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示范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岳阳楼记示范课件第1课时pptx、岳阳楼记课件第一课时-压缩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出身贫寒,勤奋好学。26岁进士及第,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他为官清正,力主改革,为保守派迫害,屡遭贬谪,但依旧矢志不渝。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背景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
(2)背景链接 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好友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3)文体介绍 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一)诵读文本 初步感知 播放名家诵读音频,用心听诵,并找出生字词进行注音。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学生听诵,并完成以下任务:1.对照书本课下注释,参考工具书,理解重要词句;2.概括首段文章所写的内容。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 1.对照书本课下注释,参考工具书,理解重要词句。
属,通“嘱”,嘱托;予,我;以,来;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 2.概括首段文章的内容: 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即滕子京被贬巴陵,但依旧勤于政务,百姓富足,治所安康;同时交代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3.思考问题:作者开篇用一个“谪”字点明滕子京在巴陵为守的处境,猜想一下滕子京被贬谪的心情会怎样?从文本看来他又有怎样的政绩?作者这样开篇,有什么深意呢? 滕子京被贬谪心情应该不会很好;但他在巴陵为守,使当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者这样写,赞扬了好友不计个人荣辱,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勉励同样遭遇贬谪的自己。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4.师生研读第二段,解决重点字词句。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 5.本段描写的是“岳阳楼之大观”,登上岳阳楼我们能看到了怎样的雄伟景象?作者为何略写岳阳楼景观? 岳阳楼上看到的景色: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者略写景观的是因为“前人之述备矣”。
(二)师生研读 探索新知 6.文章第二段的写作重心不放在描写“洞庭胜景”上,有什么深刻的用意? 在本段中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着手,但重点不在于写景,而是引出“迁客骚人”,他们聚集于岳阳楼,登楼望远,饱览洞庭胜景,由此,作者进一步提出关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应该会有所不同的思考。
1.诵读文章,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本,完成课后习题五。2.朗读文章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文段各自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观赏风景之人怎样的心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教学课件鱼我所欲也示范课件第1课时pptx、教学课件鱼我所欲也示范课件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岳阳楼记示范课件第1课时pptx、教学课件岳阳楼记示范课件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江南三大名楼,导入新课,学习目标,简介作家作品,简介岳阳楼及创作背景,文体复习,读准字音,朗读指导读出感情,初读文章理解文意,划分层次理清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