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10 小石潭记精练
展开一、重点文常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 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与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 韩愈 合称为“韩柳”。
二、句读停顿
(1)潭 中 / 鱼 可 百 许 头 (或:潭 中 鱼 / 可 百 许 头 )
(2)其 岸 势 / 犬 牙 差 互
(3 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 / 隔 篁 竹 / 闻 水 声 / 如 鸣 佩 环 / 心 乐 之
三、重点字词
(一)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玉饰 )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
(2)清:水尤清洌( 清澈 ) 以其境过清( 凄清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 不可知其源(可以,能 )
(4)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 隶而从者(连词,表顺接 )
(5)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犬牙差互(交错)
(二)词性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户(名作状,向西)
(2)犬牙差互 (名作状,像狗的牙齿那样)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伐竹取道 取:( 开辟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3)日光下澈 澈:( 穿透 ) (4)影布石上 布:( 映 )
(5)俶尔远逝 俶尔:( 忽然 ) (6)心乐之 乐:(以……为乐)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8)以其境过清 以: ( 因为 )(9)不可久居 居:( 停留 )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 使……凄凉 ) 悄怆:( 凄凉 )
四、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神悲伤,寒气透骨,使人感到凄凉幽深。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五、内容理解及主要写法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
(2)《小石潭记》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小石潭记》中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佁然不动。
(4)《小石潭记》中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 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
3.文章先写“心乐之”,后又写“悄怆幽邃”,你怎样理解“一乐一忧”?
“乐”为“忧”的表现形式,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郁闷,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凉环境触发,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4.作者写小石潭中的游鱼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试举例说明。
写法:动静结合对比。如:“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静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两相比照,突出了鱼儿的活动。
5.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什么?
①表达作者欢悦的心情。②衬托水清。(或:侧面描写水清。)
6.小石潭周围环境如何?给作者什么感受?
环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感受: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六、拓展阅读。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①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③梁俪④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⑥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⑦,更⑧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⑨,是固⑩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注释】① 径:直往。② 垠:边;界限。③ 睥睨: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④ 俪:栋梁。⑤ 箭:箭竹,竹子的一种。⑥ 数:密,与“疏”相对。⑦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⑧ 更:经过。⑨ 售其伎:施展它的技能。⑩ 固:通“故”。
1.请用“/”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吾 疑 造 物 者 之 有 无/ 久 矣
2.结合语境,“及是,愈以为诚有”中的“诚”,应解释为:确实。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 逾黄茅岭而下 (逾: 越过 ) ⑵ 其一少北而东 (少: 稍微 )
⑶ 窥之正黑 (窥: 看 ) ⑷ 良久乃已 (已 :停止 )
⑸ 益奇而坚 (益: 更加 ) ⑹ 愈以为诚有 (愈: 更加;越 )
⑺ 则其果无乎 (果: 果真 ) ⑻ 而独为是物 (是: 这;这个 )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那些石头疏密俯仰的样子,好像是聪明的人安排的一样。
⑵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有人说:“小石城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却辱没在这里的人。”
⑶ 是二者,予未信之。
这两种说法,我不相信。
5.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和《小石潭记》是姊妹篇。比较阅读两篇文章,看看作者写景抒情的“情”是否相同。
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借描绘被遗弃在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泻怨愤抑郁的心情。但角度有所不同,《小石潭记》主要表现作者谪居生活中的孤寂悲凉的心境,《小石城山记》主要抒发作者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没的不平之气。
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课内探究,比较阅读,课外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俶尔远逝,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犬牙差互, 乃记之而去, 如鸣佩环,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