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教案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教案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1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互动,传授新课,板书设计,总结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观看奥运会吧!在2012年英国伦敦冬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让我们激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那么,在观看奥运会时,我们的哪些感觉器官参与了这项活动?这些感觉器官是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的?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课
    知识点一 眼和视觉
    ◎新知梳理
    1.眼球的基本结构: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1)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2)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3)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5)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6)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的透明胶状物质。
    (7)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色素细胞丰富,有遮光、形成“暗室”的作用。
    (8)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3.瞳孔的作用
    (1)通过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
    当观察明亮处的物体时,瞳孔缩小;当观察黑暗处的物体时,瞳孔扩大。
    ◎互动交流
    【问题1】眼球和照相机在哪些结构上比较相似?
    【交流点拨】眼球结构与照相机结构的对应关系
    【问题2】在眼球的结构中,对反射进眼球中物体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有哪些?最主要的结构是什么?
    【交流点拨】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
    【问题3】眼睛的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里说的“黑葡萄”主要是指眼球的哪个结构?
    【交流点拨】虹膜。
    【问题4】当我们由黑暗的环境走进明亮的环境中时,瞳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流点拨】瞳孔会由大变小。
    【问题5】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典例引导
    【例1】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形成物像、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C)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点拨】选C。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例2】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点拨】选C。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图中结构的名称和功能。结构1是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结构2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会造成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结构3是视网膜,其上有感光细胞,是物像形成的部位。结构4是视神经,能传导神经冲动。所以选项A、B、D是错误的。
    ◎学法指导
    【名师点睛】虹膜内有色素,我们黄种人一般是黑褐色的,白种人一般是蓝色的。
    知识点二 近视及其预防
    ◎新知梳理
    1.症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楚远处的物像。
    2.成因: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3.矫正: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4.预防:“三要”和“四不看”。
    ◎互动交流
    【问题6】人年龄大了一般都“花眼”,“花眼”有何症状?成因是什么?如何纠正?
    【交流点拨】“花眼”的症状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主要是由于晶状体凸度变小,物体反射的光线折射后落到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纠正。
    【问题7】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够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它是如何调节的?
    【交流点拨】关键在于晶状体的调节作用,看远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小,折射能力变弱,使其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折射能力变强,使其成像在视网膜上。
    【问题8】为什么提倡看书学习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向远方眺望几分钟?
    【交流点拨】看书学习时,晶状体曲度变大;远眺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目的是解除晶状体的疲劳,使眼睛得到休息,避免形成近视眼。
    ◎典例引导
    【例3】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远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B)
    ①晶状体曲度大 ②晶状体曲度小 ③眼球前后径过长 ④眼球前后径过短 ⑤物像落到视网膜前面 ⑥物像落到视网膜后面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点拨】选B。本题考查近视的成因。近视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或者眼球发生器质性变化,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三、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相关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导入,二、讲授,三、课堂延伸,四、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耳的结构和功能,情感教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