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人物传记(文言文)(A卷)-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4) Word版含解析
展开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四
第四单元双基双测AB卷基础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以乱易整,不武
D.天下事有难易乎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应该B 交换\轻易C 容易\代替D 容易\轻视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樊哙侧其盾以撞。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皆白衣冠以送之
C.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介词,凭借A 介词,用\连词,表承接B 介词,用\连词,来D 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女”通“汝”;B项,“畔”通“叛”;D项,“县”通“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例句和A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为意动用法,D项中为使动用法。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各句中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见犯乃死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C.虽欲报恩将安归!
D.子卿尚复谁为乎?
【答案】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B《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C“迁、转、徙”指调动官职,“拜”指任命官职。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分)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答案】⑤③①②④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
传记文学自身因素主要由传主、题材、情感表达、体裁形式、表现方法等组成。
古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士人都有。但在史传中传主以上层人物居多,在散传中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平民百姓。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一般以名人居多,但原来不知名的人也有因被知名的作者写了传而知名的。如胡适给李超作传,李超虽死,其名为后人所知。又如1928年一部由中国人盛成创作的法语文学传记《我的母亲》在法国出版,旋即风靡世界文坛。
传记题材,在古代传记文学中,尤其在史传中以写传主在政治、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为主,因为古代史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总的以人物外在社会活动,即“公生活”为主。但到明代中后期传记题材写日常生活的明显增多,而到近现代传记文学,则既写“公生活”,也写个人家庭生活等,即“私生活”,题材日渐扩大。
传记的情感表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传记主人公的情感描写,另一方面指作者通过传记的情感抒发。在史传中,司马迁的《史记》传记文学有很强的抒情性,其作品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史传由私撰发展到官修、集体写作,个人情感难以表达,抒情性逐渐减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随之减弱。在散传中作者的抒情成分多少不一,但一般说作者的抒情正当而且浓厚,其艺术感染力也比较强。如明代中期归有光的传记文《先妣事略》为自己母亲立传,写的多是生活琐事,但对母亲的感情溢于言表,十分感人。
体裁形式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有一人一传的单传,也有一类人合为一传的类传。类传也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如范晔《后汉书》创立多种新类传,扩大了传主的类型。现代传记以篇幅大小分为长篇、短篇传记。古代传记受史传的列传影响,篇末往往有一段论赞,如《史记》传记篇后的“太史公曰”,或补记史料,或写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古代传记因多短篇则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梁启超的部分传记创作,如《罗兰夫人传》《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已开始分章节。
传记文学的表现方法,除受自身传统影响外,还受其他文学样式和外来传记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传记文学与小说同属叙事文学,同以写人为主,只是传记坚持写真人真事,而小说多虚构。但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互相借鉴与吸收。唐代的传记与传奇就相互影响。清初侯方域的《马伶传》,现代胡适的《四十自述》的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都用了小说笔法,因而文势曲折,引人入胜。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创作环境好转,近代、现当代又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伟人名人、先进人物,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一定可以再造辉煌。
(选自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有删节。)
8.下列关于传记文学自身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传主是传记文学自身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文学的传主既包含帝王将相,亦包含平民士人。
B.古代史传中的传记题材,主要以传主在政治、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也即总的是以 “公生活”为主。
C.传记中所表达的情感,既包含了传记主人公的情感,亦包含着通过传记写作而抒发的作者情感。
D.传记体裁形式是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可分为单传、类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答题区间在第一、第二段,可将选项带入该两段进行比较辨识并做出判断取舍。A表述不正确,原文是“古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士人都有”,选项范围扩大。所以选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对古代传记与近现代传记的比较,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散传中的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了平民百姓,而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一般以名人居多。
B.题材上,古代传记文学一直主要描写传主“公生活”,而近现代传记既写“公生活”,亦写“私生活”。
C.因多短篇,古代传记往往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一些传记创作开始划分章节。
D.无论是古代传记,还是近现代传记,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与其他文学样式互相借鉴、吸收,特别是小说。
【答案】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现代传记文学中,一些原来不知名的人因被知名作者写传而知名。这说明写传者与传主间会相互影响。
B.我国古代史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而现代传记不在意惩恶劝善的功能,所以题材范围发生着变化。
C.传记的情感表达与其艺术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表达缺失,艺术感染力便会相应削弱,反之亦然。
D.因为现代社会创作环境不断好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的创作一定会再造辉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可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分析判断。B项“现代传记不在意惩恶劝善的功能”属于无中生有;C项“反之亦然”,在原文中并未提及;D项“创造辉煌”的条件缺损,原文还提到“近代、现当代出现过许许多多伟人名人、先进人物”。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规传》)
【注】①二始:指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
②四甄:指埋伏左右的四支军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见贤不恤军事 恤:忧虑,担忧
B.云臣私报诸羌 报:报告,通告
C.以怀叛羌 怀:安抚,使……归附
D.故干禄不为贪 干:求取,追求
【答案】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
C.面对自己遭人诬陷的情形,皇甫规无所畏惧,上书皇帝,据理力争,摆明事实,为自己洗罪名,辩曲直。
D.在范晔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C项,“无所畏惧”与原文不符。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选项是( )(3分)
A.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B.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C.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D.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答案】C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5分)
②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5分)
【答案】(1)在这之前,安定太守收受贿赂、强取钱财,声名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都年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采分点:“受取”“并”“遵”各1分)(2)并且又厌恶宦官,不与他们交往联系,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他,就一起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采分点:“恶绝”“交通”“货赂”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受取”“并”“遵” “恶绝”“交通”“货赂”。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皇甫规,字威明,是安定郡朝那县人。永和六年,西羌大举侵犯三辅,包围了安定城,征西将军马贤统率各郡部队攻打羌人,但是没有取胜。皇甫规这时虽然身为平民,但发现马贤对这次战争轻视不忧,判断他一定会失败,就给朝廷上书陈述了马贤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不久马贤果然被西羌消灭。郡守知道皇甫规有用兵的谋略,就任命他担任功曹,派他率领八百名兵士,同羌人交战。皇甫规斩杀好几个敌人的首级,贼寇于是撤退。
太山的贼人叔孙无忌侵犯扰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伐贼人但没能平定他们。官府特地征召皇甫规,任命他担任太山太守;皇甫规到任后,布置采用了很多策略计谋,强盗贼人全被平定。到了冬天,羌人继续大举聚合,朝廷为此担忧。三公推举皇甫规担任中郎将,拿着符节监督关西部队,打败了羌人,斩杀首级八百多。羌人各部敬服皇甫规的权威信誉,相互规劝投降的人有十多万。第二年,皇甫规就调动羌人部队一起讨伐陇右,但是道路断绝,军中发生大瘟疫,死亡的人占到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前往军中营帐,巡察看望羌人将领士兵,三军全都感动喜悦。东羌于是派出使者前来请求投降,凉州恢复交通。在这之前,安定太守收受贿赂强取钱财,声名狼藉,凉州刺史、汉阳大守都年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皇甫规到达州界,全都逐条上奏他们的罪状,有的免职有的诛杀。羌人听说了,聚合起来归附朝廷。
皇甫规担任官职好几年,手持朝廷符节担任大将,统率大军建立功业。回到故乡督察军政,既没有树立什么特别的私恩,又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并且又厌恶宦官,不与他们交往联系,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他,就一起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皇帝接连不断地下诏书,批评责备皇甫规。皇甫规担心不能免去灾祸,上疏自我申辩说:“有人说臣子我暗中贿赂各支羌人,送给他们金钱财物。假如臣子给的是私人财物,那我家中没有够一担挑的粮食;假如用的是官府财物,那文书账簿很容易审查。按照臣子愚笨迷惑的认识,就算真像诬陷我的人说的那样,前代朝廷还曾把宫女送给匈奴,把公主嫁给乌孙。现在臣子仅仅花费一千万,就使得反叛的羌人归顺,这是贤能臣子的谋略,军事家推崇看重的事情,又有什么罪过,哪里违背了义理呢?现在遭遇到这样的诬陷,我感到深深的耻辱。《左传》上说过‘鹿将死时不再挑选优美的声音’,谨此冒昧地呈报这些。”
皇甫规被征任为度辽将军,他到军营几个月后,给皇帝上书,推荐职位低于自己的中郎将张奂来代替他。在推荐书中说:“臣子听说人没有长久不变的风俗,但社会秩序有安定动乱之分;军队士兵没有强大弱小,但将领才能有高明低劣之别。我观察到中郎将张奂才能谋略都很优异,应该让他担任主帅,来满足人们的希望。朝廷如果还认为我适宜充任军事的职务,我希望求得一个冗官,来做张奂的副手。”朝廷听从了这个意见,以张奂代替他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做使匈奴中郎将。
论说:孔子说“一个人说话不惭愧,那他做起来就不容易”。考察皇甫规说的话,他的心中不惭愧呀!他审查了自己的觉得有能力就去追求官职,看到有更贤能的人就把职位让给他。所以他追求官职不是贪心,而让出官职也不是为了求得谦虚的名声;称赞自己不担心被怀疑是自夸,让位给人也不担心被人说成送人情。因此他能够在征讨戎狄中建立功业,并在国家动乱中保全了自身。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5分)
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
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
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
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
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5分)
【答案】因为文人可以写感人的故事,而自己却置身事外,(2分) 有舍生取义者,也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不能牵动中国文化史,也不能牵动我们的泪眼。(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章第二、三段中根据作者的陈述进行概括即可,如“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可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2)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2)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
【答案】(1)司马迁让中国人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2)司马迁轻事重人的选择,让重视事件、忽视人本身的中国历史保持着人性,以人为本。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结合全文,谈谈对标题“历史的母本”的理解。(6分)
【答案】 “历史的母本”是作者对《史记》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高度评价,(2分)“母本”是指《史记》的体例成为后来编史者自觉效仿的通例,(2分) 《史记》中的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并对司马迁及《史记》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紧扣“母本”,从作者对司马迁及《史记》的高度评价、《史记》的体例对后世编史者的影响、《史记》中人物的光辉对中国人的“精神”和行为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组织答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4)作者最后说,“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这种“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8分)
【答案】(1)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他的《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2)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扭转了人作为事件的附属物的历史观念,那些著名人物,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3)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面对奇祸,没有选择赴死,而是隐忍活着,完成《史记》。(两点6分,3点8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文章中,作者对司马迁及《史记》的陈述与评价中进行概括,如文章第8段“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可从下面作者描述的三个层次进行直接引用作者在文中的原句“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概括性的句子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语言运用。(16分)
16.下面是一位母亲的“家庭教育观”。请你写一段话给这位母亲,得体地告诉她她所理解的“家庭教育”不正确。(不超过50字)(5分)
你问我是怎么对孩子实行教育的?我的做法是:花钱,上重点学校;请老师辅导;还有在晚上做作业的时候盯着他,别让他走神;做完作业给他检查;有时候还让他默写单词,辅导他写作文,给他出算术题;等等。
【答案】阿姨,我看你对孩子挺用心的,但是学习是主动行为,过分地从外部加压,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解析】
试题解析:这位家长把“家庭教育”仅仅诠释为“家庭学习”,家长只是孩子学习的“拐杖”、老师的“助教”;要知道孩子不是学习机器,应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和尊重等。解答时要注意称呼恰当、语言委婉得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请根据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6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 ,我明白了 ;读 ,我懂得了 。
【答案】读《老人与海》,我明白了即便遭遇挫折也要用顽强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懂得了即使人生处于在一片黑暗与寂寞中也要不放弃的寻找生命中的曙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答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二是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很多,如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很多;一般答题策略为:明要求,明句式,明修辞。
考点:仿写语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用词等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国学备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6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需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2012年3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
【答案】(1)将“囊括”改为“精选”或其他正确的词;(2)去掉“小说”或“文学”;(3)去掉“海内外”的“内”或“以及大陆”;(4)“务必”改为“请”;(5)把“贵出版社”改为“我社”。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括号内为教师评点)
不一样的月色
(“不一样”太笼统了,题目改“半轮明月入我心”怎样呢?更诗意些,又能扣住我和明月的关系。)
晚上十点多,走进自己的房间。
或许是由于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星期才来一次,我似是对它渐渐地生疏了。空气中弥漫着有些陌生的味道,却更有些熟悉的感觉。
没开灯,黑漆漆的。窗台上、床上却有一片光亮洒在上面,令我不至于陷入完全的黑暗。顺着光路,望向窗外,原来是那一(半)轮半圆半不圆的月。月色很明,微微照亮了天空中附近的一片。我走到窗边,打开窗,把头伸了出去。
抬头,看月。在我有限的视角内能看的到的地方,月亮是黑夜中的一盘璀璨。我见不到任何一颗的星星,不知月亮高高地悬挂着,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料想有玉兔和桂树与她作为伴,终日的孤寂多少也有些排解。
忽而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我不禁觉得一阵清爽。虽是十二月初,却仍未入冬。风吹过,我也没有感觉到刺骨的冷。这风不像寒冻时节的凛冽,又不似春风的轻柔,而是清爽的,带着韧劲。我霎时提起了精神。
继续看着月。我凝视着月上淡淡的斑驳,那像是月亮的伤疤。我很诧异,这是我第一次冒出这种想法。突然觉得月亮也像这样在盯着我,也许是我看出了她心里的忧伤。
(黑体的都是好句子,融入了想象和自我的情感。只有内心细腻的人才有这样的感受,很好,我读了好几遍。若能加入些更多关于月亮和月光或周围景物的具化描写,可以内容上更充实而不显得单薄。)
低头,却感受到一阵浓浓的疲倦。(但这一段总觉得和上文缺少些自然的过渡,能不能这样改:低头一声叹息,或许忧伤的不止是那半轮明月。)
身心俱疲。每次都是带着这么一种状态回家。一个星期的劳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从白天到黑夜,从身体到心理。总算有这么一段轻松的时间,静静地欣赏这一片月色。无时不压迫着神经的快节奏,在这一片月色下,渐渐慢了下来。月亮每分每秒都在缓缓地向西边移去,我丝毫没有感觉;若是在物理课上,我却能算出每秒它几千米的速度。(而此刻)我感觉时间也渐渐冷却了,过得很慢,很慢。
不知多久没这样静静坐下来看过天空。习惯了平常,却丢去了平常。(妙哉,耐人寻味啊。)喧闹的心就这样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哪怕只有这么一会儿。
再次抬头。看到的依旧是一(半)轮明亮的黄。月上柳梢,虽说我眼前的树不是柳,(这两句似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可夜确实是深了。我缓缓移上窗,拉上窗帘,转身走去……
评语:“美的瞬间”其实更多的只是心灵的瞬间感应,情景交融运用得不错。这学期你的几次作文虽然得分都不高,但我很高兴还是发现你是个能够写好作文而且内心相当细腻的同学,具有写优秀作文的潜质,看你自己能不能多努力了。本文得分85分)
【解析】
试题分析:作文立意提示: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精彩,不要因忙碌而错过了美妙,请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赏啊;
②不要忽略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
③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焦灼匆忙中庸庸碌碌地度过,只有苍白贫乏的回忆,不懂得什么是美丽的瞬间和永恒的生命;
④诗意地栖居适用于任何时代,尤其在浮躁的当下,物欲的膨胀导致心灵的枯竭,匆忙行走的人更需高贵精神的滋养;
偏离的审题举例:
没有音乐修养的人占大多数;
演奏乐器就应该在剧院而不是地铁站或者是街边;
人们宁愿花200美金去剧院听音乐会,也不会驻足街边免费听音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专题04 人物传记(文言文)(B卷)-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4)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本册综合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宋词欣赏(B卷)-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4)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本册综合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议论文阅读(A卷)-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4)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本册综合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