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B.试管:“干燥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2.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B.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C.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3.祖国的发展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于制作霓虹灯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4.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燃烧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混合物
缓慢氧化
A.A B.B C.C D.D
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装置漏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不足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刚点燃火柴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6.“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冰块容易被敲碎——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D.喷洒消毒液杀灭新冠病毒时闻到特殊气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同周期 B.A、D同族
C.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D、F化学性质相似
8.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两个氢元素
B.Mg2+:镁的化合价为+2价
C.NO2: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D.2NH3:两个氨分子
10.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苯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西达苯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碳单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石墨能导电
石墨可用作电极
B
金刚石密度大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C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活性炭可用作净化硬水
D
碳具有氧化性
焦炭可用于治金工业
A.A B.B C.C D.D
1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一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一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1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15.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16.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Y>Z B.Y>Z>X C.X>Z>Y D.Z>X>Y
17.如图实验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C.加热药品前,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以防爆炸
D.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成红棕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小华将四个完全相同的光亮铁钉放在装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最先生锈的是
A. B. C. D.
19.对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汽油可以做溶剂
C.溶液都是无色液体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20.啤酒内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二、填空题
2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占 78%的气体是__________。
(2)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
(3)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实验时若进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2.下图甲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A、B、C、D 四种粒子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A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写出由B、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___________进行验证。
(2)下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__________。
24.近年来多地纷纷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垃圾桶外筒用铁制,铁制品易锈蚀,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涂油、喷漆B.用盐水清洗 C.久置于酸性环境D.镀耐腐蚀的铬层
(3)内筒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具有一定的抗腐蚀等特性。但需要恰当使用,如铝与稀盐酸易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
25.很多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限度。下表是NaC1和KCl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2
KCl
27.6
34.0
46.0
45.5
51.1
56.7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80℃时,将相同质量的NaC1和KCl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选填“NaCl”或"KC1”)溶液。
(3)20℃时,向两只分别盛有35gNaCl固体和35gKC1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将饱和的KCl溶液变成不饱和的KCl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6.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C物质的用途_____(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生成C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27.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化学课本中的“实验活动”开展研究。
(实验活动一)下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步骤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如果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蘸水的棉球也会燃烧,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
(实验活动二)指导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步骤二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且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反应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4)已知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标注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8.为探究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取等浓度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的实验:
(1)c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2)通过此实验得出几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实验后将四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绿色溶夜B,关于A和B的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同学:A可能是Cu;乙同学:A可能是Fe、Zn。
(表达与交流)请评价乙同学的猜想_____。
(设计实验)为探究A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下列实验:
丙同学:取少量A,向其中加入了稀硫酸,产生了明显的现象,由此确定了A的成分;同时也确定了B的成分。
(得出结论)
过上述实验可知:A的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B中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有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滤渣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一定存在外,还要考虑_____,只需检验_____是否存在即可。
六、计算题
29.某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共热做氧气的制取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并用其制取氢气,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和计算。
实验: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可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量筒被摔坏,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试管被干燥,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架台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酒精蒸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否则会污染试剂,属于试剂安全,故A错;
B、试剂瓶倒完试液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否则试剂会挥发或吸收空气中成分变质,属于试剂安全,故B错;
C、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人身安全,故C正确;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否则会污染试剂,属于试剂安全,故D错。
故选:C。
3.C
【详解】
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有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如碳和氧气的反应,但有的化合反应就不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同时有的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例如蜡烛燃烧的反应,故X和Y满足题给的图示关系,故A正确;
B、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是两种物质以上的反应,所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即X和Y不存在交叉关系,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
C、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所以Y与X属于包含关系,故C错误;
D、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而缓慢氧化是不容易觉察到的氧化反应,它们是两个并列的概念,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漏气,A选项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耗尽,B选项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中的水受热形成水蒸气冷凝后落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C选项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破裂,D选项分析不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
6.D
【详解】
A、冰块容易被敲碎是一个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错误;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D、喷洒消毒液杀灭新冠病毒时闻到特殊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由图可知,A、B处于同一横行,属于同一周期,选项正确;
B、A、D处于同一竖行,属于同一族,选项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按照质子数由小到大排列,B处于第二周期,D处于第三周期,D的原子序数比B大,则原子核中质子数D>B,选项正确;
D、D、F同处于第三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则其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错误,故选D。
8.B
【详解】
A、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正确,符合题意。
C、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D、净化后的水会溶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不是蒸馏水,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B。
9.D
【详解】
A、“2H”表示两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Mg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
C、“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有两个氧原子,选项错误;
D、“2NH3”表示两个氨分子,选项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西达苯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错误;
C、西达本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 (14×4)=33:7,错误;
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 (1×19): 19: (14×4): (16×2)=264:19:19:56:3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是最小,错误。
故选A。
11.D
【详解】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0g+6g+10g=8g+a+6g+0g,丁的质量a的值为12,选项正确;
B、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10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2g,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丁→甲+乙,丁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0,当丁为5g时,反应掉的丁为5g,容器中乙的质量增加1g,乙的总质量为11g,选项正确;
D、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0,当甲为2g时,反应掉丁的质量为2.5g,剩余丁的质量为7.5g,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4:5,选项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故可用作电极,符合题意;
B、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是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
D、焦炭可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常用来灭火,故A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作气体肥料,不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
A、加油站的空气中可能含有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不符合题意;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提高,符合题意;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可燃物,以控制火势,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详解】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A错误。
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错误。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C错误。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
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说明X和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比Z的金属活动性强,故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Y。故选C。
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D
【详解】
A. 该实验的尾气中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将尾气点燃或收集;B. 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也可以用酒精喷灯;C. 加热或点燃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中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爆炸;D. 实验现象为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D
18.C
【分析】
铁制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生锈。
【详解】
A、试管中没有水,铁钉不生锈,不符合题意。
B、铁钉和氧气隔绝,铁钉不生锈,不符合题意。
C、试管中含有水和氧气,铁钉容易生锈,符合题意。
D、试管中没有氧气,铁钉不生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9.C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A正确。
B、汽油可以溶解多种物质,可做溶剂,B正确。
C、溶液不都是无色液体,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C错误。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
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降低而降低;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选B。
点睛: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强.具体的变化规律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可以简记为4个字,即“温反压正”;其含义是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关系,与压强成正比关系。
21.N2 CO2 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弹簧夹(合理即可)
【详解】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N2。
(2)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实验时若进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即实验结果数据偏大,原因可能是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产生热量,将一部分空气排出装置外,造成倒吸的水偏多。
22.19.00 D 得到 AlCl3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A、B、C、D 四种粒子中最稳定的是D,是因为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3)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4)B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C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由B、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铝,铝元素化合价是+3,氯元素化合价是-1,其化学式为AlCl3。
23.肥皂水 O2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详解】
(1)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O2,负极得到氢气H2,两者体积比为1:2,。
(3)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
24.②③ AD 置换反应
【详解】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铝合金和铁制外筒属于金属材料,故选:②③。
(2)铁制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铁锈,涂油、喷漆 、镀耐腐蚀都可以隔绝水和氧气防止铁生锈,故选:AD。
(3)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25.36.6 KCl KCl 加水
【详解】
(1)由表格可知,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故填:36.6。
(2)由表格可知氯化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80℃时,将相同质量的NaC1和KCl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KC1溶液,故填:KCl。
(3)20℃时,氯化钾溶解度34g,氯化钠溶解度36g,故向两只分别盛有35gNaCl固体和35gKC1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氯化钾,故填:KCl。
(4)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加水。
26.CO 供给呼吸 C+CO22CO 分解反应
【详解】
(1) A、B、C为气体,则A、B、C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等, A和B、C能相互转化,则A是二氧化碳, B和C是一氧化碳和氧气中的一种,D、E为液体,则D、E可能为水和过氧化氢, E能转化为D,则E是过氧化氢,D是水,并且C应为氧气,进而推出B为一氧化碳。
(2)C为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填:供给呼吸
(3)A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可以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故填:C+CO22CO
(4)D是水C是氧气,水通电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27.有可燃物 棉球是可燃物,加热较长时间后,棉球上的水蒸发,温度达到着火点,在空气中就会燃烧 放出 钠、氢
【详解】
(1)蘸酒精的棉花和蘸水的棉花,一个具有可燃性,一个不具有可燃性,因此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加热时间较长,水被蒸发,剩余的棉花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加热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所以发生了燃烧;
故答案为:有可燃物;棉球是可燃物,加热较长时间后,棉球上的水蒸发,温度达到着火点,在空气中就会燃烧。
(2)此时发生了燃烧,脱脂棉为可燃物,在空气放置并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也放出了氧气,接触了氧气,还需要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才能燃烧,所以反应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放出。
(3)反应物为过氧化钠和水,含有钠、氧和氢元素,生成物现在有氧气,含有了氧元素,为了保持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在生成物还需要钠、氢元素存在;
故答案为:钠、氢。
(4)过氧化钠中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氧元素化合价,设氧元素化合价为x,钠元素为+1价,(+1)×2+x×2=0,x=-1,则此时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
28.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 Mg>Zn>Fe>Cu 猜想错误,若锌存在,则不会与绿色溶液B共存 Fe、Cu ZnSO4、MgSO4、FeSO4 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 铁
【详解】
(1)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且金属活动性:Mg>Zn>Fe>Cu,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所以生成气体速率快,先看到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
(2)铜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后,镁产生气泡最快,然后是锌,最后是铁,因此可以看出镁金属活动性最强,锌次之,然后是铁,最后为铜;
故答案为:Mg>Zn>Fe>Cu。
表达与交流:
充分反应后得到绿色溶液,说明存在亚铁离子,锌存在时,可与亚铁离子反应,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猜想错误,若锌存在,则不会与绿色溶液B共存。
得出结论:
加入硫酸产生明显现象说明有铁存在,因此固体为铁和铜,而铁存在,说明锌和镁都反应完毕,溶液中就存在硫酸锌和硫酸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保证溶液为浅绿色;
故答案为:Fe、Cu;ZnSO4、MgSO4、FeSO4。
归纳总结:
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滤渣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一定存在外,还要考虑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铜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而对于可能参与反应的铁无法确定,因此只需要验证铁的存在即可;
故答案为:参与反应的固体是否有剩余;铁。
29.(1)9.6
(2)24.5g
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答:氯酸钾质量24.5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生成氧气质量30g-20.4g=9.6g,故填:9.6。
(2)见答案。
30.(1)10;90
(2)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y。
答:生成氢气质量0.2g。
【详解】
(1)解:设需要浓硫酸质量为x,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x×98%=100g×9.8g,x=10g,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故填:10;90。
(2)见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