线y=2x上,点P绕点Q顺时针旋转90°后刚好落在坐标轴上,试求点P的坐标.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求解;
(2)①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则点C关于点D的“垂链点”在x轴上,点CD⊥x轴,即可求解;②当点C在第三象限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①∵点P的坐标为(0,2),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Q的坐标为(2,0);
②∵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点Q的坐标为(﹣2,1),
∴点P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2,0),(﹣1,﹣2);
(2)①当点P绕点Q顺时针旋转90°后刚好落在x轴上时,
则PQ⊥x轴,
故点P(3,6);
②点P绕点Q顺时针旋转90°后刚好落在y轴上时,如图:
设点P(m,2m),点P′(0,n),
过点P作CM⊥x轴于点M,
∵∠PQM+∠MPQ=90°,∠P′QO+∠PQM=90°,
∴∠MPQ=∠P′QO,
在△PQM和△QP′O中,
,
∴△PQM≌△QP′O(AAS),
则PM=OQ=3,即:﹣2m=3,解得:m=﹣,
故点P(﹣,﹣3),
综上,点P坐标(3,6)或(﹣,﹣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形的旋转等,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10分)(1)如图1,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D,交BC于E;
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
③作射线BF交AC于G.
如果AB=8,BC=12,△ABG的面积为18,求△CBG的面积;
(2)如图2,△ABC中,∠ACB=90°,AC=4,BC=3.将△ABC沿直线l折叠,点B刚好落在AC边上,直线l交AB于点P,求BP.
【分析】(1)如图,过点G作GM⊥AB于M,GN⊥BC于N.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GM=GN,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GM,可得结论.
(2)如图,过点P作PG⊥AC于G,PH⊥BC于H.利用面积法证明==,可得结论.
【解答】解:(1)如图,过点G作GM⊥AB于M,GN⊥BC于N.
∵BG平分∠ABC,
∴GM=GN,
∵S△ABG=•AB•GM=18,
∴GM=,
∴GN=GM=,
∴S△BCG=•BC•GN=×12×=27.
(2)如图,过点P作PG⊥AC于G,PH⊥BC于H.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PC平分∠ACB,
∴PG=PH,
∵∠ACB=90°,AC=4,BC=3,
∴AB===5,
∵====,
∴PB=AB=.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翻折变换,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
27.(12分)【直观想象】如图1,动点P在数轴上从负半轴向正半轴运动,点P到原点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当点P的位置确定时,点P到原点的距离也唯一确定;
【数学发现】当一个动点P(x,0)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为d,我们发现d是x的函数;
【数学理解】(1)动点P(x,0)到定点A(2,0)的距离为d,当x= 2 时,d取最小值;
【类比迁移】(2)设动点P(x,0)到两个定点M(1,0)、N(3,0)的距离和为y.
①随着x增大,y怎样变化?
②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x的函数图象;
③当y>6时,x的取值范围是 x<﹣1或x>5 .
【分析】(1)当A,P重合时,d=0最小,此时x=2.
(2)①利用图像法可得结论.
②分x<﹣1,﹣1≤≤3,x>3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函数图像即可.
③利用图像法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1)当A,P重合时,d=0最小,此时x=2.
故答案为:2.
(2)①y先变小然后不变再变大.
②如图所示:
③观察图像可知,满足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为:x<﹣1或x>5.
故答案为:x<﹣1或x>5.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像,函数关系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8.(12分)如图,Rt△ABC与Rt△DEF的边BC、EF在直线l上,∠ACB=∠EDF=90°,DE=DF=,Rt△DEF沿直线l向左平移.
(1)如图1,当点F与点B重合时,连接AE,若AC=,BC=3,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点D刚好落在AB的中点处,若AB=4,求CE长;
(3)如图3,当点E与点C重合时,若点D刚好落在边AB上,过点F作FM⊥BC,交AB于点M,若AC=,求FM长.
【分析】(1)先求出EF,进而求出BE,再求出AE,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BD=CD=2,再判断出CH=BH=BC,再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H=FH=EF=1,进而求出BH,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DF=DG,CG=2,进而判断出△ADG≌△FDM,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
在Rt△DEF中,DE=DF=,
∴EF=DE=2,
∵点F与点B重合,
∴BE=2,
∵BC=3,
∴CE=BC﹣BE=1,
在Rt△A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E==2,
∴AE=BE,
∴△ABE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连接CD,
∵点D是AB的中点,
∴CD=BD=AB=2,
过点D作DH⊥BC于H,
∴CH=BH=BC,
在Rt△DEF中,DH⊥BC,
∴EH=FH=EF=1,
在Rt△BHD中,BH==,
∴CE=CH﹣EH=BH﹣FH=﹣1;
(3)如图3,延长FD交CA的延长线于G,
∵∠EDF=90°,DE=DF,
∴∠CDG=∠CDF=90°,∠ACD=∠FCD=45°,
∵CD=CD,
∴△GDC≌△FDC(ASA),
∴CG=CF=EF=2,
∵MF⊥BC,
∴∠MFB=90°=∠ACB,
∴AC∥FM,
∴∠G=∠DFM,∠DAG=∠DMF,
∴△ADG≌△FDM(AAS),
∴FM=AG=CG﹣AC=2﹣=.
【点评】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pdf、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答案不全pdf、八年级期末答题卡数学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件包含九年级期末试卷数学pdf、九年级期末答题卡数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