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2)影响: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3)分类: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特点(1)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为满足生存需求而经常迁移。(2)古代农业社会:与寻求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以集团性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3)15世纪至19世纪: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链接生活小明同学认为: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去海南三亚旅游度假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王先生一家去海南旅游并没有发生“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因素:收入因素、距离因素、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变化等。三、案例: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1.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2.人口流动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3.人口流动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4.人口流动方向: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特别是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5.影响(1)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2)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的居住、交通、市政设施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链接生活近年来,去新疆的流动人口每年已突破200万人,这些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份的农村地区。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新疆人少地多,矿产资源丰富,加上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较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1.判断题(1)15世纪至19世纪,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2)经济因素是导致三峡库区许多居民迁移的主要因素。( )(3)迁入地不存在人口迁移的“推力”。(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5)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一路上涨。(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人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解析: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答案:C3.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B.三峡工程使库区居民外迁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解析: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将该区内的人口外迁,属于生态移民。答案:A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解析:拉力因素指的是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工作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答案:A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B.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C.都因人口老龄化吸引移民 D.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引移民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南欧等国的工人;沙特阿拉伯是世界重要产油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引移民。答案:B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问题探究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在图示地区间的连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标出人口迁移的方向(每条线均画一个箭头)。(2)15—19世纪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什么?(3)说出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4)15世纪至19世纪非洲人口迁移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与15—19世纪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1)图略。(2)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3)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4)非洲人口迁移是欧洲殖民者通过奴隶贸易,把非洲黑奴贩运到美洲,是一种强制性国际移民。(5)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人口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多元化等。因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可以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名师精讲人口迁移阶段划分及特点
方法技巧1.“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如右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从A1到B2、从B2到C1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是人口流动。(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图示法记忆国际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典例剖析 例1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亚洲素养立意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特点及区域认知素养。解析: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欧洲从原先的人口迁出地区变成人口迁入地区,故C项错。第(2)题,结合各大洲人口总数,再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答案:(1)C (2)D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问题探究电视剧《叶落长安》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适逢战乱灾荒,大量河南人迁至陕西扎根,主人公郝玉兰一家三代50年间融入西安这座城市的艰难过程。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空间流动较大,大女儿莲花因工作,十多年奔波于西安和咸阳之间,历尽周折,才把工作调到西安;二女儿荷花因上大学,从西安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儿子东京在农村做了十几年知青,后来全家调动进了城,最终因创业,又回到了农村。
结合材料探究:(1)郝玉兰一家20世纪40年代从河南迁移到陕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荷花从西安到北京又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2)和剧中东京一样,历史上“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后来从农村返回城市,这是受哪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则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3)人口迁移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又分为从城市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材料中剧中情节显示了几种人口迁移类型?(4)现在我国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较多,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1)自然因素和政治因素;文化教育因素。(2)国家政策;经济。(3)4种。(4)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到东部地区务工、经商和创业。
名师精讲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及其应用
方法技巧三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第一步: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2)第二步:分析人口迁移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3)第三步: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的因素,确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典例剖析 例2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X2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B.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C.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部迁往西南部D.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综合思维养素。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特点是流量大,流向改变(自发流动为主),流向是从中西部到东部、从内地到沿海,其影响因素是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策允许农民入小城镇落户,其目的是务工、经商等。故选C。第(2)题,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特点主要是随父母进行迁移,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故A错;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故B正确;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的衰退和南部、西部地区新兴工业的崛起,人口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故C错;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不如美国明显,故D错。答案:(1)C (2)B
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问题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这一阶段我国人口迁移主流是从东部向中部以及东、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比重上升。这一阶段的主流是中部向东部的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和东部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
结合材料探究:(1)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规模比较小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50—70年代人口迁移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目前我国人口依然大量从中部向东部迁移,其原因是什么?提示:(1)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2)人口迁移量较大;人口迁移的意愿性小,以行政调动为主;人口的流向是从东部沿海迁往西部内陆地区。(3)东、中部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城市密集,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多,生活条件优越。
名师精讲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知识拓展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不同的,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又返回的现象,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间的通勤人口,又称钟摆人口。二是季节性流动,如每年夏季到高山牧场放牧,冬季回山谷低地的牧民;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农村务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民工;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三是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食宿条件的改善,经济收入和业余时间的增多,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一般要在一年以上。
典例剖析 例3山东济南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我国“民工潮”现象非常感兴趣。下面是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考查综合思维素养。解析:第(1)题,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第(2)题,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主要集中在8—10月。第(3)题,影响云南人口迁移的因素应从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分析。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和人口数量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3)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1~2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判断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第2题,人口从四川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主要是由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收入差距)引起的。答案:1.D 2.A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4题。3.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4.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的国界线分析判断,③④跨越国界,为国际人口迁移,而①②⑤⑥⑦均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第4题,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①②是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答案:3.B 4.A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5题。5.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生态移民是因区域生态环境变差而引起的人口迁移。三峡库区移民是为了修建三峡大坝而进行的移民,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答案:D
6.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因素有哪些?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有哪些?(2)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目前哪类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3)从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44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人口迁移授课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时间属性,空间属性,永久性或长期性,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牛刀小试P10,练一练活动P11,国际人口迁移,自主阅读P13,非战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课ppt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工业化前,工业化后,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活动探究1,1国际人口迁移,案例探究,2国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意义和影响,活动探究2,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