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生物群落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内生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一个池塘中有许多种生物,不仅有水藻、金鱼藻等植物,还有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的鱼构不成一个生物群落。
2.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答案] C
[解析] 合理密植是指农作物种植的密度要合理,影响种内关系;除草是去除农田中的杂草,解决农作物与杂草间的种间关系;除虫是去除农田中以农作物为食的害虫,影响了害虫与作物间的种间关系。
3.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答案] A
[解析] 三组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判断如下:
4.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增大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丙个体的体型比甲大
[答案] B
[解析]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如完全相同,则甲、乙、丙三曲线应重合,A项错误;物种甲和乙之间有部分食物大小相同,则甲和乙构成竞争关系,B项正确;从图中的信息不能分析得出C、D项的结论。
5.下列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和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种间斗争又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
6.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答案] D
[解析]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选项D错误。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选项A、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为下面四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所对应的曲线: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图②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
(3)图④与②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图______所示的关系。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答案] (1)③ ② ① ④
(2)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食物使大草履虫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3)寄生者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
(4)②④ (5)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草制约)
[解析]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数量上表现为同升同降的变化,a为根瘤菌,b为豆科植物,如图③;大小两种草履虫是竞争关系,由于二者生存竞争能力不同,因而往往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a为大草履虫,b为小草履虫,如图②;狐与兔是捕食关系,数量上呈现不同步的变化,a为狐,b为兔,如图①。若狐死亡,则兔由于天敌的减少而数量增多,但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食物(草)的限制,又会逐渐减少;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关系,由于寄生者的大量繁殖会造成寄主数量减少,但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a为细菌,b为噬菌体,如图④。如果b死亡,则对a有利的是②④。
8.根据课本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而且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样地中,直接______,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________的群落。
(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中,也可放入________中。
(4)观察时最好用__________。如用普通显微镜,可在________的物镜和________的目镜下观察。
(5)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样地土壤动物的抽样调查数据。物种丰富度可表示为D:(S-1)/1nA,S表示物种数,A表示总个体数。请根据下表调查的情况,统计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答案] (1)取样器取样 较强的活动能力 身体微小 (2)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有限 (3)70%的酒精溶液 试管 (4)实体镜 4倍 5倍 (5)D=(S-1)/lnA=6/ln413=0.9961
[解析]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一、选择题
1.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最符合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坐标图中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4幅营养关系图中,A表示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表示甲、乙之间的竞争关系(甲、乙均以丙为食),D表示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
2.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进行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 ②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 ③混养时两鱼种多出没在池底 ④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 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②④⑤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混合放养有利于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由表格中单养和混养时检测出的鱼胃内食物可知:单养时鱼种a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鱼种b也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说明单养时鱼种a与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养时鱼种a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说明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说明混养时鱼种b仍多出没在植丛中。
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中纯茶园物种数最少,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最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最差,一旦出现虫害,害虫数量都是爆发性的J型增长,A错;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0月份的杉茶园的物种数最大,但并不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大,B错;而C项梨茶间作园在6月份物种数最多,此时它营养结构最复杂,C正确。茶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群落结构必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
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甲、乙两种群存在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浮游动物)。丙为专食浮游动物的鱼,所以,乙、丙两个种群的数量首先减少,最终仅剩的一定为甲种群。乙、丙都为消费者,在需氧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5.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答案] A
[解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物种数目是不同的,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丰富度越多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
6.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的生物间的关系有( )
A.竞争、竞争 B.竞争、种内斗争
C.共生、竞争 D.共生、种内斗争
[答案] B
[解析] 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是两种生物间的竞争关系,而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又抑制了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属于种内关系中的种内斗争。
7.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答案] A
[解析]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8.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M、N之间为竞争关系
B.b越大表明该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d越大表明M与N的竞争越激烈
D.N与N将呈现S型增长
[答案] B
[解析] M、N之间通过食物d而发生着竞争;d越大,共同争夺的食物资源越多,竞争越激烈;由于M与N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因而存在着环境条件阻力,所以两种群将呈现S型增长。b越大,说明摄取食物的种类越多,表明该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二、非选择题
9.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4)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答案] (1)如下图
(2)竞争 (3)温度和湿度 (4)遗传
[解析] 甲、乙两种拟谷盗构成了竞争关系,各自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不同的变异,因而对不同环境因子作出的反应是不相同的,即它们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10.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用图中A、B、C曲线表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 双小核草履虫 (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竞争资源
(4)放入大草履虫,大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使其数量减少。
11.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一)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________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二)探究过程:
(1)准备:
①制作________: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进行调查,常采用_______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②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要情况。
(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________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
(3)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____________采集。
(4)观察和分类:
①可借助有关的________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
②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____________。
(5)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分解
(二)(1)①取样器 样方 标志重捕 取样器 ②地形 环境 (2)塑料袋 地点 时间 (3)吸虫器
(4)①动物图鉴 ②用镊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
(5)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解析] 考查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属识记内容。
生物
种间关系
理由
白蚁和鞭毛虫
互利共生
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菟丝子和大豆
寄生
菟丝子靠摄取大豆的养分生活
大小草履虫
竞争
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分开生长较好
项目
鼠妇
蚯蚓
马陆
跳虫
蜱螨
线虫
甲虫
捕获量
34
6
40
108
59
155
11
物种丰富度
饲养方式
植丛中的动物
底栖动物
浮游动物
其他
鱼种a
单养
0.42
0.12
0.01
0.45
混养
0.05
0.35
0.05
0.55
鱼种b
单养
0.43
0.23
0.01
0.33
混养
0.40
0.12
0.04
0.44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复习练习题,共9页。
2021学年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精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第四和第五三个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