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教学难点】
引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温故知新:
(+4)+( )=-3; (-3)-(+4) =( )
(+3)+( )=-10; (-10)-(+3)=( )
(-5)+( )= +7; 7 -(-5) =( )
( )+ 2 = -6. (-6)- 2 =( )
比较每行所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课内探究
创设情境: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怎样?
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做-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
交流展示:
活动一
(-3)-(+4) =(-7 )
(-10)-(+3)=( -13)
7 -(-5) =( +12)
(-6)- 2 =( -8)
课内探究
计算下列算式
(-3)+(-4)=
(-10)+(-3)=
(-6)+(-2)=
7 +(+5)=
通过比较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结论与同学们分享吧!
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
活动二:学以致用
例1计算:
(1)3-(-5); (2)(-3.4)-(-5.8);
(3)(-)-; (4)0-37.5
解
减号变加号
(1) 3 -(-5)= 3 +(+5)=+8.
减数变相反数
减号变加号
(2)(-3.4)-(-5.8)=-3.4 + 5.8 =2.4
减数变相反数
自己完成另两个(注意:两处必须同时改变符号.)
自学例5:
巩固提升:
1. 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 );
(2)0 - (-4)= 0 +( );
(3)(-6)- 3 =(-6)+( );
(4)1 - (+39) = 1 +( ).
2. 计算:
(+3)-(-2) (2)(-1)-(+2) (3)0-(-3)
(4)(-23)-(-12)(5)(-1.3)-2.6 (6)
3. 填空:
(1)温度3℃比-8℃高 ;
(2)温度-9℃比-1℃低 ;
(3)海拔高度-20m比-180m高 ;
(4)从海拔22m到-50m,下降了 .
课内探索
课堂小结:
基本知识点
思想方法:
达标检测:
1、在数轴上表示数8与表示数-2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 )
A、6 B、10 C、-10 D、-6
2、计算:
(1)[(-4)-(+7)]-5
(2)(-0.6)-(-0.06)-(-)+(+0.94)
(3)[(-3)-12]
(4)(3-5)-(6-10)
课堂评价:
课后延伸
1、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为-10℃,请问这两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
2、用算式表示:10与比它的相反数小4的数的差为( )
A、10-[(-10)-4] B、10-[(-10)+4]
C、10 + [(-10)-4] D、10+[(-10)+4]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七年级上册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数学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