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相关地图说出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分布。
2、能合理运用教师提供的图表和数据资料,阐述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语言表达能具有逻辑性和针对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和中国省级行政图对应,锻炼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形成钢铁工业基地的空间分布认识。
2、能结合中国钢铁工业基地与矿产的分布图,分析出钢铁工业基地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质疑和上海宝钢的学习,认识到地理事物的普遍性和独特性,学会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通过攀枝花和宝钢两个钢铁工业基地发展条件的对比探究,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人文地理观念。
4、分析案例:宝钢迁址的原因,学会将钢铁工业发展条件灵活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学以致用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钢铁工业基地发展条件的探究,培养图文转换的能力,并学会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对如何走向钢铁强国的献计献策,激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首钢迁址的分析,将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钢铁工业基地的分布,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
难点:学会联系实际,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钢铁侠》视频的播放
钢铁侠动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借助钢铁盔甲来分析钢铁在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引入本节课内容---钢铁工业。让学生意识到钢铁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本节内容的主动性。
(二)新课讲授
一、钢铁大国
1、呈现2014年全球钢铁产量居前十位的国家统计图,结合课本2006年数据统计图。意图:说明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用数据图表给学生以理性认识,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钢铁大国的地位。
过渡 教师:我国钢铁产量这么高,生产这些钢铁的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钢铁工业的分布
活动一:对应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和中国省级行政图,找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省份。(见教案第3页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熟悉其所在的省份,复习省级行政区 分布的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期望学生达到:
(1)准确找出每个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省份。
预计学生能结合地图:
准确找出每个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省份。
过渡 教师:为什么在这些省发展起来了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发展壮大起来呢?
三、钢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活动二 阅读材料地图册 中国钢铁工业分布图(见教案第3页图),讨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省份有哪些共同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和讨论,培养学生关注地图中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联系,找出相同点,并转化为语言,主动分析出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期望学生达到:
分析出钢铁工业基地发展需要充足的水和原料铁矿石、焦煤;
根据地图分析出钢铁工业基地发展还需要便利的交通;
预计学生会:
(1)会先从图上看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在大江大河旁边,钢铁基地发展需要水;(2)周边有铁矿石和焦煤;钢铁基地发展需要这些原料。
这些材料是怎样炼成钢铁的呢?来看一个流程图
过渡 判断:没有焦煤和铁矿石的地方不能发展钢铁工业基地。
视频播放 上海宝钢
过渡 原来宝钢在没有铁矿石和焦煤的条件下,发展成我国这么知名的钢铁工业企业。判断:我国所有的钢铁工业企业都是一样的。
活动三 对比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上海宝钢钢铁工业基地的异同(案例见第4页)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钢铁工业发展基本条件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人文地理观念。
期望学生达到:
能找出两个钢铁工业基地的相同点:交通便利和水源丰富;
能找出两个钢铁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攀枝花原料丰富,宝钢原料需进口;宝钢科技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预计学生会:
(1)会找出两个钢铁工业基地的相同点:交通便利和水源丰富;
(2)会找出两个钢铁工业基地的相同点:攀枝花原料丰富,宝钢原料需进口;
过渡 原来不同的钢铁工业基地有这么大的差别,多样的钢铁企业成就了中国钢铁大国的地位,那我可以说我国也是一个钢铁强国吗?为什么?
2000和2005年中国钢铁进口量柱状统计图
为了走向钢铁强国,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献计策(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过渡 教师:我们国家也在为钢铁强国而努力着,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成功案例。
呈现材料:首钢迁址
活动四 学以致用:分析为什么首钢要迁到河北渤海湾的曹妃甸?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旨在使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学生把学习的钢铁工业发展条件灵活应用与现实生产活动中。
期望学生达到:期望学生能够分析出迁址的原因是:改善北京城市环境,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迁址过程中废旧立新,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预计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得出以下观点:
(1)为了改善北京环境。
(2)曹妃甸靠近海洋,交通可实现海陆联运。
三、课堂总结
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我们要在保证钢铁工业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钢铁工业,早日成就我国的钢铁强国梦。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主要教学环节实施过程,教学说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