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 *边城教案
展开格一课堂教学方案
章节: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时:3课时 备课人: 马季 二次备课人:
课题名称 | 边 城 | ||
三维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点: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学习课文中作者对湘西边城淳朴风情的描写,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点: 通过导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把握小说主旨,品味小说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的淳朴风情和人性美。 | ||
重点目标 | 让学生理解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
| 难点目标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构筑这样一个环境的深意,也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
导入示标 | 1、播放黄磊的歌曲《等等等等》这首歌讲述了一个美丽却有着淡淡哀愁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美丽的故事。 2、湘西美景图片的播放 | ||
目标三导 | 第一课时 学做思一:初读课文,走进湘西 1、导学:在现代文学作品里,以“城”为名的有哪些?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倾城之恋》 萧红《小城三月》 林海音《城南旧事》 2、导思:为什么这么多作家都喜欢写一座城?这个“城”是不是有些特殊意味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其中一座城,探寻沈从文的《边城》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展示图片—— 3、导做:《边城》题目的具体含义? 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学做思二、走进作者,了解湘西 1、导学:作者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是现代文学 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他以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2、导思:故事情节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民国初年,位于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 - 茶峒,有位船总顺顺,颇有名望 。他的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 ,同时爱上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 。老船夫怕翠翠重蹈其母因婚姻不幸而殉情身亡的复辙,对她的婚事十分关注。 端午节的夜晚,情窦初开的翠翠邂逅二佬傩送,心中萌发爱慕之情 ,但在二佬面前却羞于表露。以后在 顺顺家又与大佬天保相识。一天,顺顺托杨马兵来向老船夫说媒。老船夫得知大佬喜欢翠翠,不胜欣喜,他试图说服翠翠,翠翠却十分恼怒。当天 ,王团总也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他愿以一座新碾房作陪嫁,但二佬傩送表示宁要渡船,不要碾房。大佬 得知弟弟也爱慕翠翠,郁闷不乐,遂乘船外出经商,不幸落水毙命。 噩耗传来,二佬傩送十分悲痛,不愿再提 亲事,离家出走。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怅然伤怀,加之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与世诀别。翠翠依旧守候在渡船上, 长年为人摆渡,同时,仍旧有所等待 。 3、主要人物关系图 3、导做: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感悟小说: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 景物描写 内心刻画 文化内涵 学做思三:初步感悟文章 1、导学:速读课文,分析情节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1)本文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描写与叙述的?每节主要写了哪些事? 围绕端午节; 第三节:第三个端午节,听鼓声,说民俗; 第四节:第一个端午节,两年前,翠翠巧遇二佬傩送; 第五节:第二个端午节,上一年,巧遇大佬天保; 第六节:迎婚送亲渡河,勾起翠翠心思。 (2)文中写了几个端午节?结构上有何特点? 三个;眼前端午——两年前端午——上一年端午——眼前;采用了插叙,回环往复,衔接得当 学贵有疑,学生自学之后,根据导读提示,提出疑问?
2、导思:教师补充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你注意到这些了吗?) (1)爷爷对翠翠的爱反映在哪些地方?翠翠对爷爷的爱又反映在哪里?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2)大老、二老本是想通过对歌比赛来赢得翠翠的爱,那大老为什么还要谦让呢?这又是怎样一种感情? (3)为什么在一个草木都吐散着热气的夏日黄昏,翠翠却有凄凉感?为什么在安静、闲适的黄昏却心绪不宁,胡思乱想呢? (4)小说中两次提到了虎耳草,虎耳草长在悬崖上,不可能摘到,为什么在歌声中,翠翠就能摘到虎耳草呢?虎耳草暗示了什么? (5)翠翠爱二老,那二老爱翠翠吗?何以见得。 (6)猜想一下,翠翠的爱情结局会是怎样的结局?自作一首诗歌表达。
3、导做:自读课文,用心品味小说中自然、纯朴的自然风物和边城人事。谈谈你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 小结:青山绿水风景美 古朴和乐风俗美 纯朴真挚人情美 第二课时 赏析文章 学做思一、分析边城的风情美 1、导学: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在于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 2、导思: 第四节描写端午节赛龙舟的画面,渲染了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有力铺垫,烘托了人物个性,突出表现在哪些具体地方? 明净亮丽的边城风光, 安定祥和的边城生活 古老淳朴的边城民风 勤劳勇敢 多情友爱 淳朴无私——边城的人性美 3、导做:美景与人物心境有何密切联系? 烘托边城年轻人的勤劳勇敢能干——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大胆开朗、热情大方 在欢快的气氛中烘托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课堂小结:多美好的边城生活!多质朴的人们!多纯真美好的翠翠!
学做思二:边城人的“人性美”。 那些青山绿水中的…… 天真纯洁的少女 饱经沧桑的老人 真挚善良的少年 1、导学:小说是怎样体现纯朴的人性之美?
2、导思: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 诗经·郑凤·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3、导做:翠翠和以上两位女子相比,显得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终没有直接外露,连她最深爱、最依恋的爷爷也没有启齿。分析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感情变化展示了翠翠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翠翠形象: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傩送的爱情纯洁真挚,矢志不渝。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祖父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对孙女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天保:痴情、豪爽、慷慨。既大胆表露爱情,又爱惜手足之情,在不知情中陷入爱情的矛盾中,最后孤独地离开并死于意外。 傩送:多才多艺,性格与天保很相似,孤独地追求爱情,最后为亲情放弃爱情。 学做思三:品味小说语言 1、导学:沈从文的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诗”,你最喜欢的是那些文字?为什么? 2、导思:归纳语言特点: 沈从文有“文字魔术师”之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他的语言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他的作品充满的美感。 a、典雅性(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古典的精美) b 、口语化(质朴隽永) 3、 导做:小说的“三美”是这样具体展现的? | ||
达标检测 |
| ||
反思总结 |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 ||
课后练习 | 1、整理基础知识; 2、分析翠翠、爷爷、傩送等几个主人公的形象,写成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3、回答问题: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三美? |
章节: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时:2课时 备课人: 马季 二次备课人: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3 *边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3 *边城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应用拓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3 *边城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一单元3 *边城教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入理解作品的内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3 *边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边城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情况,作者介绍,交代学习重点,情节归纳,整体把握,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