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卷02-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
展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8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卷Ⅰ(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裂矿石B. 粉碎矿石
C. 淘洗矿粉D. 取泥制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 钙B. 铁C. 锌D. 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选项A正确;
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
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故选A。
3.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 过氧化氢(H2O2)B. 乙醇(C2H6O)
C. 三氯甲烷(CHCl3)D. 过氧乙酸(C2H4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符合题意;
B、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三氯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过氧乙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学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环保理念,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存在安全隐患,酒精灯的酒精容易溢出,造成火灾等不可控的后果,图示错误,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使用注意事项:1、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处,以便于加热或观察。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以便振荡,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防止液体冲出。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D. 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氮、磷、钾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如:a+b—反应 b+c—反应 c+d—反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中的反应:CO2+2NaOH=Na2CO3+H2O,CuSO4+2NaOH= Cu(OH)2↓+Na2SO4 Fe+CuSO4=FeSO4+Cu,正确;②中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 CaCl2= CaCO3↓+2NaCl ,CaCl2溶液与CO2不反应,错误;③中的反应:BaCl2+2AgNO3=2AgCl↓+ Ba(NO3)2 , BaCl2+ H2SO4= BaSO4↓+2HCl, Fe2O3+ 3H2SO4= Fe 2 (SO4 )3+3H2O,正确;④中的反应:Zn+ H2SO4= ZnSO4+ H2↑,稀盐酸与NH4NO3溶液不反应,2NH4NO3+ Ca(OH)2 = Ca (NO3)2+2H2O+ 2NH3↑,错误;故选C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C、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即得到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杂质的食盐,所给方法中缺少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
D、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鉴别铵态氮肥时应该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符合题意。故选B。
9.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 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 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 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卷 = 2 \* ROMAN II(非选择题 共42分)
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
10.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_________(填1种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 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 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 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沽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上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_________(写出1 点即可)。
【答案】 (1). 塑料(或橡胶) (2). D (3). CH4+2O2CO2+2H2O (4).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5). 氢气贮存困难(或制取成本高)
【解析】
【详解】(1)塑料制品和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2)A、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两者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水分子间距离可能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
(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据图可知,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目前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没有大量应用氢能源是没找到合适、廉价的制氢方法及合理、安全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11.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
【答案】 (1). A (2).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3). 分解反应 (4). (5).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详解】(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
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
12.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若图A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n= 。
(2)图B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若图A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与图B中氯元素的离子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
【答案】(1)10 (2)35.45 (3)MgCl2
【解析】(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2+8=10;(2)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下方数据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若图A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2=12,为镁离子,图B中质子数是17,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一个电子,显一1价,该粒子与图B中氯元素的离子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13.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g.
(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65.8 (2)59 (3)11.7% (4)加水或升温
【解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硝酸钾,将18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5.8g)=65.8g.
(2) 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g,则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硝酸钾169g,故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169g的硝酸钾,60℃时,100g的水最多溶解硝酸钾110g,故80℃时,将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69g-110g=59g;(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3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3/(100+13.3)x100%=11.7%;(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或者升高温度.
14.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____、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
(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 ②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 ③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
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硬度大或强度大; ③; Zn+H2SO4=ZnSO4+H2↑
【解析】(1)根据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的优点解答;(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 ①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可以鉴别,正确;②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铜、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可以鉴别,正确;③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铜、锌也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无法鉴别,错误。故选③;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15.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则B是 ,F的化学式为 .
(2)若B常沮下为气态,则A是 .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反应属 反应(填反应类型).
答案:(1)C,H2CO3;
(2)Ca;
(3)Ca(NO3)2+Na2CO3=CaCO3↓+2NaNO3,复分解.
【解答】解: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又是非金属单质,所以B是碳,碳转化成的氧化物又会生成酸,所以D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F是H2CO3;
(2)若B常温下为气态,又是非金属单质,所以B是氢气,A是金属单质,生成的氧化物会转化成碱,所以A是钠或钙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a;
(3)G+H的反应是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a(NO3)2+Na2CO3=CaCO3↓+2NaNO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16.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H2 ②N2 ③O2
【答案】 (1). 酒精灯 (2). (3). B (4). a (5). ②
【解析】
【详解】(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酒精灯;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4)①H2难溶于水,可以排水法收集,故可用装置D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C收集,可从b端进入,不符合题意;
②N2的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大,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装置C收集,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可用装置D收集,符合题意;
③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可用装置D收集,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17.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
(4)第2组,⑦中x为_______。
(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 (1). (2). 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3). 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4). 5 (5). 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6). 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解析】
【详解】Ⅰ、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丙酸钙加热后生成的固体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得出: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Ⅱ、解释与结论: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组实验,其它因素相同,只有丙酸钙的质量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与第1组其它数据相同,只是第1组无蔗糖,而第2组有蔗糖,且第2组加入蔗糖的质量应相同,故x=5;
(5)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开始发霉的时间相同,故说明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反思与评价:
(6)由题干信息可知,丙酸钙属于食品防腐剂,且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故填: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计算应用题(5分).
18.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5t(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设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x=4.5t
答: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4.5t。
a
b
c
d
①
C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Fe
②
稀盐酸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CO2
③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稀硫酸
Fe2O3
④
Zn
稀盐酸
NH4NO3溶液
Ca(OH)2溶液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水中的色素
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D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序号
①
②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配方
面粉/ 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 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 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云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 这是一份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 这是一份重组卷08-冲刺2021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解析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