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508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识记这首诗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关心人民疾苦,主张政治革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老苍,有“诗豪”之称。散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失败被贬为连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此诗答谢白居易。
闻笛赋 烂柯人
词类活用病树前头万木春(名词作动词,争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形容词作名词,老朋友)
名句积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导思1. 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导思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贬谪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带来的斧子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二十三年遭受贬谪,被抛弃在这荒蛮之地。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柯久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一样,恍如隔世。
原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凭:暂且凭借。长:增长,振作。
沉舟之畔,正有千帆驶过,病树前头,却是万树争春。今日听你赠的这首诗,暂且凭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首联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境况?【答案】借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喟。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诗人被贬谪的地方。“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 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诗人情感“六看”法。把握诗人情感:①看题目: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②看作者: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和创作风格;③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修辞或表现手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情感;④看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殊的含义。如“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⑤看小序、
注释:小序和注释常常交代了创作年代创作缘由、经过或背景,注释还能帮助理解内容;⑥看关键词、句:注意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者抒情性议论性句子。具体做法是:通读全诗,从作者、题目、内容入手,推知大意,理解全诗,把握情感。 本题结合用典手法和作者写作背景分析即可。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答案】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案】尾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与友人共勉,体 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难点探究】赏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 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被贬经历,不堪回首颔联:物是人非,感叹变迁颈联:展望未来,无限希望尾联:听诗共勉,乐观向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先写自己长期被贬的遭遇,表现了愤激之情。颔联,通过对故友的怀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推开一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此联景象壮丽,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为慷慨昂扬的气概。尾联,表明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全诗展现出了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的独特风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图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路难》其一,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走近作者,写作背景,知识链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词三首PPT课件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诗词三首》,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课时,课文导入,任务与评价标准制定,感知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第二课时,议题五,议题一以背景识人,议题二以“画”入境,议题三以“象”知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