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扬州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展开1.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可用“CH4”表示的是( )
A.海水B.天然气C.石油D.煤
2.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的符号是 ( )
A.gB.kgC.mlD.mL
3. 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B.霜叶红于二月花
C.落汤螃蟹着红袍D.欲渡黄河冰塞川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NaOH溶液B.氢氧化铁胶体C.FeCl3溶液D.稀硫酸
5. 下列溶液能用KSCN溶液鉴别的是( )
A.CuCl2溶液B.AlCl3溶液
C.Fe2(SO4)3溶液D.FeSO4溶液
6. 1226Mg同位素在陨石难熔包体的形成年龄、古环境重建等方面很有应用前途。其中1226Mg的中子数为( )
A.12B.38C.14D.26
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C.水的电子式:
D.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2−+2H+
8.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USU)和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型设计出比水还轻的超轻晶体铝,这种超轻晶体铝属于( )
A.有机物B.单质C.化合物D.氧化物
9. 下列物质与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
A.赤铁矿−Fe2O3B.漂白粉−NaClO
C.纯碱−NaOHD.大理石−Ca(OH)2
10. 下列装置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是( )
A.B.C.D.
11. 在含有大量Mg2+、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Ag+B.OH−C.HCO3−D.NH4+
12.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Na2OB.H2OC.Na2O2D.NaCl
13.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苯B.蔗糖C.乙烯D.聚乙烯
14. 下列物质可做水处理絮凝剂的是( )
A.明矾B.Cl2C.NaClD.O2
15. 下列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和O3
B.CH3CH2CH2CH2CH3和
C.612C和614C
D.H2O和H2O2
16.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难溶于水
C.具有碱性D.具有还原性
17. 硝酸是常见的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化工制造硝酸的方法主要是氨催化氧化法。氨催化氧化法就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Pt−Rh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中800℃进行氧化反应,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800℃4NO+6H2O。
对该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是化合反应B.是分解反应
C.是复分解反应D.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
18. 硝酸是常见的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化工制造硝酸的方法主要是氨催化氧化法。氨催化氧化法就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Pt−Rh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中800℃进行氧化反应,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800℃4NO+6H2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NH3是氧化剂B.NH3反生氧化反应
C.O2是还原剂D.O2失去电子
19. 硝酸是常见的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化工制造硝酸的方法主要是氨催化氧化法。氨催化氧化法就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Pt−Rh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中800℃进行氧化反应,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800℃4NO+6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NH3与O2能100%转化为产物
20. 硝酸是常见的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化工制造硝酸的方法主要是氨催化氧化法。氨催化氧化法就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Pt−Rh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中800℃进行氧化反应,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800℃4NO+6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断开N−H化学键放出能量
D.形成O−H化学键吸收能量
2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CO32−+2H+=CO2↑+H2O
C.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2Fe+6H+=2Fe3++3H2↑
D.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Mg(OH)2+2H+=Mg2++2H2O
22. 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Li+2H2O=2LiOH+H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锂作负极
B.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D.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3.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B.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C.
D.CH2=CH2+HCl→催化剂 CH3CH2Cl
24.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碘化钾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25.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M层有1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Z、W同周期,W的原子半径小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X>Y
B.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Z>Y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相互反应
26. 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一定含有Cl−
C.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D.加入KSCN试剂,溶液呈现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二、解答题
木糖醇(CH2OH−CHOH−CHOH−CHOH−CH2OH)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
(1)下列有关木糖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是一种单糖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易溶于水 D.在口腔中不易被氧化
(2)木糖醇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填名称)。
(3)向木糖醇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木糖醇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4)木糖醇具有还原性。向木糖醇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稀溶液并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C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
(1)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某兴趣小组用下图1所示流程对钢样进行探究。
(1)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检验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的CO2,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浓硫酸
(3)取10.00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1%的H2O2溶液充分吸收,再用0.1000ml⋅L−1NaOH溶液滴定吸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0mL;另取10.00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碱石灰的U形管(如图2),碱石灰增重0.614g。
①用1%的H2O2溶液吸收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计算该钢样中硫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扬州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故选B。
2.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的符号是ml,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古诗文中的化学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据此解答。
【解答】
A.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黑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因为植物叶子中的花青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
C.落汤螃蟹着红袍是因为蟹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欲渡黄河冰塞川,冰与水是同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NaOH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Fe(OH)3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FeCl3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稀硫酸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KSCN溶液与Fe3+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溶液立即呈血红色,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元素及核素
【解析】
原子符号中质量数位于元素符号左上角,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
镁元素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226Mg的中子数=26−12=14;
故选C。
7.
【答案】
B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最简式为CH2O,故B正确;
C.水分子中O原子和每个H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Ba(OH)2为强碱溶液完全电离:Ba(OH)2=Ba2++2OH−,故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B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晶体铝是只由一种元素所形成的纯净物,故为单质,不是氧化物,也不是有机物、化合物;
故选B。
9.
【答案】
A
【考点】
分子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含有氯化钙,化学式分别为:Ca(ClO)2、CaCl2,故B错误;
C.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
D.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故D错误;
故选A。
10.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固体和液体,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A.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错误;
B.为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故B正确;
C.为溶液的配制,不能用于分离,故C错误;
D.为洗气操作,不能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故D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D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Ag+与Cl−发生反应生成AgCl沉淀,无法大量共存,故A错误;
B.OH−、Mg2+与H+反生反应,无法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3−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无法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H4+与其他三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2.
【答案】
B
【考点】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
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和种类
【解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族、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H2O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
C.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13.
【答案】
D
【考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A.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蔗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14.
【答案】
A
【考点】
探究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并使其从水中沉降下来,故选A.
15.
【答案】
B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
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来判断.
【解答】
A.O2与O3是同种氧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CH3CH2CH2CH2CH3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612C和6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H2O和H2O2分子式不相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B。
16.
【答案】
D
【考点】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葡萄糖易溶于水,故B错误;
C.葡萄糖溶于水呈酸性,故C错误;
D.葡萄糖结构中有醛基,故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17.
【答案】
D
【考点】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不属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D正确;
故选D。
18.
【答案】
B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为还原剂,故A错误;
B.氨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为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反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气为氧化剂,故C错误;
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9.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
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压强、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据此回答。
【解答】
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降低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NH3与O2不能100%转化为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20.
【答案】
A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
反应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反应的热量变化和反应物、生成物能量高低有关,当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过程是储存能量的过程,放热过程是释放储存的能量,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分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放出能量大于吸收能量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放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正确;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断裂N−H化学键吸收能量,故C错误;
D.形成O−H化学键放出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21.
【答案】
D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A.2ml钠与水反应生成1ml氢气,该反应不满足电子守恒;
B.碳酸钙不能拆开;
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
D.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
【解答】
A.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碳酸钙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B错误;
C.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C错误;
D.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故D正确;
故选D。
22.
【答案】
D
【考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化学能与电能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锂失去电子,金属锂作负极,故A正确;
B.锂是负极,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故B正确;
C.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故C正确;
D.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D。
23.
【答案】
C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A错误;
B.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和水,故B错误;
C.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故C正确;
D.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CH3CH2Cl,故D错误;
故选C。
24.
【答案】
B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淀粉与碘化钾不反应,应用淀粉检验碘,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水与酒精互溶,溶液不分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二者都与氯化钡反应,不能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25.
【答案】
B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M层有1个电子,应为Na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Si元素,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应为S元素,Z、W同周期,W的原子半径小于Z,则W为Cl元素。
A.Na、Si、S位于同一周期,Na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S>Si,故B正确;
C.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为酸,相互之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26.
【答案】
D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CO3−或 HCO3− 、SO32− 或HSO3−,故A错误;
B.应该加硝酸酸化,不能加盐酸,加盐酸会引入氯离子,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
C.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或氯化银沉淀,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溶液中可能含有Ag+,故C错误;
D.Fe3+遇到KSCN溶液会变红色,加入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故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
【答案】
(1)A
(2)羟基
(3)中
(4)溶液变为无色(紫红色褪去)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氧化还原反应
指示剂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木糖醇只含醇羟基不含醛基或羰基,所以不属于糖,属于醇,A错误;
B.木糖醇中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C.醇羟基属于亲水基,故木糖醇易溶于水,C正确;
D.在口腔中不易被氧化,所以可以做口香糖的甜味剂,D正确;
故选A。
(2)木糖醇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
(3)向木糖醇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木糖醇溶液呈中性。
(4)木糖醇具有还原性,向木糖醇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稀溶液并充分振荡,木糖醇会还原高锰酸钾,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
【答案】
(1)2Cl2+2Ca(OH)2=Ca(ClO)2+2CaCl2+2H2O
A,B
(3)CaCO3
【考点】
工艺流程分析及应用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次氯酸钙是由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氯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2CaCl2+2H2O;
(2)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可使氯气和氢氧化钙充分接触,可适当减缓通入Cl2的速率、充分搅拌浆料,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水溶解浓度过稀,对后续实验不利,因此AB正确;
(3)电石渣的成分是Ca(OH)2、CaCO3,根据流程图,CaCO3不参与反应,且CaCO3属于难溶物,则滤渣中含有CaCO3。
【答案】
(1)Fe3O4
(2)AB
(3)①H2O2+SO2=2H++SO42−;
②设硫元素的质量为x
S−−−−H2SO4−−−−−2NaOH
32 80
x 10g×0.8%
32x=8010g×0.8%
x=0.032g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32g10g×100%=0.32%;
硫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032g÷3264=0.064g,
碱石灰增重0.614g,吸收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614g−0.064g=0.55g,
碳元素的质量为:0.55g×1244×100%=0.15g,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5g10g×100%=1.5%。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固体产物中Fe、O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原子个数比是:2156:816=3:4,所以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Fe3O4。
(2)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检查二氧化碳的存在需要除净二氧化硫,所以先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3)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H2O2+SO2=2H++SO42−;
②设硫元素的质量为x
S−−−−H2SO4−−−−−2NaOH
32 80
x 10g×0.8%
32x=8010g×0.8%
x=0.032g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32g10g×100%=0.32%;
硫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032g÷3264=0.064g,
碱石灰增重0.614g,吸收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614g−0.064g=0.55g,
碳元素的质量为:0.55g×1244×100%=0.15g,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5g10g×100%=1.5%。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一),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江苏淮安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江苏淮安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安徽淮北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安徽淮北高二上化学月考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