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般不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是( )
A.大脑皮层 B.甲状腺
C.脑干 D.垂体
[答案] A
[解析] “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层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
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蛋白质,会被消化酶水解失活,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不会被消化分解。
3.(2014·海南,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答案] C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温调节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再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进而通过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体温调节中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C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4.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岛,器官乙是肝脏。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 除胰高血糖素外,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后,反过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5.有人用通过手术获得部分下丘脑被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A.刺激该大鼠下肢无反应B.该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该大鼠体温无法维持平衡D.该大鼠尿量减少
[答案] C
[解析] 控制下肢反应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或脊髓,故A项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下丘脑被损毁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将减少,B项错误;下丘脑是生理性体温调节中枢,C项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使尿量减少,下丘脑被损毁后,该大鼠尿量增加,D项错误。
6.(2014·江苏,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 A
[解析]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但是只有甲状腺细胞的受体能识别,故该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A错误;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多产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7.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答案] B
[解析] ④为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④的释放需要②提供能量,但不属于主动运输,而是一个胞吐的过程。
8.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不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 D
[解析] 电位计连接神经纤维的两个点上先后发生兴奋,所以要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9.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 B
[解析] 兴奋只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d过程可表示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10.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答案] C
[解析] 靶细胞死亡后,只是暴露出抗原;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11.(2014·全国大纲,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答案] D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细胞免疫而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除了能给B细胞呈递活化信号外,而且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从而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错误。
12.下图中的图2表示有关激素的调节机制,图1是某同学研究碘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而得出身长变化的甲、乙两曲线,两图中表示蝌蚪正常发育的曲线和含碘的激素物质分别是( )
A.甲、S B.乙、S
C.甲、T D.乙、T
答案 D
解析 缺乏碘,无法合成甲状朦激素,小蝌蚪生长发育受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的机制,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3.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 本题通过识图“神经—肌肉接头”为背景,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细胞间的传导的过程及特点。神经—肌肉接头可以看作一个突触,完成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①处为神经纤维上的一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刺激①处,肌肉也收缩,电流表指针也偏转。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因此ABD正确。②为肌肉细胞上的某点,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神经纤维传到肌肉细胞,因此,刺激②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流变化。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B.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D.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抑制
[答案] D
[解析]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此时胰岛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此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15.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 ( )
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沉默突触”是指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意味着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或突触后膜上缺乏识别递质的受体蛋白。
16.为研究不同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四种免疫状态的小鼠体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T淋巴细胞缺失的小鼠仍能通过B细胞分泌的抗体来抑制该球菌数量的增加
C.B淋巴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体液免疫能力丧失
D.正常小鼠可通过记忆细胞对该球菌维持较久的免疫能力
[答案] B
[解析]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17.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应为T淋巴细胞。
18.在炎热夏季,我们从室外进入空调屋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冷觉感受器兴奋 ②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兴奋 ③皮肤血管舒张 ④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⑥机体耗氧量降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当人由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后,冷觉感受器兴奋,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加。
19.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D
[解析]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细胞膜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故A项错误。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故B项错误。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故C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故D项正确。
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
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
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 B
[解析] 神经系统不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后神经系统才能感受到病原体的存在,并且神经系统也不能依靠反射启动免疫反应。抗体发挥作用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体液调节。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能合成溶菌酶,溶菌酶是体内普遍存在的免疫活性物质,但它不具有特异性,它所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能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进行实验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葡萄糖 ⑤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因此要检测饱足状态下兔子体内血糖的含量;而血糖含量升高并不一定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来确定胰岛B细胞有没有被破坏。
22.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故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23.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答案] C
[解析] 大脑皮层为人体的高级中枢,脊髓为人体的低级中枢,构成二者的神经细胞与器官的功能相一致,只能传导兴奋;垂体是人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合成许多促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等;下丘脑是大脑基部相对较小的区域,它位于中脑的后下部与前脑的前上部之间,是一高级植物神经中枢(神经部),也是一功能复杂的高级内分泌中枢(分泌部),如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
24.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 D
[解析] 癌细胞为抗原,可推测混合培养后产生了能杀伤癌细胞的效应T细胞,从而发生细胞免疫。其中M细胞为吞噬细胞,起到了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故A项正确;某些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故B项正确;某些T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从而加强效应T细胞的作用,故C项正确;没有发生体液免疫,无免疫球蛋白即抗体产生,故D不正确。
25.下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效应T细胞 D.记忆B细胞
[答案] D
[解析] 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吞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6.下图中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为神经元,乙中a、c为兴奋区
B.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兴奋在两者之间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
C.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甲与乙之间应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且兴奋的传递方向应为甲→乙
D.图中甲在向外分泌物质,则甲可参与构成突触前膜,该物质的分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解析] 由乙细胞膜的内外电位状况可推知,乙应为神经元结构的一部分,甲、乙可来自一个细胞,b区应为兴奋区,a、c区为静息区(兴奋区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区相反),若甲、乙来自两个同类型细胞,则两者之间应通过突触相连。兴奋在两者之间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且递质的释放为胞吐形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B、D所述均不正确。
27.西班牙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它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
C.HIV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
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答案] A
[解析] 艾滋病病毒是通过侵染T细胞使人体逐渐失去了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进而失去了大部分的免疫能力,所以病症通常是来自其他病原体的侵染;在潜伏期中人体的免疫能力相对还较强,所以部分病毒还是被清除掉,而不能数量大增;消灭HIV的最终还是抗体
28.芝加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以一群挪威鼠为实验对象展开对孤独与癌变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小鼠往往情绪低落,且患癌症的概率是群居者的3.3倍,同时发现被隔离鼠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 B
[解析] 情绪由神经系统控制,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小鼠患癌症的概率增加,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免疫功能降低;情绪低落使小鼠产生“压力激素”,说明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系统调节;题干信息未说明“压力激素”对情绪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该实例可说明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
29.下列有关各种疾病和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时,引起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可以讲话和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D.当血糖含量低于45 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
[答案] C
[解析] 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是呆小症,故A错误;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自身免疫过强造成的,不属于免疫缺陷病,故B错误;当血糖含量低于45 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是因为脑细胞得不到血糖供应造成的,故D错误。
30.下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C,从而使血糖降低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B.血糖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D,从而使血糖上升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C与D表现为拮抗作用
D.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根据C能够使血糖下降,判断C是胰岛素;D能够使血糖上升,判断D是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体液调节;C、D维持血糖水平表现为相互桔抗;血糖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D,从而使血糖上升的过程应该属于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________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__(填数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填数字)。
(5)当胰岛素含量高时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受到影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答案] (1)胰岛B细胞 (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①、② ③ (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解析] (1)胰岛B细胞只有感受到血糖浓度升高的变化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使胰岛B细胞无法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从而不能分泌胰岛素。(2)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从而发挥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减少。(3)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①、②都是由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所以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③中胰岛素分泌正常,只是因为无法与正常的受体结合或结合机会较少而引起糖尿病。(5)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一样,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控制其分泌量。
32.(9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解析] (1)该题主要涉及下丘脑的功能,它既是神经系统的器官,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2)该题主要涉及激素的反馈调节,由题意可知甲属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属于促甲状腺激素,丙属于甲状腺激素,而题干可知乙属于糖蛋白,因此,一般使用注射法而不使用饲喂法来进行实验。(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一般分为通过化学物质传递进行交流和细胞间直接接触,而此题主要考查前者,即细胞间信息交流借助靶细胞上的受体与化学物质进行,通常还包括递质、淋巴因子等。(4)主要涉及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的关系,当给予一定刺激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了外负内正,电流表两极出现了电位差,出现了指针的偏转。
33.(9分)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请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d点,a、b、c、d、e中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4)从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③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
[答案] (1)神经中枢 ①②③④⑤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a、c、d、e
(3)e、c (4)树突或细胞体 3
(5)双向的 单向的
[解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射弧的起点是①,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由感受器向效应器单方向进行的。在突触部位,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间传导的单方向性是神经元间传导单方向性的根本原因。
34.(9分)(2014·山东,25)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eq \\al(-,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1)(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
(3)pH(或酸碱度)
(4)非特异性
[解析] (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信息经神经中枢的分析处理后,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信息传至甲状腺和肾上腺,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注意这一活动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eq \\al(-,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皮肤、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的防御无针对性,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5.(9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 (1)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分析图(a)可知,图中a为神经中枢,b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d是效应器。(2)人体屏住呼吸是有意识参与的一种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参与这一过程。(3)观察图(a),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元①的细胞体在大脑皮层,所以构成突触小体是由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而观察图(b)我们可以看到突触小体是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直接接触的,所以突触后膜是位于该神经元的细胞体上。
36.(10分)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N释放神经递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耗能。
(2)甲图中刺激e点时,电流表偏转________次。
(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位点。
①第一步:电刺激e点用以检测肌肉是否具有生理机能,若出现肌肉收缩,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②第二步:药物投放在b处,刺激________点无反应,刺激c点________(填“有”或“无”)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③第三步:药物投放在d处,刺激________点无反应,刺激________点有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答案]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需要
(2)1
(3)①不属于 ②a 有 ③c e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