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记承天寺夜游》
展开五、记承天寺夜游❶苏轼
【近10年安徽中考未考查】
赏析评点
第一层( 前三句 ):寻友夜游。以记叙为主,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第二层( 第四句 ):写景,绘庭中夜色。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描绘出庭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第三层( 后三句 ):月下感怀。惋惜无人赏月,就此转入议论。
“闲人”是点睛之笔。
❶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❷〔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 xū )年号( 1078—1085 )。
❸〔念〕考虑,想到。
❹〔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❺〔相与〕共同,一起。
❻〔中庭〕院子里。
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❽〔藻、荇( xìng )〕均为水生植物。
❾〔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一、内容主旨
全文着一“闲”字,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对澄澈透明而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被贬后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忙人”( 朝廷官员小人 )的鄙夷与讽刺。
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
1.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结合。
2.妙用比喻写景。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之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两句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1.纪年法。
【帝王年号纪年法】即采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时期。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文体知识。
【小品文】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晚明。小品文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如《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词语解释
( 1 )月色入户 入: 照进
( 2 )欣然起行 欣然: 高兴的样子
行: 行走、走动
( 3 )怀民亦未寝 寝: 睡觉
( 4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一起
(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 6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 纵横交错
2.古今异义
( 1 )念无与为乐者
( 2 )盖竹柏影也
(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至少划1处 )
( 1 )念/无与为乐者
( 2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 这时 )月光照进门里,( 我 )高兴地动身出门。
( 2 )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 3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 )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月光照在 )院子里,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二、理解性默写
1.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 念无与为乐者 ”。
2.文中表现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 ”,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活跃,一沉闷。
3.文中描写月光澄澈的一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4.文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主旨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三、课文内容探究
( 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全文以“ 月光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 夏夜月光( 月下美景 ) 图,创设了一种 清冷静谧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旷达 的心境。
2.本文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纵横交错的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3.本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说明只有张怀民可以同乐;“相与步于中庭”说明两人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明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 二 )分析写作手法
试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艺术特色。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如一池春水的静谧之美和月下竹柏的倒影似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 三 )阅读启示探究
1.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虽然月光并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课后练习第三题变式]
背景材料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因为作者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所以称自己为“闲人”。体现了作者当时仕途失意的落寞处境和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
本课过关检测☞见强化练习册( 教用P5、学用P5 )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解题,初读感知内容,思读探究感情,赏读品味语言,延读拓展积累,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