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导学案
展开1、略无阙处( ) 2、亭午夜分( )
3、不见曦月( ) 4、夏水襄陵( )
5、沿溯阻绝( ) 6、乘奔御风( )
7、素湍绿潭( ) 8、绝巘多生怪柏( )
9、清荣峻茂( ) 10、晴初霜旦( )
11、属引凄异( ) 12、不以疾也( )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三峡》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_____。三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内容理解。(25分)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文中引用渔者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 三峡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8分)
1、略无阙处(毫无 同“缺”) 2、亭午夜分(正午 半夜)
3、不见曦月(日光 这里指太阳) 4、夏水襄陵(上)
5、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6、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7、不以疾也(快) 8、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9、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 10、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11、飞漱其间(急流冲荡) 12、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3、晴初霜旦(天刚晴 下霜的早晨)
14、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15、不以疾也(快)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三峡》一文选自_《水经注》_。作者是_北魏_(朝代)的地理学家_郦道元_。三峡指的是_瞿塘峡_,_巫峡_,__西陵峡_。
四.课文内容理解。(25分)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7分)
答:作者是从“山”、“水”这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体现连绵不断,遮天避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
2、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10分)
答: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从全文看,文中引用渔者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8分)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文言实词理解法,景物特征概括法,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研讨,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23* 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23* 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精读文本,预习导学,学习研讨,拓展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