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展开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河谷的演变。揭示流水侵蚀作用在不同的河段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2.冲积平原的形成。揭示三种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阐述河流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区域认知: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辨别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说出其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人地协调观: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归纳分别说出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一、河谷的演变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它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
以长江为例,揭示不同河段流水侵蚀而形成不同的河谷形态。
1.河流上游,流水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形成V型谷。
2.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以侧蚀为主。河道变弯,河谷拓宽,形成U型谷。
河湾处,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
1.山前冲积平原:当河流流出山区进人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叫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山前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区,河流凸岸堆积,堆积不断扩大并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当河流入海时,若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不断向海洋扩展,形成三角洲平原。如长江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世界上有许多聚落分布在河流两岸。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洪水的威胁。因此,沿河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难以淹没的地方。
【思维导图】
老师,您好!感谢您下载使用资料。欢迎参加新教材精创用户调研,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建设各类资源,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填写本问卷,您将获得2储值或200学豆奖励。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调研,赢取奖励!(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河谷的演变,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国际湿地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