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课件ppt
展开1.表面__________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________。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总是________,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__。
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利用平面镜____________;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____________。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利用现有器材可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 D.若A与B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
2.【2020·青海】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1)我们选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平面镜”“5 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点拨】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选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
【答案】2 mm厚的透明玻璃板
(2)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 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点拨】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 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也是10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时应在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A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应在蜡烛A所在这一侧观察像;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当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则像的大小不变。
3.【中考·达州】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4.【中考·衡阳】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20:10 B.10:21 C.10:51 D.10:01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体的左右方向相反。
6.【中考·怀化】小明身高1.6 m,站在距平面镜3 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 m。
7.【2020·广元】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点拨】先作出点光源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一小球以2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 A.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4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以4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9.【模拟·苏州】平面镜的镜面是平的,但有许多场合镜子的表面是曲面,常见的有凸面镜和凹面镜。与平面镜相比,凸面镜能扩大视野,所以道路的拐弯处常常会放置凸面镜。关于凸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点拨】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正确。
10.【中考·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 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 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 cm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 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点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大小高度无关;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的像也转动相同的角度,故铅笔与它的像平行;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 cm,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10 cm。
11.【模拟·郑州】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四分之三,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点拨】平面镜成虚像,进入人眼的光是蜡烛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的,A错误。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而物体不动,则像不会移动,B错误;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不论平面镜的大小如何,所成的像始终是完整的,C正确;
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若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不透明挡板,不影响蜡烛成像,所以从前面看去仍能看到蜡烛的像,D错误。
12.【2021·南通模拟】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拨】游客的身高是1.65 m,根据物像等大的特点可知,她通过栈道所成的像高也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1.65 m+1.65 m=3.3 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像大小仍然和她的大小相等,她的“身影”的大小将不变。
13.【2021·宜昌期末】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前P点的光路图。
【点拨】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5 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0.4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2.5 m +2.5 m=5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之间的距离是5 m-0.4 m=4.6 m。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由P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P点的像P′点,得到反射光线,连接眼睛和像点P′,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PO即入射光线。
【答案】4.6;如图所示。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远离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左倾斜,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________(填“A”或“B”)处。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15.在图中作出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正方体物块,在正方体左方有一点光源S。若在点光源S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水平放置一块足够大的平面镜,不考虑其他光源的存在,那么在正方体的另一侧水平面上,由于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将有一个区域被照亮。请利用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到正方体右侧水平面上被照亮的区域。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观察,情景引入思考,平面镜,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5实验表格,4实验器材,6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节平面镜成像pptx、万花筒wmv、凸面镜的应用mpg、凹面镜的应用swf、凹面镜的应用mpg、凹面镜的应用太阳灶swf、回射镜wmv、实验wmv、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swf、平面镜成像swf、平面镜成像的特点swf、汇丰银行的日光镜swf、潜望镜wmv、研究平面镜成像wmv、魔术水中蜡烛flv等1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