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时作业
展开高中化学下学期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后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氧化锆氧量分析仪主要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烟气的含氧浓度,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固体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的两面各烧结一个铂电极,当两侧的氧分压不同时,氧分压高的一侧的氧以离子形式向氧分压低的一侧迁移。使用空气做参比,测出两侧的氧浓差电势,便可知道烟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参比侧电极电势低于测量侧电极电势 B.测量侧电极反应式为
C.分析仪工作时、移向参比侧 D.测量侧处于富氧环境中,分析仪中的电流会发生逆转
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3.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的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总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A.加入l00 mL0.02 mol/L的盐酸 B.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C.加入少量CuSO4固体 D.降低温度
4.氢氧燃料电池被人们誉为“绿色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如图为电池示意图。已知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电极a经由导线流向电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燃料电池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a极的反应为:O2+2H2O+4e-=4OH-
C.溶液中的OH-从右室向左室移动 D.电池中电解液的pH逐渐增大
5.磷酸亚铁锂电池(如图所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M电极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通过,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向M极移动
B.充电时电路中每通过电子,就有碳和金属锂复合在一起
C.放电时,M极反应为
D.充电时,N极反应为
6.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把煤块变成煤粉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C.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D.固态FeCl3和固态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7.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燃料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
C.放电过程中OH-移向负极
D.酸性电解质的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8.以氨气代替氢气来研发氨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氨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溶液,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氨燃料电池在充电时,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B.氨燃料电池在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以氨气代替氢气的主要优点是氨气易液化、易储存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一般比普通电池的高
9.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部分实验现象 |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B. C. D.
10.为探究金属的腐蚀情况,某同学将锌片和铜片置于浸有饱和食盐水和酚酞的滤纸上,并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左边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B.右边锌片上的反应为
C.最先观察到红色的区域是② D.两铜片质量均不发生变化
1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Cl(aq)+NaOH(aq)=NaCl(aq)+H2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
C.Zn(s)+CuSO4(aq)=ZnSO4(aq)+Cu(s)
D.2H2(g)+O2(g)=2H2O(l)
12.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作负极,③④中作负极
B.②中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③中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④中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13.如图所示为铜锌原电池(盐桥中含有饱和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盐桥中的移向溶液 B.电池总反应为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负极反应为
14.用氟硼酸(HBF4,属于强酸)溶液代替硫酸溶液作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使铅蓄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的性能更优良,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Pb(BF4)2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O2+4-2e-=Pb(BF4)2+2+2H2O
B.充电时,当阳极质量增加23.9g时转移0.2mol电子
C.放电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充电时,P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PbO2+4H++2e-=Pb2++2H2O
15.如图所示,在两个苹果中分别插入Cu片、Zn片和石墨棒、Cu片,然后用导线连接起来,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为两个苹果原电池串联 B.Zn片为电源负极
C.两个Cu片均不参与反应 D.石墨棒上有O2生成
二、原理综合题
16.I.是关于化学反应2SO2+O22SO3的两个素材情景:
素材1:某温度和压强下,2升密闭容器中,不同时间点测得密闭体系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SO2 | 1 | 0.7 | 0.5 | 0.35 | 0.2 | 0.1 | 0.1 | 0.1 |
O2 | 0.5 | 0.35 | 0.25 | 0.18 | 0.1 | 0.05 | 0.05 | 0.05 |
SO3 | 0 | 0.3 | 0.5 | 0.65 | 0.8 | 0.9 | 0.9 | 0.9 |
素材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时SO2的转化率:(SO2的转化率是反应的SO2占起始SO2的物质的量分数,SO2的转化率越大,化学反应的限度越大)
0.1 MPa | 0.5 MPa | 1 MPa | 10 MPa | |
400 ℃ | 99.2 | 99.6 | 99.7 | 99.9 |
500 ℃ | 93.5 | 96.9 | 97.8 | 99.3 |
600 ℃ | 73.7 | 85.8 | 90.0 | 96.4 |
根据以上的两个素材回答问题:
(1)根据素材1中计算20~30s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_______ mol·L-1·s-1。
(2)根据素材2中分析得到,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即提高反应物SO2转化率)的途径有_______。
(3)根据素材1、素材2中分析得到,要实现素材1中SO2的平衡转化率需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
(4)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⑤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一定能证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II.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碱性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则当0.1 mol 负极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____;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17.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利用物质燃烧提供热能在当今社会仍然占很大比重,但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CH4、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等质量的上述物质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比直接燃烧的高,如图为甲烷一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甲烷从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当导线中有3.01×1023个电子通过时,溶液质量减轻_______g。
(4)铁炭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许多微电池。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总质量相同、铁的质量分数不同的铁炭混合物对水中Cu2+和Pb2+的去除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时,也能去除水中少量的Cu2+和Pb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铁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大于50%时,随着铁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u2+和Pb2+的去除率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 mol·L-1H2SO4/mL | 3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0.5 | 2.5 | 5 | V6 | 2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B4.B5.D6.C7.A8.A9.D10.D11.A12.B13.A14.B15.B
16.0.0075 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 温度为600 ℃,压强为 1 MPa ①③④ 0.2NA 或1.204×1023 2MnO2+2e-+2H2O=2MnO(OH)+2OH-
17.CH4 A CH4-8e-+10OH-=CO+7H2O 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少量的Cu2+和Pb2+ 碳铁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微电池数目减少
18. CuSO4与Zn反应生成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0 10 17.5 灰黑 暗红 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