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工业化前,工业化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运用资料,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结合图表,了解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
定义: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
属性:
永久性或长期性(达一年以上)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影响:
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
(二)人口流动
定义:通常是指由于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往返于工作场所和居住地点的人口流动,外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昼夜
定期外出在新地点居住一定长的时间后返回居住地
思考: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人口迁移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人口迁移特点
集团性迁移、大批性迁移
读图1-2-1和图1-2-2,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提示:可从人口迁移时间、规模、方向(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距离,以及迁移目的和形式等方面说明。
探究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旧大陆 (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
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多元化(定居移民减少,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
多元化,如为高收入,为躲避灾害、战争等迁移
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有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也有近距离的迁移
思考: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移居的现象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思考:读图1-2-4,简要说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知识拓展】:“闯关东”
19世纪中期,我国总人口突破4亿。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1860年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东北地区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猛增到清末的1840多万,成为当时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关东”原来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后泛指东北各省。人们把不顾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东北地区辽阔的土地便吸引了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明清时期,大批移民来此开荒种地。移民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等地,其中山东人最多
【知识拓展】:“走西口”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从中原腹地抵达蒙古草原,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不是。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外出打工属于人口流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特别是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促进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都有积极作用。
读图1-2-3并结合实际,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并具有一定的个人决策主观性。人口迁移的动力可以形象的归结为“推力”和“拉力” 。
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乡村人口进城“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集中迁移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
例如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政治独立、
国家解体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 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 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 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 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解析】根据图示,甲地和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大,人口迁入为主,为北京或广东。同时,乙地人口迁入起步早,是广东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早的原因;甲地迁入人口比乙地多,且迁入人口起步较,说明甲是北京,排除AD。丙、丁人口迁入率几乎都是负值,人口迁出为主。河南人口迁出较多,说明丙是河南。云南迁出人口相对较少,应该是丁,故选B。
(2图示十大“空城”吸引外地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政业机会多②环境质量好③工资水平高④公共设施齐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春节期间,造成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国素是( )A.天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 C.国家政策 D.社会文化
题组对练8页1.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了2018年春节“空城”指数,图中数据为城市人口减少比例。读图,完(1)~(2)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一自然因素,二人文因素,一国际人口迁移,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牛刀小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9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备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住地,集团性,经济发达,外籍劳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