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C.吸烟、喝酒可预防“新冠病毒”
D.每天吃药,补充人所需化学物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铁杵成针 C.百炼成钢 D.灯泡通电
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1000g0.5%的过氧乙酸溶液,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B.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C.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
D.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
4.熟悉各种化学仪器有助于我们进行化学实验,下列化学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A.量桶 B.坩锅钳
C.摄子 D.研钵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B | 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C | 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 氧化铁能与盐酸反生置换反应 |
D | 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 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 |
A.A B.B C.C D.D
6.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C.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7.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C.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D.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9.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点到c点溶液温度下降
B.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大于b点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10.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H2和CO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B | MnO2和KC1的混合物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
C | Cu中含有少量Fe | 除杂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N2和CO2 | 检验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某抗酸药的说明书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碳酸镁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2)碳酸镁中含有的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3)碳酸镁可作抗酸药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碳酸镁嚼碎后服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
12.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甲,升温到5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现象如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丙。
(1)图丙中M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
(2)图甲中,a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图乙中两溶液同时降温至30℃,则所得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_____。
a. a>b b. a<b c.a=b d.无法判断
1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20 | 2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12 | 4 | 8 | ① |
反应后的质量(g) | ② | 0 | ③ | ④ |
(1)该反应中的生成物为__________(选填a、b、c、d)。
(2)反应中①=__________。
(3)反应后②=__________。
三、流程题
14.自来水生产流程简化图如下:
(1)流程中试剂B常用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
(2)流程中的“过滤”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3)自来水在饮用之前要将其煮沸,煮沸的目的是杀菌消毒和__________。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洁精洗刷碗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作用。
(2)有一种用“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定“冰蚕丝”不是“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
(3)中国芯片年进口额高达17561亿元,成为第一大进口耗汇产品,芯片的制作原料是高纯硅,高纯硅的制作过程如图所示(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①由石英砂制粗硅时还生成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___。
②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③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用铁丝做图2对比实验,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C、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C中盛放浓硫酸,则装置D中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①或②)
五、科学探究题
1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甲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2)实验乙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出现瘪气球胀大的现象,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反思后认为该实验结论的得出不够严谨,依然利用该装置要得到严谨的结论,需要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
(3)若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同学们还对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分析)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__________。
②还一定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问题)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假设)①只有氢氧化钠 ②只有碳酸钠 ③只有氢氧化钙 ④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讨论)还有一种“假设⑤”为:__________。
(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通过如下实验验证假设①~⑤。
实验内容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 |
(4)若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另一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澄清并为无色。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__________。
18.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
(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OH)2CO3。
(查阅资料)
(实验分析)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如下现象:__________,证明灰黑色的“外衣”是Mg2(OH)2CO3。由此可知:灰黑色的“外衣”是镁与__________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
(组成测定)小组同学称取外层有灰黑色的“外衣”的“样品”2.5g,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装置D内生成气体体积为2.24L请回答:(该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所得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g)
(3)“样品”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列式计算)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如医用酒精选用75%的酒精,故A错误;
B、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能减少室内病毒的量,故B正确;
C、吸烟、喝酒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选项错误;
D、药物服用多了对身体有害,必须控制吃药,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杵成针,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百炼成钢过程中涉及到碳到二氧化碳的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灯泡通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配置1000g0.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的溶质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0g×0.5%=5g,需要的溶剂水的质量为1000g-5g=995g,故选A。
【点睛】
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以此计算。
4.D
【详解】
A、“桶”错误,应为:量筒,故A错误;
B、“锅”错误,应为:坩埚钳,故B错误;
C、“摄”错误,应为:镊子,故C错误;
D、研钵名称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选项解释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选项解释不正确;
D、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6.A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已变,不符合题意;
C、 甲和丙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故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丙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分析】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
A、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故A不正确;
B、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不正确;
C、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故C正确;
D、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不正确。故选C。
8.D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问题。
【详解】
A、由纵坐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氢气的质量来源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则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B不符合题意;
C、由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由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至完全反应,乙用的时间少,甲其次,丙用的时间多,由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丙,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正二价金属硫酸盐和氢气,由于化合价相同,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说明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需要注意酸和金属反应,谁少量用谁的量去求。
9.C
【详解】
A、b点时,pH=7,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故a点到b点温度逐渐升高,b点完全反应,温度最高,b点到c点,温度逐渐降低恢复至室温,不符合题意;
B、b点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点到c点不再生成硫酸钠,故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等于b点,不符合题意;
C、a点时,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还未反应的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D、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氢气和一氧化碳燃烧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分别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的现象,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氢气,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可以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N2和CO2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均会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1.c
增大接触面积,加速反应
【详解】
(1)碳酸镁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2)碳酸镁中酸根离子是碳酸根离子,离子的符号是;
(3)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可用作抗酸药;
(4)嚼碎后服用增大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充分反应。
故答案为:①c;② ;③ ;④增大接触面积,加速反应
12.a 饱和溶液 c
【详解】
(1)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a中有溶质剩余,说明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小于b,结合丙可知20℃时M的溶解度小于N,所以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2)由甲图可以看出加入的溶质有剩余,说明a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a,说明a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3)设2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mg,则a、b两种物质最多为mg。设两种物质在30℃时溶解度为ng,因为m<n,因此当两种物质从50℃下降到30℃时均无晶体析出,因此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c。
13.c、d 18 10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则反应中①的质量为: 20+20+2+0-12+4+8=18,对比各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c、d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填c、d;
(2)反应中①的质量为: 20+20+2+0-12+4+8=18,故填18;
(3)根据反应前和反应中a、b质量改变,可知二者反应的质量比为(20-12):(20-4)=1:2,则反应中和反应后a、b质量比(12-②):(4-0)=1:2,反应后②=10,故填10。
14.活性炭 玻璃棒、漏斗、烧杯 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
本题考查净化水的过程。
【详解】
(1)试剂B是除去异味,活性炭可以吸附异味,故填:活性炭;
(2)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故填:玻璃棒、漏斗、烧杯;
(3)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煮沸的目的是杀菌消毒,同时降低水的硬度,故填:降低水的硬度。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水的净化进行分析即可。
15.乳化 取样,灼烧,没有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HC1
【详解】
(1)用洗洁精洗刷碗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2)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天然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鉴定“冰蚕丝”不是“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取样,灼烧,没有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3)①石英砂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条件为高温,反应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通过流程图可知该流程中反应物中有HCl,生成物中也有HCl,因此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
16.锥形瓶 A 2KMnO4K2MnO4+MnO2+O2↑ 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3Fe+2O2Fe3O4 ①
【详解】
(1)标号③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高锰酸钾固体,条件是加热,选择固体加热的装置,故选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F中铁丝温度较高燃烧,G中铁丝常温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F中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
(4)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C中盛放浓硫酸起到了干燥的作用。D装置是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应从长管进,即①端通入。
【点睛】
气体的制取的反应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反应物为固体,条件是加热则选装置A;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则选装置B。气体的收集方式取决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气体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不溶或难溶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7.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试验 碳酸钙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假设②和⑤假设不成立或假设①、③和④均可能成立 氯化钠和氯化钙
【详解】
(1)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酚酞遇酸性或中性不变色,实验甲中出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使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要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还应做一个对照实验,将针筒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实验,对照,观察气球的变化程度,故填: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试验;
(3)①甲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水、酚酞,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盐酸,乙实验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水,可能含有氢氧化钠,丙实验中反应后的物质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混合,看到的现象是废液浑浊并呈红色,说明混合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不含盐酸,其中酚酞、水、氯化钠不再跟其它物质反应,所以废液一定含有酚酞、水、氯化钠和碳酸钙,故填:碳酸钙和氯化钠;
讨论:因为废液呈红色,说明含有碱性物质,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依据其它猜想,可知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废液中不含碳酸钠,由此可得出假设②和⑤假设不成立或假设①、③和④均可能成立,故填:假设②和⑤假设不成立或假设①、③和④均可能成立;
(4)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另一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澄清并为无色,则废液中一定没有沉淀和碱性物质,说明碳酸钙和可能剩余的盐酸反应完全,但盐酸不一定有剩余,所以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氯化钠、氯化钙,可能含有盐酸,故填:氯化钠和氯化钙。
18.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试管内灰黑色固体变为白色、管口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干燥作用 0.2g 设“样品”中单质镁质量为x。
x=2.4g
“样品”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
【详解】
【提出猜想】该固体不可能是MgO,他们的理由是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根据提示,固体若是Mg2(OH)2CO3,加热后产物为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现象为试管内灰黑色固体变为白色、管口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灰黑色的“外衣”是镁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
【组成测定】(1)装置C的试剂为浓硫酸,浓硫酸在实验中一般作用是干燥作用。
(2)依照图示可知,稀硫酸与Mg2(OH)2C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D中收集到气体为稀硫酸与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因此所得氢气的质量=2.24L×0.09g/L≈0.2g;
(3)详解见答案。
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g,1g,73,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和金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和金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做第二部分时,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