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01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02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共7页。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①未成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注] ①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就气势不凡,使用了“叠嶂”“万马”“众山”等意象,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先声夺人。
    B.“老合投闲”三句,语言诙谐,略带自嘲:如今人老了,当过闲散的生活,老天却让我来检校“长松大军”。
    C.在上阕写山水之“形”的基础上,下阕写山水之“神”,以古代人事传山水之神的这种写意笔法,别具一格。
    D.“新堤路”三句以问句作结,表达词人期待偃湖早日建成的心理,希望在此山间,更添烟水濛濛的新景致。
    (2)词人认为灵山“雄深雅健”,本词重点表现了灵山风景“雄”与“雅”的特点,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做,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作出简析。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的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1)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运用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手法,通过皎皎明月刻画了一个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人物形象,既像是一位游子,又像一位思妇,令人回味。
    B.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前后相连,层层加深,刻画了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饶有兴味,可见作者写作技巧之高超。
    C.“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语,可谓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
    D.“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是说主人公引领着自己思念的人回到了房间,因为久别重逢的激动而使得眼泪沾湿了衣裳,令人感动。
    (2)诗歌刻画的是思归的游子形象,还是盼归的闺中女子形象?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姜 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雁怯重云不肯啼”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着一“愁”字,似乎此只画船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词人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是猛、厉害的意思;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D.词的上阕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2)清代评论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君不见简苏徯①
    杜甫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
    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注】①苏徯:大历元年,杜甫在夔州遇见苏徯。苏溪此时正隐居深山穷谷之中。杜甫劝其下山,便写下此作。
    (1)试分析诗歌前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2) “丈夫盖棺事始……霹雳魍魉兼狂风”这五句是怎样劝说苏徯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次韵①公实②《雷雨》
    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③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④笺帝所,人非大手⑤笔非椽。
    【注】①次韵:按原诗的韵进行和诗。②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作有《雷雨》一诗。③若为:怎能。④九关:天门九重,代指朝廷。⑤大手:大手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雷雨发出轰鸣声,有如百川崩泻,仿佛具有拔走蓬莱三山的威势。
    B.颔联作者通过写雷雨不能扫清“胡烟”,表达了对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
    C.颈联中的田园荒芜、洪水弥漫、河洛被金人占领,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
    D.结尾两句表达出作者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①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注]①圣制:天子所作的诗。蓬莱:即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谓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留春:游春。应制:受天子命作和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因之而增强。
    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
    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赏玩景物。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s 0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A
    (2)本词用“雄深雅健”的风格总括灵山风景的特点。①上阕重点写“雄”:千峰万壑,如骏马奔腾;飞瀑直泻,如明珠倒溅;长松茂林,如万军列阵。画面壮阔,气势雄伟。②下阕重点写“雅”:用谢家子弟的“衣冠磊落”,司马相如的“车骑雍容”,写出灵山风景的优雅意态和雍容气度。
    [解析]
    (1)A项,“动景与静景相结合”错误,开篇三句都是描写山势的,本是静景,词人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的奇伟之势。
    (2)考生首先要仔细审题,清楚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词分析灵山风景“雄”“雅”的特点,“雄”就是气势雄壮宏伟,“雅”就是风度优雅潇洒。词的上阕写山水的“形”,从中可以看出灵山的雄伟景色;而下阕写山水的“神”,从中可见灵山的儒雅之态。所以作答本题时,考生可结合上下阕的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这一联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风”和“雨”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和“叶叶”两词运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2)全诗承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方法,前三句写景,明丽欢愉,气象开阔。末一句两个“堪”字,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却只堪图画,不能慰籍自己的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但曲尽委婉之情,使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参考答案】
    (1) “得”字表现了南郭寺空旷冷清的庭院,因为得到古树的点缀而有了生机和色彩; “传”字形象地写出了北流泉好像是有意惠及百姓,主动将清澈的泉水接力传送到全城。 “得”“传”二字朴中见奇,新颖别致,准确传神。
    (2)①诗人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精心选择的景物之中,化景语为情思,通过写景来巧妙抒情。
    ②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作者将视线转向秋花危石,夕阳卧钟。他看到秋花在危石下绽开,夕阳映照着废弃在地的古钟;古寺荒凉破败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伤己之感。③诗人联想到自己饱经离乱,一生坎坷,而今老之将至,心中顿生悲凉忧伤之情,不由得发出“俯仰悲身世”的感叹。
    答案为:
    (1)D
    解析: D.“引领”是伸长脖子向远处眺望之意。句意是说主人公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引领而望后引起更大的失望,又回到室内去,不禁“泪下沾裳衣”,并非领着自己思念的人。
    (2)(示例一)
    全诗塑造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前四句写皎皎明月引起了他的乡愁,辗转难眠,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室内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也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五、六句“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点明愁因:他乡作客,似乐实苦;归而不得,无可奈何。后四句再通过一系列动作描绘出其细腻的情感变化。由“室内徘徊”到“出户彷徨”,由“引领远望”到“入房泪下”,一系列动作进一步表现内心烦闷无处排遣、故乡遥遥归而不得的孤独与痛苦。全诗除了“客行”二句外,用一个紧接一个的动作细致刻画了欲归不得的游子形象。
    (示例二)
    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前四句写明月引起独守空闺的女子的愁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室。五、六句“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满腹愁思无人可诉,只好出户孤独地彷徨。引领远望,不见归人,愈添愁情,不得不回房,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全诗除了“客行”二句外,用一个紧接一个的动作细致刻画出了空闺独守、愁思难寐的女子形象。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指出符合人物身份之处。注意分析应合理深入,内容条理清晰。
    白话诗歌
    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错,下阕情感并非惨淡沉重,主要表现的是词人归家的欣悦和急切之情。
    (2)答案:
    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尾句想象一年一度除夕守岁的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词人着眼于春浦、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抒情的方式范围很广,但必须注意的是,本题考查的抒情范围仅限于符合陈廷焯句的方式,即情感寄托于景物,反复缠绵,含蓄深沉。本词下阕中的物包括春浦、小梅、灯火。春浦渐绿,生意盎然,寄托了词人的喜悦;小梅长高,是词人的想象,虚笔写出家中景象,寄托了词人归家的急切;灯火往往可以代表家的温暖,寄托了词人对归家的渴盼。
    【参考答案】
    (1)前四句以景喻事,借景言怀。(或答:比喻)路边废旧的池塘,半生半死的桐树,看上去都是不中用的东西。百年死树可能变成悦耳的琴瑟,池塘说不定藏着蛟龙。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是勉励苏徯不要自暴自弃,说他是一个人才,不要荒废了,不要隐居不出,消极悲观地对待人生。
    (2)诗人劝说他幸亏没有成为老翁,勉励他趁年富力强的时候出山,建功立业,否则就来不及了。表现了作者积极奋斗进取的人生观。
    【参考答案】
    (1)C C.“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分析不当,应为“表达了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
    (2)①渲染紧张险恶的环境气氛;
    ②暗示当时动乱的时局;
    ③为下文写诗人内心的悲慨感受蓄势。
    答案为:
    (1)C
    解析: C.“‘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有误。从诗中来看,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并无惋惜之意。
    (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的凤阙,烘托渲染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对盛唐的热爱赞叹之情;②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③呼应题目“雨中春望”,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铺垫;④对仗工整,“云里帝城”与“雨中春树”相对,点明了春雨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判定鉴赏的角度,然后结合诗句所写的内容进行分析。“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承颔联写回看中的景象。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考生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及诗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白话诗歌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盘绕在汉代的黄山宫脚下。阁道上的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的杨柳,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帝城中一对凤楼高耸入云,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生机勃发。乘阳气顺天道把农事政令传布,天子出行并不是为赏玩景物。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七律,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练习含答案,共36页。

    专题06:诗歌鉴赏(6)-2022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专题训练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6:诗歌鉴赏(6)-2022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专题训练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6诗歌鉴赏6-2022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专题训练宝鉴教师版docx、专题06诗歌鉴赏6-2022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专题训练宝鉴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06《诗歌鉴赏》(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